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剁完手该收收心读书了

反正快递还得等等。

《万物归一》

君特·格拉斯 著  芮虎 译
天地出版社  2017年10月

就算你没有听说过君特·格拉斯的名字,你也一定听说过他最著名的小说《铁皮鼓》,这个关于一个拒绝长大,并有着能够震碎玻璃的高分贝尖叫声的小男孩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被搬上银幕,是当年最卖座的德国电影之一,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铁皮鼓》是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猫与老鼠》和《狗年月》),这三部小说描写的都是一战结束后到二战期间格拉斯的家乡但泽自由市的故事。君特·格拉斯1927年10月16日出生于但泽自由市,他是在一个天主教家庭长大的新教徒,为了逃出父母的房子,他17岁就加入了党卫军,参加过二战,在1945年负伤后被美军俘虏。战争结束后,格拉斯开始学习雕塑和摄影,并于1956年发表了他的小说处女作《风信鸡的优点》。同时,格拉斯还是一名左翼政治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支持者,直到晚年,他还在报纸上发表诗歌批评以色列穷兵黩武的对外政策,和欧洲对于希腊债务危机的处理态度。

然而在他的遗作《万物归一》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个永远愤怒的“战斗作家”的影子。垂暮之年的格拉斯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听力下降,味觉也开始丧失,在一首名为《当色香离我而去》的诗中,格拉斯伤感地写道,“奶酪不再像奶酪应有的味道,腌黄瓜不再具有酸味,樱桃也不再是甜的,丁香花、接骨木不再芬芳,面包的味道如马粪纸一样。”

这是一本关于告别的诗歌和散文集,虽然他仍然看不惯政客的虚伪,仍然忧虑于金融危机的恶果,但这与对于生死的思考与感悟相比,已经不再重要,对于即将作别的世界,格拉斯喟叹“最后的希望被老年击沉”。

2015年4月13日格拉斯病逝,今年10月16日,在格拉斯诞辰90周年之际,他的遗作《万物归一》中文版正式与读者见面,书中还收录了65幅他的素描作品,扉页上那只垂死之际还在歌唱的鸟儿,似乎是他为自己画的精神肖像。

《昨日之岛》

翁贝托·埃科 著  刘月樵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9月

《昨日之岛》是意大利哲学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的第三部小说,与《玫瑰之名》和《傅科摆》相似,《昨日之岛》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它聚焦于人类科学史上令人兴奋的一个时期——17世纪中叶。一边,笛卡尔已经写出了《论世界》和《沉思录》,“我思故我在”的宣言振聋发聩;另一边,伽利略用自制的望眼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了银河是无数发光体的总和。同时,阿贝尔·塔斯曼的船队错过了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机会,英、法、荷对海上霸权的争夺已经白热化,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掌握准确测量经度的方法。

《昨日之岛》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一艘出发去执行寻找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秘密任务的商船“阿马利丽斯号”在南太平洋遭遇海难,船上唯一的幸存者罗伯托是一个患有妄想症、怕光且不会游泳的年轻人,他被冲到另一艘弃船“达佛涅号”上,由于无法游上陆地,罗伯托只好靠船上残存的食物勉强维生。坐以待毙之余,他开始回忆——或者说是虚构——他的前半生,他写情书、写日记,最后演变成一部小说,通过他的小说,埃科让牵动整个欧洲的卡萨莱城城争夺战、各国为掌握测量经度的秘密而发动的间谍战轮番登场。而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战争和阴谋背后,埃科真正想探讨的,是巴洛克时代的科学与信仰、形而上学和宇宙观,或者说,是世界究竟以何种方式在我们眼前展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如何可能的问题。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刘震云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2016年是刘震云频繁曝光的一年,由他的两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在这一年扎堆上映。2017年,刘震云携一本新作回归,光是书名就赚足了眼球,在一个人人都自称“吃瓜群众”的时代,刘震云写了一本《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关于这个书名的来历,刘震云自己这样解释,“为何把’吃瓜’和看热闹、围观联系在一起,一开始我也想不明白。后来揣度,大概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吧。大家爱看热闹,是因为生活中不缺戏看。戏剧在舞台上已经没落了,但惊心动魄的大戏,一幕幕搬到了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吃瓜’最好的时代。”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延续了刘震云现实主义的风格,用多线叙事的结构讲述了四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是如何穿越大半个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关联。有趣的是,作为吃瓜群众之一的刘震云,也在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的“好戏”中随手捡取了一些,写进了书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依稀辨识出那些熟悉的新闻——“某高官公子高速车震”、“出逃国外的某地产商人”、“某著名保险公司充当白手套”等人们津津乐道的政治八卦。但这一次,读者恐怕无法置身事外地“吃瓜”,这部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人和事,是如何通过一层层的利益输送及结构性的腐败,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贾雷德·雷蒙德 著  栾奇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0月

