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简史

走到今天,中关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成长史不仅仅是一部科技园区成长史,更是一部修路史、一部政策变迁史、一部技术发展史。

作者:李晓丽,编辑:排云

一个乌龙,炸出来一帮心系中关村发展的人。

“中关村超越硅谷”的百度搜索结果已经超49万条,这个话题甚至还引发知乎上的热议。

乌龙出自一篇翻译来的《福布斯》网站报道。报道原文是说北京是全球宜居的科技城市No1,一个翻译偏差就成了“中关村超越硅谷”。

只不过随着国力的综合提升,这次大家真的信了。

人们相信,中关村现在有资格和硅谷平起平坐了。

其实,类似的传言不是第一次了。早几年前,“美国忐忑,中关村超越硅谷”的字眼就已经一遍遍刷过国人眼球了。

更早的说法其实来自美国的记者,早在1987年的时候,美联社在报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时候称,它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硅谷”,认为这条街现在的情况“十分类似美国硅谷的初创阶段。”

这么看起来,中关村和硅谷的渊源还真是不浅。

而从两者的发展路径来看,它们也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1914年的硅谷还是一片果园,那个时候的中关村,也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

5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想法成就了今天的硅谷;80年代,因为清华北大等高校的产学研成果转化,坟场“中官村”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关村。

中国只有一个中关村,美国也只有一个硅谷。但有太多的地方想再造一个中关村,就像创业大街热的时候,各个地方都想复制一样。

不止中国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复制,美国人提到硅谷也是同样的思路。

“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一个硅谷?”这样的发问,也在美国人心中常常被提起。

“不了解过去,你就无法真正理解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虽然高科技经济并不是零和游戏,但美国人知道,打造另一个硅谷可能注定会失败。

因为,如果人们回望中关村和硅谷的来路,有太多的天时、地利、人和不能够复制。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他们是“时代的企业”。

是的,对于今天才出发的人们来说,有些时代无法复制。

“去感受硅谷历史上第二个最好的时代,那个半导体公司引领计算机发展的时代”。就连乔布斯也曾要花很多时间和老一代的硅谷企业家们在一起,挖掘他们的智慧。

而对于产业的操盘手,和科技的掌舵者来说,要想创造未来,就必须理解过去。

过去的36年里,中关村经历了些什么?它是如何一步步跋涉至此的?

如果你跟着我们细细回溯,你会发现中关村的成长史,它不仅仅是一部科技园区成长史,更是一部修路史、一部政策变迁史、一部技术发展史。

接下来,就让园区界启动这趟时光机,带你回望中关村的来时路。

1、成就中关村的两条路:白颐路&知春路

硅谷和中关村都是围绕几条路开启了今日的辉煌。

硅谷有101公路和沙丘路,中关村有白颐路和知春路。

沿着海湾的101高速公路从旧金山一路向南,不到1个小时的路程驶过的狭长地带就是著名的硅谷。而坐落在这条路尾端的斯坦福大学就是“硅谷的心脏”。

硅谷还有一条知名的路,叫沙丘路,如今那里是全美租金最高的地方,只有VC租得起,也被叫做VC一条街。

中关村的起点则是白颐路,白颐路因东南起白石桥,西北至颐和园而得名。

据资料记载,早年间的“白颐路”只有六七米宽,上世纪70年代经过改造,也只有10米宽。1982年再次改造拓宽,成为双向四车道。

1997年3月到10月,“白颐路”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一条宽阔的城市主干道替代了原来的乡村公路,而道路两侧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替代了那些高大的白杨树。

现在,只有从联想桥附近留存的一块麦田里,才能瞥见旧时的一些光影。

坐落在白颐路两旁的是中国最顶端的学府,从马路东侧望去可以看见清华大学标志性的牌匾“清华园”。白颐路西侧,就是另一座顶尖学府——北大。沿着白颐路往南跨过知春路再走几百米,就是人大。

