从反对到合作 安倍政府向“一带一路”释放什么信号

安倍政府能向“一带一路”倡议主动示好是积极的政治转向,也是对中日未来潜在的经济合作释放了积极的政治信号。

12月4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中日两国经济界于东京举行的会议上致辞,就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称“可以大力合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陈友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日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发表评论,称两国“可以大力合作”,并强调两国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及开发,将对整个亚洲的繁荣作出贡献。显然,安倍的这一表态折射出其向“一带一路”倡议及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联系此前安倍政府曾竭力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强硬态度,不禁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究竟是何原因致使安倍政府迅速改弦易辙,从反对走向合作呢?

第一,“安倍经济学”需要新的发展动能。作为“安倍经济学”的支撑部分,对外经济合作在实现日本经济全面性复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说,日本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开放型经济体,其内部经济的复苏及增长与外部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鉴于此,“安倍经济学”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成效?是否能顺利将日本经济带回复苏的正常轨道?等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具体合作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及体量的持续扩张,中国经济已成为推动亚太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性动能,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经济体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比如说,中国访日游客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在日消费、投资金额的持续攀升等,都有效扩充了日本经济的实际需求,带动日本商品的对华销售及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安倍经济学”的成效得以释放或放大,并最终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动能。基于此,安倍政府希冀尽快改善对华关系,尤其是对华经济合作关系,借助搭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快车,实现“安倍经济学”所提出的若干个发展目标。

第二,受国内经济界的强压,安倍政府转向对华经济合作的正确轨道。尽管在日本国内保守主义势力看来,始终坚持对华强硬路线的安倍政府是完全的“政治正确”,但在重视经济利益的日本经济界、尤其是在对华经济合作中存有显著经济利益的企业及相关人士来看, 安倍政府的既有对华路线显然是“政治不正确”,抑或是“不讲政治”。不久前,经济团体联合会等日本国内主要经济社会团体组成规模庞大的代表团访问北京,并与李克强总理等中方重要领导举行会谈。期间,代表团中的多位重要人士明确表示出希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强烈意愿,并对中日两国未来的经济合作等给予厚望。应该说,在对华经济合作问题上,日本国内的经济界遥遥领先于政界,甚至在个别关键议题上,完全是前者牵着后者的鼻子在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经济界在政治献金问题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政治献金又是决定政治家个人前途的关键命题,受其影响,政界必须认真倾听并采纳经济界提出的重要意见或建议。有鉴于此,安倍作为长期驰骋于日本政坛的“老游击队员”,极为敏锐地注意到国内经济界的意见走向,而为了讨好经济界、抑或是收买经济界的政治选票,安倍巧妙地吸收并消化经济界的政策建议,并将其转化为政府的政策倾向,进而构建起一种政商“双赢”的格局。从这一层面来看,安倍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与中国经济合作的态度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过程。如2017年6月期间,安倍在对华经济问题上一反常态,表示“条件成熟时将进行合作”。此外,安倍政府的新外务大臣河野太郎也在不同场合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赞许,不断释放“暖场”信号。但可惜的是,安倍政府的诸多举动只能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来形容,缺乏实质性的政策举措来支撑与完善。

综上所述,安倍政府能向“一带一路”倡议主动示好是积极的政治转向,也是对中日未来潜在的经济合作释放了积极的政治信号。对此,期待安倍政府能够做出更大、更具实质性的努力,在对华态度及重大问题上改弦易辙,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营造有利于中日经济合作及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良好环境。

(陈友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来源:海外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