一个学生理学出身的地理学教授,如何用生理学知识讲述人类贫富兴衰的历史?畅销科普书《第三种黑猩猩》和《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在他的新书《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中再次展现了他的跨学科分析视角。比如,他是这么解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进化悖论的:

在传统少盐生活方式中人类肾脏进化出的盐分在吸收功能,以及朝不保夕的“狩猎-采集”时代形成迅速分泌胰岛素以储存能量的救命能力,成为了今天两大人类健康杀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主要诱因。曾经的优势成为了现在的诅咒,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化石燃料,前一天是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后一天就成为了气候变暖的长远威胁。

那么,在文明螺旋式演进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则越来越贫穷呢?这是戴蒙德这本由系列讲座讲稿整理而成的新作想要回答的问题。如果说,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戴蒙德所持的地理决定论——即不同文明诞生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奴役或被奴役、剥削或被剥削的历史——还被诟病为一种狭隘甚至落后的历史观的话,那么在《为什么》一书中,戴蒙德不仅分析了地理的作用,还将目光转向制度因素,并且在地理和制度之外,戴蒙德认为能够及时地识别、准确地评估、有效地规避风险,是一个文明存续和繁荣的必要前提。

《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

罗伯特·格瓦特 著  朱任东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

从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定签订,到1939年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通常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和平,然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历史系教授罗伯特·格瓦特(Robert Gerwarth)却在《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告诉我们,对于一战的战败国而言,停战协议仅仅是一场暴力浩劫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并不只在于西线残酷的战斗,战后大规模爆发的地区冲突和内战,无休止的革命、屠杀、种族清洗,导致的死伤人数并不亚于西线“绞肉机”。

格瓦特在书中澄清了一个大众对欧洲历史的普遍误区,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个概念,只对主要的战胜国(即英国和法国)有效,在停战协议签订之后,他们的确在西线停止了敌对活动,战后时代正式开启。然而,对于生活在中欧、东欧和南欧许多地方的人们来说,1919年没有和平,只有连绵不绝、暴力升级的战乱。

这些发生在战后的暴力冲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新旧国家之间爆发的战争,比如苏联和波兰的战争、希腊和土耳其的战争;第二种类型则是大量的内战,以俄国和芬兰为代表;第三种则是社会或民族革命。即便不算上由于西班牙流感和协约国经济封锁而丧生的人们,仍有400万欧洲人口在一战后结束后的五年内的暴力冲突中死亡,而且平民的死亡数字超过了士兵。

通过分析这些冲突,作者提出了理解整个20世纪欧洲暴力活动轨迹的一条新思路。他认为,与其盯着一战不放,不如去探索一战战败国的战争结束之路——战败、帝国崩溃和革命风暴,而这种探索又不应该局限于单一国家的视角(如俄国革命或者德国“战败文化”的研究),应该囊括整个欧洲的战败国,因为直到二战后,甚至直到今天,恢复一战中丧失的“历史领土”都在中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漆涂师物语》