如今,白颐路经过几次扩建后已经更名为中关村大街,并分为三条。

另一条知春路,扮演着中关村“沙丘路”的角色。不同的是,沙丘路上聚集的是VC,知春路聚集的是最早一批的科技企业。

远的从联想、新浪、搜狐、当当、联众、金山词霸、神州数码这些老科技牌企业,近的有小米、暴风影音,美团、UC、今日头条、36Kr、小猪短租这些新锐独角兽企业,它们都从知春路起家。其中绝大多数,像联想、搜狐、腾讯、今日头条到现在还驻扎在这条路两旁。

在中关村的这部修路史里,基本上路修到哪里,产业就会生长到哪里去。

2001年9月,北清路全面建成,也意味这北京的五环正式诞生。因为这条路的开通,中关村的科技产业也逐渐向北拓。

体量超大的龙头企业们,像百度、腾讯、神州数码、新浪、网易,开始在北清路沿线的西二旗建设自己的园区。

如今,西二旗成为了中关村人的新家园。

仙童公司的”八叛逆"

2、关键人物:硅谷的“八叛逆”和中关村的陈春先

“想富先修路”,这真是一句经得起岁月检验的铁律。不过,除了通路,人也是中关村的成长史里不可或缺的。

硅谷和中关村的发展都离不开“关键人物”。

如果说硅谷的关键人物是“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和离开他的”八叛逆";那么中关村的关键人物名叫陈春先。

1981年,中科院的研究员陈春先领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现金技术发展服务部”,帮助海淀区劳动服务公司创建了3个科技服务部,一个电子器件工厂,并开办了2期技术培训班。

但在1982年5月,陈春先的做法遭到了中科院主要领导的批评,认为陈春先这么做是搞乱了科技人员的思想,搅乱了科研秩序的言论。为了澄清事实,北京市科协和物理所先后两次对所有账目进行调查,两次审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这种情形,放到现在,大部分人理解不了,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创新意味着风险。中关村的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

当时,陈春先的做法一度惊动时任国务院有关领导,他们为了陈春先的做法甚至进行专门批复。

1983年1月29日,《经济日报》还以《研究员陈春先扩散新技术竟遭到阻挠》为题,在一版显著位置报道陈春先和他领办的服务部的来龙去脉,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科技界的改革工作。“阻挠、抵制改革的“马蜂窝”一定要捅,而且要一捅到底,影响新生事物发展壮大的阻力要坚决排除。”

但陈春先们创新的障碍并没有一下被消除。

随后,《经济参考》、《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发表文章,肯定陈春先领办的技术服务部,但对研究人员是否可以兼职,是否可以到社会上“扩散技术”,转化可以成果,创办实业等,一直有争论。

三年过去了,陈春先们面临的争议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1986年,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国务委员方毅分别接见四通集团等企业家,鼓励他们开拓进取,促进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一所两制”首次在中关村推广,科技体制改革正式被突破。

体制障碍打破后,1986年,第一家风投公司在中关村成立——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同年,北京第一家将科技情报转化为商品的民办科技实体——北京星火技术研究所也成立了。

3、辉煌的时代: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和脉冲等离子发动机

起步时期的中关村,处于一个科技极其辉煌的时代。科研成果产出的密集程度和科技分量,堪称耀眼。

1982年,陈景润、王元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80年代,还有一批闪耀的科技成果诞生:脉冲等离子发动机、发现大耀斑、第一台质子直线加速器、第一套汉字磁盘操作系统、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第一支“晒乐管”、第一台国产PC、第一台高精度固定重力仪、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研制成功……

正是踩着这些高科技的技术基础,联想、“两海两通”、科理高、三环、北方、海华、北大方正、曙光、金山……这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开始一路飞驰,带领中关村,甚至全中国走向世界之巅去。

4、斯坦福是硅谷的心脏,清华们是中关村的引擎

这个时代科技带来的光芒,都离不开生产它的引擎。

如果说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心脏”,那么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大学集群就是中关村的“引擎”。

