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投资,刘亦菲主演首日票房仅500万,我们该重估价值?

人物和剧情的空洞,让电影的其他优点都没有办法去释放。

作者:乐 水

编辑:李春晖

《烽火芳菲》是一部神奇的电影。

它当然是很有来头的。1.5亿投资,拿过奥斯卡、金棕榈的丹麦国宝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执导,国内一线女星刘亦菲主演,第一部中国丹麦合拍片,号称七个国家团队参与,要打造“国际化的中国故事”。

它似乎也挺有背景。空降成为今年6月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主旋律的题材,特别是中国寡妇拯救美国大兵的见证中美深厚友谊的剧情,简直太适合在特朗普访华期间上映。

但该片在11月10日上映后,首日仅获得512万票房。截止到今天发稿时间,两日票房仍不足1000万。

前期的投资、噱头、奖项、市场期待,似乎都忽然哑火。该片显然并未进行大规模宣发,首日排片也只有10.2%。几乎是一种自我放弃的姿态进入市场,也确实被市场扎扎实实的无视了。

这样的电影其实挺多,但硬糖君总是要一再纳闷:其声势浩大的开头,和仓促潦草的结局,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演寡妇的“神仙姐姐”

一直以来,“村姑”角色都是国产女明星证明自己演技的首选。章子怡处女作演村姑,一战封神。赵薇剪短了头发演村姑,获得了金马影展的影后提名。范冰冰说着方言演村姑,变成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但刘亦菲素颜出演村姑,可能只能出门左转去《演员的诞生》。

在《烽火芳菲》中,刘亦菲饰演一个丈夫去世的寡妇。偶然之间天降大兵,说着英语,身负重伤。一直渴望“走出去”的寡妇,终于有了重获生命活力与爱的激情的窗口。

中国寡妇和美国大兵完全无法交流的语言障碍,是导演留给刘亦菲最大的舞台。但刘亦菲显然并不具备抓住机会的能力。她哭她笑,她拯救她挣扎,她的表演仅仅是眉头一蹙,生硬努力的“释放”着台词。

缺乏情绪的表达,没有真实的人性释放,是刘亦菲在这一角色表演中最大的问题。纵然刘亦菲饰演的村姑在丈夫去世后,被剥脱了与男人亲近的权利。在战火年代,却勇于去拯救一个素未相识的美兵。角色身上有着足够撕裂的人性。但可惜,刘亦菲都完美的演绎成了眉头的张弛有度。

按说,这样一个一边压制人性本能,一遍释放人性光辉的分裂角色,本质是很讨巧的。但一直是“神仙姐姐”的刘亦菲,似乎总和人间烟火差着那么点意思。

最近《演员的诞生》大热,尤其是郑爽复刻章子怡处女作《我的父亲母亲》,引起了极高的话题讨论。许多人说,是《演员的诞生》让那些讨厌章子怡的人闭嘴。

回顾《我的父亲母亲》,章子怡那些曾被忽略的细节,却在几十年后感动观众。或许国内娱乐圈,缺少的就是这种几十年后经得起细节考验的明星。

章子怡饰演的“母亲”因为剧情的感人圈粉,赵薇饰演的“村姑”因为角色的挣扎获赞。即便范冰冰饰演的“村姑”有着一定的争议,但脱离明星光环的“诚意”还是获得了部分人的认可。但刘亦菲,仍然是刘亦菲,她没有从明星蜕变为“演员”。无论是仙女还是寡妇,她的身上都难以寻找角色与生俱来的烟火气。“演员”亦菲的诞生,并没有因为饰演“寡妇”而给我们惊喜。

“闷片王”比利的合拍片

《烽火芳菲》的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号称丹麦的“国宝”,这并非是毫无理由的吹嘘。毕竟,导演曾经因为《征服者佩尔》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奖,也因为《善意的背叛》和《征服者佩尔》两获戛纳金棕榈。

拿奖拿到手软的比利,似乎也无法抵挡中国影市的热情。

自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后,比利次年正式受聘成为杭州市文化顾问,并在杭州落户成立了个人导演工作室,同时担任《烽火芳菲》的第一出品方天鹏传媒艺术总监。