赤木明登 著  袁璟 译
理想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7年10月

“漆涂师物语”是一个有些拗口的书名,带着浓浓的翻译腔,事实上,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它或许应该被译作《漆艺师的故事》,是日本著名漆艺师赤木明登的自传体散文集。

在解释为什么要保留“漆涂师物语”这个拗口的日文书名的时候,翻译袁璟这样说,“相较于漆艺师或者漆艺家,‘漆涂师’这一称谓,或许更贴近赤木明登的实践,他追求的是‘日常’以及‘人与物的关系’,而他所做的,也是重复‘涂’这一动作,因此,‘涂漆师’更能表达他对器物的敬畏之心。”

出生于1962年的赤木明登,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曾在世界文化出版社担任杂志编辑。1988年,他辞去工作,移居轮岛市三井町,拜漆艺职人冈本进为师,正是开始学习制作漆器,后来成为享誉日本和全球的漆器大师。

远离了东京的喧嚣与忙碌,赤木明登在与世隔绝的轮岛每天跟着师傅重复木胎打底、木胎加固、木胎打磨、贴补等一系列固定工序,但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他却从眼前着不起眼的器物中找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支点,发现了“物品中超越物质的存在”。这不禁令读者反思,当日本传统“手艺”作为一种异域文化的消费符号,大举进入中国人的餐桌、书架和朋友圈的时候,在精神上,我们似乎正与这种追求人与物在生产与消费链条之外的关系的哲学背道而驰。

《大人的友情》

河合隼雄 著  赖明珠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0月

你会因为好友的成功而嫉妒吗?好友在背后捅你一刀,你该怎么办?为什么曾经浓情蜜意的婚姻会在中年后平淡如水?一直当作是“好哥们儿”、“男闺蜜”相处的异性好友,为何会忽然让你有心动的感觉?看到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以为自己误入了情感博主的毒鸡汤公号?不,在这本《大人的友情》中,有专业的心理学家坐诊,一次性帮你解决所有的人际关系难题。

本书的作者河合隼雄是日本重量级的心理学家、日本首位荣格学派的精神分析师,也是日本临床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奠基者,在临床心理学之外,他还从事日本文化和宗教研究,担任过日本文化厅厅长,并且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大人的友谊》就是由他超高人气的专栏文章整理而成。

可以说,《大人的友情》是一本人际关系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关于友情,还涉及夫妻、亲子、手足、同事等成人世界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但在河合隼雄看来,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背后都有“友情”的运作,因此思考友情有助于解开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烦恼与困惑。

《太空美术简史》

罗恩·米勒 著  朱宁雁/白哈斯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9月

1835年8月,新创刊的纽约《太阳报》为了吸引读者、打开销路,连载了六篇关于在月球上发现生命和文明的文章。文章根据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在南非好望角主持的天文观测研究而杜撰,作者理查德·亚当斯·洛克妙笔生花地写到,“通过高分辨率的望远镜,赫歇尔看到了月亮上有鲜花和紫松,还有一些类似野牛、齿鲸的大型动物,一个碧波千里的湖泊,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看到了一种长着翅膀并且外貌有些像人的动物。”洛克甚至“大胆推测”,说这种动物可能是有理性的。

与这一系列报道同时出现在《太阳报》上的,是一张画着正在湖边栖息的“月球人”的插画。配合着这张插画,这篇杜撰的新闻令许多读者深信不疑,人们奔走相告,《太阳报》一度成为当月最畅销的报纸。

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艺术家、雨果奖得主罗恩·米勒在《太空美术简史》中详细介绍了这次“月球骗局”和这幅插画的来龙去脉,是全书中最为精彩的一章。这本书回顾了古往今来人们用艺术描绘宇宙的种种尝试——从古希腊的夜空图到21世纪的CGI图像合成技术,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到电影、玩具等新兴媒介,从宇宙飞船、空间站到太空城市和外星人——作者梳理了这些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故事,让我们了解到,艺术和科技在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是如何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