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ita在中国:一条裙子的诞生

和所有亚文化一样,Lolita在中国的商业化尝试依然是从内部开始发酵的。

作者 :张一童

和其他普通的中国女孩相比,黑兔似乎没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打开她的衣柜,你便会发现作为lo娘的她,代表了青年亚文化中的另外一个世界。

黑兔的衣柜里有着非常多的蕾丝、蝴蝶结和刺绣。几十条裙子像收藏品一样被整齐摆放——这些做工精致的裙子也被称为lo装。作为这个群体审美的符号和身份认同的象征,这些lo装绝大部分价格不菲,其中甚至有几条是她花了数万元的高价从别人手里收回来的。

黑兔日常跟进着不同Lolita品牌的新品宣传,她的微博首页被各种各样的上新通知塞满。早些时候,她只关注日牌的新品,不过近几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牌裙子吸引着她的注意力。

她看中了一条新裙子,几乎没什么犹豫,黑兔在预约页面选好了自己的型号,然后支付了数百元的订金。

在黑兔支付订金后的几个月里,这条属于中国Lolita文化爱好者和创业者的产业链热烈而尚不完善地滚动起来,最终把那条裙子送到她手里。

一条Lolita裙子的诞生

黑兔所预约的裙子来自国产Lolita品牌“长耳朵与尖耳朵”。这家位于南昌的Lolita品牌正式创办于2013年,除了包括设计师在内的5人运营团队,还有一条十人左右的工厂流水线。

在整个流程中,最先确定的往往是新裙子的主题。在此之后,店主米琪拉会在网上邀请合适的画手绘制柄图(印花图案),并由品牌的设计师禾嘉进行款式设计。在样衣制作完成后,“长耳朵与尖耳朵”的淘宝店终于正式上架了新品的预约页面。

预约一般会持续半个月左右,型号和颜色一旦确认就无法更改。当预约截止,店主米琪拉会对所有的订单进行统计,再根据预定情况,开始下单订制所需要的印花布料和辅料。

“长耳朵与尖耳朵”的印花布料由一家日本工厂制作完成后再寄回中国,而蕾丝、纽扣这一类的辅料则来自于上海和广州的工厂。由于南昌的服装行业并不发达,在刚刚创办品牌的一年里,米琪拉几乎每个月都要前往上海和广州寻找合适的供货商。

“最早的几条裙子的印花其实都是在国内印的,但是很多国内的服装工厂不能理解lo装的需求,印出来的瑕疵布很多,我们就换成了日本的工厂。”米琪拉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当所有原材料准备妥当,米琪拉会将它们交给工厂进行正式的制作。

和中国新一批的亚文化创业者一样,米琪拉最初的热情也是完全来自对于Lolita的兴趣与热爱。市场营销和金融专业出身的米琪拉在研究生毕业后,直接选择创办自己的Lolita品牌。

实际上,在服装设计和制作领域,她个人完全没有经验,家中也没有人从事过服装相关的行业。这让她和服装工厂的接触在开始阶段显得异常艰难,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长耳朵与尖耳朵”没有上架过任何裙子。

为了保证更好的制作质量,米琪拉也曾经有意寻找那些代工过日本服装的工厂,但是这样模式的合作并不稳定,且难言效率。“有些因为订量太小直接拒单了,还有一些不能理解lo装需要的版型。”米琪拉如此说道。

这样的尝试阶段大约持续了半年,直到米琪拉的父亲为她介绍了一家朋友的工厂,情况才有所好转。在一段时间的合作之后,米琪拉决定投资入股这家制衣工厂,工厂也因此划出了一条十个人的流水线专门负责lo装的生产。

“工厂在我们公司旁边,这条流水线专门负责生产我们的衣服,但是工人的管理和机器的运作都是由工厂来负责的。”由于拥有了自己的生产线,“长耳朵与尖耳朵”的生产周期得以比其他国产品牌短很多,也让米琪拉的lo装事业转入正轨。

不过,由于lo装制作的材料过于繁多又来自不同的工厂,这个流程中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激动人心的亚文化在这里变成了现实的传统工业链——例如,有时为了保证裙子的按时出货,米琪拉不得不承担布料堆积的风险。

“有的时候布料出问题了需要重新订,我可能只需要100米,但是工厂的起订量是1万米,如果预约已经开了,没办法只能咬牙订。那个时候也会怪自己为什么要在裙子上贴这么多花。”米琪拉告诉我们。

开店三四年以来,从设计、制作到售后,米琪拉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较好资金基础让“长耳朵与尖耳朵”相比其他国产品牌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有了更多的试错空间。在整整磨合了两年之后,她终于觉得自己已经摸索出lo装基本的生产链条。目前,“长耳朵与尖耳朵”维持着稳定的上新频率,为了填补不同工期之间的空白,工厂还会生产少量的现货。