这两年,国内巨大的电影市场和雄厚资本,吸引不少国外导演来华拍片,但水土不服的是大多数。商业片导演“远嫁”中国都少有成功案例,“北欧风”“文艺范”的代表比利·奥古斯特,却希望通过对中国市场委曲求全的《烽火芳菲》交出自己第一份答卷。

在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撕扯下,电影沉沦为一个不完整的“工业品”。他到处诉说着渴望电影成为经典,最后也不过换来平庸的作品,和失败的商业化。

电影本身改编自真实事件,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故事,的确可以给电影极大的发挥空间。但可悲的是,电影的故事是真实的,细节却是虚假的。

一个农村的村长,他可以一眼认出美元;一个农村的老师,他可以流利的说着英语;一个农村的寡妇,她可以和美国大兵产生爱情。

人物设定缺乏足够的铺垫,是该片最大的失败。而毫无逻辑性的角色身上,体现的正是合拍片的仓促与尴尬。就如《长城》里的英语对白、《勇士之门》里的种族斗争,之所以这些合拍片难以被内地影迷接受,关键在于电影的“失真”。

《烽火芳菲》作为第一部中丹合拍片,投资成本据悉达到了1.5亿。该片出品方、杭州企业——天鹏传媒董事长孙鹏说,这部电影的策划是从六年前开始的,先期光是剧本打磨就花了整整四年,修改了30多稿剧本。

同类型的《金陵十三衩》、《鬼子来了》、《南京!南京!》之所以好,就好在故事和细节的真实。任何一部伟大电影的诞生,都应该经得起细节的推敲和人性的鉴别。

随着上海国际电影节名气越来越大,诸多国际名导成为了评委或者评委会主席。和内地接触的机会增多,有野心的名导自然有了嫁接内地资源市场的想法。比利·奥古斯特是这样,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也是这样,在日韩“特立独行”的金基德和园子温也跃跃欲试。

这些作者风格极强的导演尝试合拍片,不禁让人捏一把汗。内地的电影制作模式,与创作自由的作者导演,免不了各种碰撞。能在这种碰撞中全身而退的名导,或许只存在于未来的传说里。

主旋律,先从狂轰乱炸开始

《智取威虎山3D》火了,红色经典改编成为了大热。《湄公河行动》火了,主旋律商业大片成为了“主流”。如今《战狼2》火了,重工业军事片扎堆制作。

国产电影,总要在一个现象级爆款之后,迎来一大堆不太成功的作品。但不得不说,如今的主旋律作品,的确在市场的好感度发生了扭转。内地出品方邀请类型片经验丰富的香港导演执导,也成为此类主旋律商业片中的“主旋律”。

但随着大量作品扎堆上映,审美疲劳也迅速出现。所谓主旋律,能不能不只是狂轰乱炸,成为了许多影迷的新诉求。

的确,主旋律电影想要在市场长久,绝不可能永远依靠狂轰乱炸。但《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这类没有狂轰乱炸的主旋律电影,却在市场惨败。

《烽火芳菲》作为一部中欧合拍主旋律,确凿在气质上体现出了一定的深意。没有大段的狂轰乱炸,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人性“碰撞”。

但没有狂轰乱炸,意味着失去了如今内地影市最重要的票房“杀器”——重工业。没有狂轰乱炸,意味着在粉丝辐射上难以最大程度的拓宽。没有狂轰乱炸,仅仅依靠主旋律和“刘亦菲”,很难说服影院经理增加排片。

况且,这部电影在没有狂轰乱炸的情况下,究竟想要依靠什么赢得观众?虽然电影极度精简是场面自有其美感,但留给观众的只有“沉闷”。而其尽可能的减少人物,留给观众的只有“空洞”。

人物和剧情的空洞,让电影的其他优点都没有办法去释放。如果做不到人性的感动,主旋律还不如回到狂轰乱炸上来。起码,还能带给观众感官刺激。

30年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来到中国,在故宫实拍了《末代皇帝》,至今仍是世界的经典,也是中国的经典。如今来华的海外大导,为什么不行了?或许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影市,太“行”了。大导们光想着要讨好中国观众,却又不知怎么讨好,反而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