中关村的成长史可以说也是一部人才成长史。

硅谷的崛起是因为斯坦福大学洒下了燎原之火,中关村的崛起则离不开分布在白颐路和知春路两旁的大学群。

除了清华北大,分布在这两条路周边的还有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一众高校。

2017年的胡润百学榜里浙大、北大和清华成为“最具财富创造力”中国大学。位于中关村的北大以26人排名第二,清华以22人排名第三,人大以20人排名第四。

目前,全国21%的“千人计划”人才集聚在中关村。

2016年3月“北京人才20条”出台以来,海淀园已受理申请500余人次,为联想、小米等高科技企业的227人发放了“绿卡”,超过北京市近5年获得“绿卡”人数的总和。

不过如今人才的流动早已不再局限于地域,中关村和硅谷的人才往来越来越频繁。

大学成就一个产业集群的样板,在全球范围并不难找。

依托麻省理工大学的128公路,印度的班加罗尔和台湾的新竹园区,都是类似的标杆。

印度的班加罗尔则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它的成功也离不开高校资源的集聚。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学院是印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和研究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被誉为“台湾的硅谷”。新竹园区的发展也得益于周边的两个科学和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

不过,不是有了学校、技术、人才,产业发展就能一蹴而就。曾走上世界之巅的128公路也经历过衰退的阵痛。

在上世纪70年代,128公路的产业规模甚至还在硅谷之上。这主要得益于1950年后,美国为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资进行军备研发的动因,128公路成为资金流入口。

但80年代后,128公路产业开始走向衰退。有学者分析128公路衰落在于园区文化,在于创新和创业文化严重缺失。

谁是产业集群里面左右腾挪和产业平衡的那只手?

毫无疑问,园区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而中关村的成长史里,少不了园区的发展轨迹。

5、中关村园区成长史:从一区到一区十六园

如今的中关村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空间产业格局。然而,80年代它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却无比艰难。

1982年,中关村尝试迈出第一步。历经6年,从区、市、上到国务院层层论证、修改、审批,终于在1988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迎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视察。

基于这条街的调研经验,在中关村试办高技术产业园的提议被通过。并且当时的中关村园区的得到了来自国家科委、中科院和财政、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同时还有“一路绿灯”的政策扶持。税收返还,税收减免,越来越多的优惠降临到中关村企业身上。

从此,中关村进入了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的新时代。

1988年,试验区还只有100平方公里。11年探索经营后,1999年,中关村进入了一区多园的扩展时期。

在1988年-1999年间,中关村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先后并入中关村空间格局。

从1999年-2009年间,中关村科技园区总面积达到2万3千多公顷,包括了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德胜园、电子城、亦庄、石景山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关村“一区十园”的空间格局形成。

和今天产业园区动不动50%、30%的住宅开发配比不同,中关村的成长史里,地产开发并没有先行。

1990年1月,五道口的华海大楼建成,这是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企业第一家拥有自己的房产。

1994年,清华正式开建清华科技园,占地15公顷。4年后,清华紫光耗资3亿,占地408亩建立清华紫光科技园。1999年10月,北大生物城奠基。

2001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园占地120亩开建。2003年1月,中关村航空科技园,17万平米。同年,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园成立……

中关村的建园史并没有让住宅开发成为标配,而是大学科技园先行。中关村发展的前20年间,是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后,随着企业和人才的集聚,人才公寓配套,商业购物中心紧随而上。

36年走来,中关村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它当然也面临过各式各样的诱惑。但几代人持续投入的心血和精力,几代人突破体制付出的勇气和决心,让它守住了初心。

中关村36年的成长史,是一部修路史、一部人才成长史、一部科技园区史,又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多创业维艰的企业成长史,更多晨兴夜寐的园区运营史,没能出现在这些篇幅里。

走到今天,中关村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1981年起,36年的艰苦跋涉,中关村总算拿到了和硅谷共享一个版面的资格。

主要参考资料 《中关村30年大事记(1981-2010)》

李晓丽

地产界创新,不止在园区

微信号:13520830818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