被相中的裙子除了会被直接寄到lo娘手里之外,还有部分商品会被寄到Day Dream这样的代理店。不同于日本的Lolita文化兴起于原宿街头,Lolita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和传播依托于网络,这让大部分国产Lolita品牌都以网店的形式存在,也为线下实体店提供了可能性。

巧克力是Day Dream的创始人。2015年,还在创业公司工作的她开始组织lo娘的线下聚会,逐渐发现lo娘们对实体店的需求正在越来越大,于是巧克力最终决定离职创业。“实体店可以提供试穿,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布料和工艺细节,也能为小品牌提供多一些的渠道。”

目前,Day Dream在上海和广州都开设了实体店,和数百家品牌保持着合作,上海的实体店位于日月光商场,面积达到120平米,巧克力希望通过入驻商场,让他们的运营更加正规化。

“很多lo娘会排斥我们这样的代理店,觉得我们挤压了网店的空间。”巧克力对此显得很无奈,“事实上只有线上和线下的渠道链条都打通了,这个行业才有可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大部分的品牌只生产过一条裙子

和米琪拉、巧克力一样,基于兴趣而开始创业的lo娘不在少数。在中国Lolita文化杂志《girlism 少女主义》主办的lo装时尚盛典上,你很容易就能听到一些针对Lolita群体创业和商业运作的讨论。一位穿着粉蓝色印花洋装的女孩正在和同伴商量邀请画师绘制柄图的价格,在卫生间里,一个女孩一边对着镜子整理帽子一边在电话里聊着Lolita主题猫咖的筹办。

Lolita经济在日本所走过的历史发展,很有可能在中国市场变得更为快速。这种起源于日本原宿街头的服装风格融合了维多利亚和洛可可时期欧洲宫廷元素。1976年,日本第一家Lolita品牌诞生,到了九十年代,Lolita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时尚风格,随着Lolita时尚走出日本,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和Angelic Pretty等品牌也开始被更多其他国家的Lolita爱好者熟悉。

由于繁多的用料和复杂的工艺,加之较低数量的限定产量,Lolita服装的价格通常较为昂贵。目前,日牌裙子的价格一般在2000元左右,华丽的茶会款价格往往会超过万元,而在今年四月的一场Lolita走秀上,压轴登场的押切所穿的Baby茶会款,造价甚至超过了40万元。

随着亚文化在网络上的迅速扩张,中国的lo娘群体正在迅速扩大,甚至成为了部分日牌lo装的购买主力。扩大的人群和极强的个体消费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其中的机会。近几年间,国产Lolita品牌的数量迅速增加,据《girlism 少女主义》提供的数据,登记在册的国产Lolita品牌已经超过了600家。

Lolita文化的商业模式还处于非常矇昧的阶段。它的尴尬之处在于,尽管和二次元、古风等元素一样,Lolita同样是伴随着中国年轻人成长兴起的新兴文化,但它却仍然要依托于传统的服装行业。

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品牌都像“长耳朵与尖耳朵”一样有幸拥有自己的工厂。对于大部分国牌而言,在和工厂合作时,他们的所要对标的不是其他lo装品牌,而是普通时装行业。同时,这些高文化溢价的产品又有着所有非标经济一样的不可捉摸与不可规律。

大部分工厂并不能理解lo装的价值所在,和动辄以万记数的普通时装相比,lo装的订量实在是不值一提。2016年,《girlism 少女主义》统计了当年销售前十的国牌lo装,排名第一的“占星猫”也仅仅过万。主编kayi说道,“这可能仅仅是一个网红淘宝店一天的销售量。”

非标准的、复杂的和细致的工艺要求同样增加了难度。由于工人离职,Krad Lanrete的店主月月不得不在2016年年底关掉了自己的生产线,转而全部由合作工厂制作。但是,这种合作往往是一次性的,“很多工厂做过一次之后就拒绝再接我们的订单了。”

凭借热情开始创业的Lolita爱好者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商业回报的有限。尽管lo装售价较为昂贵,但是制作成本无法通过规模生产降低,也让lo装的利润空间远远低于普通时装。对于大部分定价在600到1000元之间的国牌lo装而言,它们在大部分时候提供了高级定制的服务,却以普通服装的价格进行售卖。

“我觉得很多人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月月的大学专业就是服装设计,她既是Krad Lanrete的创始人也是设计师。在她看来,很多新店主甚至不能分清平面图绘制和成品制作之间的差别,自己并非专业设计出身也没有找到专业的板师提供辅助,以至于常常对于lo装的生产流程没有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巧克力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由于实体店可以提供试穿服务,巧克力得以直接接触到更多lo装的消费者,一些数据被她提供给合作的品牌,“很多店主对版型是没有概念的,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帮助给她们,也包括一些市场和推广上的帮助,告诉她们哪些卖得好可以做,而不是通过微博投票的方式去决定,因为投票的那些人很可能并不是最后买裙子的人。”

