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手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二手车金融势必也将迎来大幅增长。然而,由于大量小额贷款公司长期盘踞这一市场,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家也借机钻空子,导致目前整个二手车金融市场乱象不断。
消费者:买二手车比买新车还折腾
查博士了解到,济南市民韩先生最近购买了一辆二手车,结果却让自己烦透了心。韩先生告诉查博士,由于从事销售工作,买车是为跑业务时往返各地能方便些,而之所以买二手车,就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还不用像新车那样费心保养,开着比较省心。“可是我也没想到,买二手车竟然比买新车还折腾。”
韩先生说,自己买的这辆二手车价格是8万元。由于手头现金不多,他选择首付2万元,其余6万元贷款。在与销售人员谈好价格后,韩先生与销售商签订了合同并缴纳了1万元定金。然而在这之后,销售人员却又告知韩先生,除约定的贷款数额外,还需要缴纳一笔手续费,此外还要一次性购买未来三年的车辆保险,以及1000元的GPS使用费。
“销售最开始说只有利息,后来说要交一笔手续费,再后来,又多出了‘GPS使用费’、‘评估费’、‘保证金’、‘金融服务费’等五六项费用。但这些费用在之前谈贷款合同时,销售人员从来没提到过。”韩先生说,虽然只贷款了6万元,但是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最后的花费差不多要到八九万元。
采访中,多位曾贷款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都反映了类似问题,不少二手车销售商“巧立名目”,在贷款合同中捆绑各类费用,而这些费用明细大多不会在协议中列出。二手车商通过这一先签合同后告知的方式,强制消费者就范。像韩先生这样最后要额外承担2万元左右费用的情况,折算到24期或36期贷款中,每月要比原来多还款数百元,对消费者而言,贷款数额本就不多,却增加了不小的还款压力。
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告诉查博士,二手车市场相比于新车交易市场,在行业规范上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贷款方面,由于市场不大、金额较少,银行大多不直接参与,更多的是第三方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公司提供贷款。仅在济西二手车市场内,就有近30家小额贷款公司,“我们市场曾进行过统一的规范,但都是治标不治本,这些公司都有贷款业务员在市场附近长期驻扎,仅靠市场自身的约束根本无法彻底禁止。”
潜规则:“空白合同”藏陷阱
查博士调查发现,除了韩先生等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之外,二手车贷款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查博士在济南几家二手车交易市场内随机寻找经销商以买车名义询问贷款事项,多数商家最开始都承诺,除利息外不会有额外的费用产生,并拿出一份贷款合同。但查博士发现,该合同上没有任何细节和条款,仅仅是一份“空白合同”。
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金融部工作人员王刚告诉查博士,“空白合同”已经是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行业现状。由于二手车交易手续没有新车交易复杂,很多消费者为图省事,与销售人员达成简单的购车意向后,就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很容易踏进“消费陷阱”,而各种“意想不到”的收费马上就随之而来。
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空白合同”实际上就是消费欺诈,销售人员在消费者没有获悉全部交易细节的情况下,诱导消费者签字,不符合销售合同签订的规则。但由于二手车市场长期存在的种种“潜规则”,往往造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况,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除“空白合同”问题外,二手车贷款不规范现象还有不少。例如,隐瞒二手车的抵押信息,销售商在和消费者签署完购车合同后,并不告知车辆此前是否有抵押贷款。很多消费者因此中了圈套,交钱买完车后,才发现自己买的车此前还有上万元的贷款没还清。
另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上,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公司大多不是本地企业,规模也都不大,经营状况很不稳定,常出现金融公司“跑路”“失联”等情况。但由于这些“跑路”公司大多在银行有数额不小的“欠账”,一旦出现这类状况,消费者即便还清了自己的贷款,却因被这些公司所“连累”,无法在银行顺利解押自己购买的车辆。
查博士在山东省工商局了解到,近几个月来,关于二手车交易方面的纠纷逐渐增多,而大多数纠纷,问题都出在合同上。山东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障处告诉查博士,二手车商往往会在贷款合同和细节上做手脚,而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足,盲目和销售方签合同,往往导致在后续的维权上失去主动权,想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就困难重重。
看到上述问题,难道就没有其他问题了?其实不然,买二手车还需了解这些门道。
买卖二手车前,大多数人会做功课,多渠道了解车价,网上查询、托人问价,但最终会发现一个问题: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去问两款同样款型的车,价格差异却很大,有的甚至能上万元……?下面,查博士就跟大家说说这其中的门道。
二手车定价以新车价格为参考
衡量手中二手车价格的重要一环,肯定是看同款新车在市场的价格。一款热卖的新车,必然也会带动相关二手车热卖。如果要是已经停产的车辆,在评估定价时可以找一个可参考的车辆做参照物。
二手车买卖有淡旺季
收购与销售二手车的具体季节不同,使得二手车的价位来回变化。年终岁末是二手车的销售和收购的黄金季节,“金九银十”也是销售的二次小高潮,五六月是销售和收购的淡季。淡季出手买旧车实惠更多,经销商为了减小库存压力,也会更多地让利消费者,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购车。
车辆自身情况很重要
汽车长时间行驶,机件磨损、自然腐蚀等其他原因,长期缺乏维护,本身寿命会缩短,安全性能降低,所以,保养记录全面,尤其是去正规厂家做保养的二手车最值得购买。
车辆事故因素的影响
主要看是不是事故车、水泡车、手续齐不齐全等情况。对于发生事故碰撞的,如车架、发动机、变速箱、电子控制设备有损伤,会对车辆产生超过10%的损失,严重的损伤可能造成30%以上,对车辆残值率影响是相当大的,一般的剐蹭对于折旧的影响不大,不会对残值率造成多大影响。
高低配置定价有技巧
购车时会发现,某一车型的不同配置会有几种或十几种款式,配置的差异势必造成行情的变化。一款30万以内轿车,高低配置价格差一般在3-8万左右。豪华型车,折旧率相对较高,新车基本型和豪华型差5万,但二手车可能仅差2万,有的车会有天窗、真皮、导航等……但这些配置并不会使车辆有所增值,所以要灵活把握二手车如何评估的行情规律。
保值率决定二手车最终价格
在二手车交易环节中,保值率这一指标显得越来越重要。二手车保值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说,品牌信誉度、新车销量、市场保有量及政策等等。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消费者对于品牌和具体车型的认知程度是共通的,这种认可的态度对二手车的保值率会起到积极作用。从整体上看,合资品牌的保值率高于自主品牌,德系车保值率高于日系车。
当然,买二手车,比拼的是砍价的技术,斗的是双方的心理。同样一辆二手车,今天一个价,一周后是另一个价了,2个月就更便宜了。越往后放置价位也就越会便宜。而其中的技巧有很多种,是开门见山,还是旁敲侧击,这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