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于学军: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助推资金脱实向虚

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认为,资金脱实向虚是国内制造业比较成本优势下降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016年7月,北京,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演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日前指出,央行大量使用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及逆回购等政策工具扩张货币,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重点建设基金相互搭配,释放出的资金大部分进入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同时,引发了货币信用过度扩张,形成房地产热潮,导致资产出现泡沫化现象。

于学军认为,这是造成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之一。11月16日,他在“财新峰会”演讲时指出,资金脱实向虚是国内制造业比较成本优势下降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他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以及环境成本持续提高,我国生产制造的比较成本优势显著下降,致使制造业的投资收益率大幅收窄。而资金具有趋利性,因此实体企业投资自动转向效益更高的领域。

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出台了两轮刺激政策,致使货币信用大规模扩张,资产出现泡沫化现象,资金更多流向房地产、金融等暴利润行业,出现了“脱实向虚”、“以钱炒钱”的现象。

此外,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调整对资金脱实向虚也有一定的推动。于学军说,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主要依靠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投放模式相比,MLF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投放的信贷资金表面看并无二致,但实际上大不相同。

其逻辑在于,“外汇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主体,其所投放的信贷资金自然主要回归于市场,多属于实体企业。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投放的信贷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操作,大多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流转、流通,最终投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开发等。”于学军说。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虽然近年来我国货币信贷大量投放,但却很少能进入实体经济,大部分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房地产市场和国有大型企业,致使这三大领域杠杆率水平持续大幅上升,结果导致中国的货币信贷结构裂变,货币真实购买力下降,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形成资本外逃和向外转移资产的现象。同时使货币产生稀释效应,导致众多实体企业的自有资金变相贬值,使其资金流动及使用更加捉襟见肘,大多数实体企业补充流动资金速度甚至赶不上自有资金贬值的速度。

于学军强调,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在根本上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资金仅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融通,金融业是无利可图的,只有进入实体经济,金融业才有利润来源。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