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区域消费调查:东北爱打扮 中西部重温饱

海通证券认为,归根结底,影响区域消费的背后推手无非是人口和购买力两大因素。

2017年10月3日,成都春熙路迎来客流高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的消费,在发展中存在着哪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于博、陈兴从区域消费的角度作了详细分析。

他们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区域间消费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总体增速上,更与消费结构有关。从省份差异看,东北居民消费中衣着类、同美容美发相关的其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占比更高,东部地区居住类、文教娱乐类占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食品支出占比更高。

从城乡差异看,农村地区医疗、交通消费负担过重,增速较快的仍是衣食住等传统消费,而城镇地区新兴消费增长较快。在支出增速上,各省共性多于个性,反映为吃穿类消费支出增速放缓,而新兴消费支出如医疗和文娱类支出增速加快。

从省级层面来看,过去几年东、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速均保持平稳,而东北地区下滑明显。2017年第三季度,东、中、西部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加权平均增速较去年分别下降0.2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而同期东北省份下滑2.3个百分点,降幅超过30%。

从城市层面来看,与2016年相比,今年前三季度一、二线城市消费增速几无变化,而同期东部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下降0.5%,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则分别上行0.6%、2.2%,走势明显分化。

区域间消费分化的原因是什么?海通证券报告指出,归根结底,影响区域消费的背后推手无非是人口和购买力两大因素。

海通证券认为,人口并非近期消费变动的主因。目前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速仍远高于三、四线,而年轻人口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说明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人口结构上,都没有观察到三、四线城市有利于消费增长的人口变化。

从购买力来看,居民购买力主要由工资性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决定。

海通证券分析师表示,东北消费增速滑落主要缘于企业盈利下滑导致居民工资性收入下降,转移性收入对中西部消费高增长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分化则与房价上涨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增加有关。

他们进一步指出,房地产对消费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正向拉动主要是通过“引致需求”带动地产相关消费、通过居民财产性收入带来的“财富效应”带动高端消费,负向拖累主要是增加居民房贷债务负担,透支购买力,通过“挤出效应”抑制消费。

“房价收入比”可以很好地区分两种效应谁占主导:房价收入比较低,例如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则财富效应主导、提振消费;房价收入比较高,例如东部三、四线城市,则挤出效应主导,挤出消费。

展望未来,海通证券认为,近期环保限产和供给侧改革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东北工业企业利润回升,消费增速有望短期企稳。而9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年内首现负值,房价增速大幅回落,受房价上涨带动的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面临回调。

长期来看,海通证券表示,判断消费趋势需要关注人口结构变动,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和低龄化趋势,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和养老需求不可忽视,而低龄人口需求集中在婴幼儿用品和教育服务。此外,恩格尔定律表明,科教文卫等新兴消费比重与收入水平正相关,现阶段东部省份要明显快于中西部,而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有望带来新兴消费进一步增长。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