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资本创始人陈大同:不能只为了赚钱而投资

创业一定要有耐心,这是一个非常孤独、非常艰难的过程,要靠着内心的一种激情才能支撑你走到最后。

作者:裴照星

近日,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在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接受了网易双创频道记者独家专访。在采访他之前,记者就被他头上的光环所迷倒,陈大同是第一批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学子,获得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伊利诺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持有超过三十多项发明专利。陈大同博士曾任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合伙人,现在是华山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和主管合伙人。华山资本是一家立足中国的全球成长期科技投资基金,致力于帮助高速成长的科技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1995年,陈大同与朋友一起在美国创办了Omnivision,致力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并且拿下了这个被日本长期垄断的市场,并且引领市场至今,中国几乎所有手机公司都是Omnivision的客户。

2000年7月,Omnivision在美国上市,而陈大同则在上市之后回国,并于2001年创办了展讯通信,后来展讯在美国上市,而陈大同在展讯上市之后急流勇退,投身风投。

陈大同先生于2005年加入北极光创投,为北极光带来了超过20年的半导体和通讯领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既是Spreadtrum通讯,一家面向中国和硅谷,以设计2.5G和3G手机的IC芯片的公司共同创始人和首席技术执行官,也是SMOS图像感应器的领先的供应商OmniVision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陈大同后来创办了华山资本,领导了一系列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华山资本是一家立足中国的全球成长期科技投资基金,致力于帮助高速成长的科技企业进入中国市场。2013年,北京市政府设立了国内首个300亿地方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陈大同及其团队参与了部分基金管理工作。

中国创业环境越来越成熟

见证了过去30多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变革、成长、竞争与瓶颈,陈大同博士对现在的创业环境也有深刻理解。他认为国内的创业环境和硅谷非常不一样,硅谷的创业环境是经过了好几十年的发展。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环境,创业者只要方法是对的,就会有比较成熟的投资人或者服务机构来辅导他创业。而国内的情况不太一样,在2000年的时候,国内整个创业环境还是一片沙漠,而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还没有。这些年创业环境变的越来越好,05年开始有了VC,09年有了创业板,后来又有了双创,我们在创业的同时国家也在不断的创新,有了各种政府政策的支持,创业环境越来越成熟,所以我们才能把创业做好。他对记者解释说:“我是2000年回国创业,当时做集成电路,这个在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从国外进口,并且用别人研发的芯片,几乎没有公司来开发手机相关的芯片。我就是看重了国内的市场,所以带着钱、带着团队、带着技术回来创业,创业最关键的还是要跟着市场走。”

陈博士拥有超过20年的半导体和通讯领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既是Spreadtrum通讯,一家面向中国和硅谷,以设计2.5G和3G手机的IC芯片的公司共同创始人和首席技术执行官,也是SMOS图像感应器的领先的供应商OmniVision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在美国硅谷归来之前拥有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并且拥有十多年一线投资人的经验。他在做天使投资时,对创业者有三个选择标准:

第一,首先创业者是不是很牛。创业者是否有一个整个的商业感觉,是否知道市场需求,然后带领团队把技术一步一步带到市场,这是创业必须的首要条件。

第二,创业者是不是拥有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创业者做的项目是否是全新的,别人不容易复制。他必须第一个把产品做出来,要做到别人前面去占领市场才能生存,一定要做世界上没有的技术或者产品,然后去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痛点,或者带来产品上的创新、服务上的创新,服务于人类的一个刚需。

第三,创业者是不是有韧性。创业开始到获得成功,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期间创业者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需要创业者付出比较艰苦的努力,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有韧性。

创业是一件孤独的事

陈博士作为创业的老前辈,他说:“创业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失败率很高、成功率很低的职业,而且非常辛苦,在这个时候作为创业者心里一定要明白,创业永远不是一个明星职业。那么我觉得创业应该就一个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一个理想一个梦想,我一定要为了梦想去试一试,哪怕我失败了我都想试,这辈子如果我试过了失败了我认。如果我要没试过,这将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创业一定要有耐心,这是一个非常孤独、非常艰难的过程,要靠着内心的一种激情才能支撑你走到最后。”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陈博士解释到创业本身绝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一个工作,创业一定是一个团队的事情,而且是集合各方的资源,包括投资者、客户、团队,那么把这些资源都凑到一起,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情商。如果你能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照顾到别人的想法,形成一个双赢、多赢的局面,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创始人一定要容忍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东西。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这种容忍不同的能力,是一个创业公司生存跟成功的一个基本的要素。

谈到参加本次未来论坛的感受,他告诉记者说:“我觉得未来科学大奖这个项目,几乎是第一次把科学家给放到了一个舞台的中央,而且它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我觉得为这方面花一些时间做一些赞助,在我生命当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用态度创业,创造未来

关于用态度创未来,陈博士表示要抱着好奇的心,永远抱着乐观的心态来观察这个世界。因为所有的科学发现基本都是对原有的科学、传统的知识一定程度的颠覆,所以如果你完全相信权威,不去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可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果你有一个质疑的态度,抱着好奇的心一个一个问题问下去,最后就可能有一些新的发现,所以要保持一颗童心才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陈博士告诉记者,他的投资领域方向是全方位的,但是更偏重于跟信息技术相关的创业项目。这里面像硬件技术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算法技术创业项目,包括人工智能、太阳能、LED、集成电路、半导体等各个领域的创业项目,AI是他最近几年关注的一个重点。他说:“我个人会做一些天使投资,但是华山资本倾向于投资成长期的公司。这个公司需要有一个产品的模型,然后我们帮他来进行一个后面的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创业九死一生,大概十年前中国的创投圈还非常弱,风险投资非常少,所以他做投资人之后怀揣一个感恩的心,想去帮助更多的人创业,帮助他们成功。他说:“创投圈都以成败论英雄,只是算投资回报率,这样的投资就趋向于功利化。而我是去真正帮助他们创业,从长线帮助一个创业者,从一个幼苗开始扶植起来。不忘初心才使得我能有一颗平常心去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创业者,所以好多时候不能为了赚钱而投资,而是为了一个自己的初心,帮助别人来创业,没准儿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