这种不成熟让Lolita圈子里的创业看似热闹却难言乐观。“尽管号称有600多家国牌,但是大部分都只生产过一条裙子就消失了。”kayi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

来自圈子之外的关注

和其他lo娘不同,媒体人出身的kayi选择了创办一本专注于Lolita文化的杂志。除了杂志之外,kayi试图通过更加多样的方式提高Lolita在大众中的认知度。2017年10月底在上海举办的时尚盛典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这项活动的主办方,《girlism 少女主义》邀请了数十家国内外lo装品牌参与其中。kayi明确表示不要办成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品牌“茶会”,而希望它更加接近于大众理解中的时装秀。这也是她坚持要请模特身穿lo装走过正规T台的原因之一。“我希望大家能够把Lolita作为一种时尚风格来认可。”

Lolita究竟是什么?kayi试图为找到更广义上的文化意义,而非仅仅是一种服饰风格。“流行风格可能会迅速过时,但是文化是最终可以留下来的。”

她希望用“少女系”将Lolita与二次元又或是日系所区分,在这次的少女主义时尚盛典里,kayi邀请了一些少女品牌参与,“除了华丽的lo装之外,lo娘们也可以在需要的场合穿着更加日常的服饰,但是Lolita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爱、精致更有仪式感。”

《下妻物语》是几乎所有lo娘都看过的电影。在这部公映于2004年的电影里,女主角龙崎桃子为了逃离粗陋的世俗,而用BABY的洋装将自己包裹起来,最终她成为了最喜欢的lo装品牌的设计师,离开下妻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lo娘们而言,这些轻飘飘的小裙子代表着一种更加自我和精致的生活态度,让她们在忙碌的世俗生活里短暂的抽离出来。繁忙的工作让月月越来越偏向日常的裙子,但一旦有时间参加茶会,她便会挑选最华丽的裙子盛装出席。对于Lolita爱好者而言,文化的小众性和独立性也是Lolita令人着迷的要素之一,这也让她们更加排斥外界将Lolita和其他文化捆绑。

kayi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破产三姐妹”的说法便流行了起来。因为消费人群相近又都价格不菲,lo装、汉服和JK(日本女高中生)制服被共同称作“破产三姐妹”。“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怎么流传开的,它们的起源和文化明明完全不一样。”kayi感到困扰又苦恼。

“二次元服饰”则是另一个让lo娘们感到更微妙的词。作为服装设计师的月月希望购买自己衣服的人是因为喜欢它的设计和风格,而非只把它当做一条“去漫展穿的”裙子。

Lolita文化在中国年轻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这种关注可能有违起本身的文化定义。不同地方的大小漫展都划出了Lolita专区希望借此吸引lo娘的关注,也有不少主流节目招募lo娘观众以体现节目文化的多样性。

kayi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茶会邀请,邀请她和杂志的模特参加,但是质量层次不齐,“可能还是有很多人抱着这个圈子人傻钱多的想法过来的。”不过,kayi也坦言道,现在的Lolita产业中的很多问题仅靠圈子内的人可能是无法解决的。

就在活动结束后的第三天,《girlism 少女主义》的办公室还被各种各样的箱子所堆满。这些参展需要使用的样衣大部分直到活动前一周才被店主们陆续寄来,kayi清楚这是因为产业链不完善所导致的。“我想过是不是要把这些店主聚集起来,大家共同去完善这些链条,但也觉得很难实现。”

正在尝试在各种亚文化潮流中找到机会的资本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创办于2014年的星芙颂,在第二年就获得来自创新谷的100万元种子轮投资,并建立起自己的工厂,通过小店主扶植计划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星芙颂创始人杨悦希望能够尽快开启新一轮融资,用于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

不过,更多的店主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月月直接拒绝了投资人的电话,“这个东西热度虽然高,但是能不能盈利却不一定,如果我接受了投资,很多事情自己就无法控制了。”也有投资人在和kayi接触,她不排斥资本的作用,尽管这整体还是一个“谈商色变”的圈子。“我觉得资本进入没什么,但是我希望对方是能够理解Lolita文化的,而不是为了赚快钱。”

毕竟,在这个消费者即是文化创造者和流行决定者的圈子里,“你懂不懂和是不是真的喜欢,是用户们最关心的事情”。

图片来自“长耳朵与尖耳朵”和《girlism 少女主义》的官方微博

来源:三声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