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在月球建立科研站 对极区进行深入探测

嫦娥五号探测任务结束后,我国将进一步着眼于在月球极区探测,并建立月球科研站,希望通过三次任务研究月球南极的地质构造和矿物组成,其中有一次采样返回任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嫦娥五号探测任务结束后,我国将进一步着眼于在月球极区探测,并建立月球科研站,希望通过三次任务研究月球南极的地质构造和矿物组成,其中有一次采样返回任务。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于2018年发射,并将首次降落在月球背面。正在上海举行的在第七届航天技术创新会暨2017年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院士日活动上,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透露,原本嫦娥五号会先于嫦娥四号在今年底发射,但因为一些原因而推迟。他说,嫦娥五号任务将是我国首次月球表面采样返回任务,在月球上的落点位于月球正面西北方向,约为东经59度,北纬43度。这次任务的完成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顺利收官。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在2020年前分“绕、落、回”三步完成。“随着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以及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完成,我国已走完‘绕落回’三步中的两步”。裴照宇说。

在探月工程第三步“回”之前,我国还将于2018年发射嫦娥三号的备份嫦娥四号。经过论证之后,嫦娥四号将着落至人类探测器从未抵达过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载荷能力与嫦娥三号相比将有所提高,以获得更多科研成果。

裴照宇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从嫦娥一号到五号的探测,都以单次任务为特征,受到各方面约束,目标不能太大,内容不能太全。如果要想进行长期大规模的探测活动,需要通过实验站建设,为未来更丰富的探测活动提供一个平台。嫦娥五号探测任务结束后,我国将进一步着眼于在月球极区探测,并建立月球科研站,希望通过三次任务研究月球南极的地质构造和矿物组成,其中有一次采样返回任务。

而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中,我国将于2020年至2030年间计划实施4次深空探测任务,即: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小行星探测任务,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以及木星和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

“首个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施发射,一步实现火星探测器的‘绕、着、巡’。”裴照宇透露,火星探测器将配置13个载荷,其中环绕器配置7个载荷,火星车配置6个载荷。

据了解,火星探测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了负责与地球通信的环绕器部分研制任务。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中国航天在很多技术领域已经站在世界前列,成为航天大国。“要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必须解决原创性问题。”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陈杰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提升整体创新和原创能力,目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正着眼于建立适合于原创的研发体系,并将在体系建设好之后对其不断修正,为其寻找处于国际前沿的前瞻性项目。

研发体系建设方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将依托国家实验室搭建平台,同时将部分原创研发人员从型号研制人员中分离,专门从事前瞻性研究。“我们将为从事前瞻性研究的原创研发人员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环境去突破技术难题。”陈杰说,只有突破技术问题并达到一定成熟度,才能将原创技术尽快转化为型号任务。

在寻找处于国际前沿的前瞻性项目方面,关键在于识别关键技术并提前进行布局和研究。例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拟计划联合上海市相关单位启动在太空使用核能的研究项目,为解决深空探测的能源问题进行攻关和突破。

大会上,自北京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鲁宇透露,2020年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将实现首飞。中国新一代的运载火箭除了为国家工程和各类空间运输能力服务以外,还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商用和民用卫星进入空间的需求。长征八号的首飞意义正在于此。

相关研究表明,未来5到10年间,进入空间的商业和民用卫星数量将有较大增量。为满足发射需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将为用户打造 “太空班车”“VIP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即有规律的发射计划;“VIP专车”即为有单独运载需求的科研项目提供专门的发射服务;“太空顺风车”即在主流发射计划的载荷能力有富余时为一些用户提供附带的发服务。

对于外界关心的长征五号何时再次发射的问题,鲁宇表示,长征五号是国家项目,再次发射时间将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公布。

来源:上观新闻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