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污染通道28城10月PM2.5排名:邯郸最高 11座城市同比上升

从改善幅度来看,17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同比下降,升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晋城、邯郸和焦作市,分别上升139.1%、62.7%和5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取暖季将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如何?近日,环保部对“2+26”城市10月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和同比变化幅度分别进行了排名。

环保部于2017年11月14日向媒体通报,10月份,在“2+26”城市中,PM2.5月均浓度较高的是邯郸。此外,焦作市PM2.5月均浓度升幅最大,达139.1%。

据介绍,10月,“2+26”城市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45~83 微克/立方米(μg/m3),平均为61 μg/m3,同比持平。月均浓度较低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济宁、濮阳、郑州和安阳市(并列第3位);月均浓度较高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邯郸、石家庄和邢台市。

从改善幅度来看,17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同比下降,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保定、北京和石家庄市,分别下降34.4%、32.1%和31.0%;11个城市同比上升,升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晋城、邯郸和焦作市,分别上升139.1%、62.7%和51.2%。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各省市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面临国家终期考核。最后三个月的大气质量直接影响全年目标能否完成,关系“大气十条”终期目标能否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刘新罡向界面新闻表示,受气象因素影响,今年1、2月份,“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高,增大了各地今年3-12月份的减排压力。据环保部数据,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气影响,京津冀及周边通道“2+26”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

刘新罡指出,尽管今年前两个月导致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原因,但后续几个月的根本原因是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他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各地应把治污重点放在企业的在线监控、达标排放、抓大砍小、提标治理等方面,采用错峰生产,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

“一些小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没有的,就要砍掉。地方不能满足于国家标准,要有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刘新罡说。

据介绍,目前环保部已向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相关省和城市人民政府发送《关于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017年10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函》,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有关工作要求。

《通报》提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据预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差,进一步增大了实现任务目标的难度。各地应充分认识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对照《大气十条》和《攻坚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清单,加大督查督办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提高治理效果,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