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莱: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

在西斯莱800余幅油画作品中,大多是风景画。

作者:立佳

编辑:美龄

风景油画在17世界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种,而印象派为风景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形成了现代风景油画的形式法则。提起印象派必然会提起莫奈,但如果要在古典和印象派之间寻找最适合借鉴和学习的范本,阿尔弗雷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则是最佳的选择。

在西斯莱800余幅油画作品中,大多是风景画。在西斯莱的一生中,作品风格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许正是因为不具有那样的革命性,所以西斯莱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及评价,但他风景作品中那种冷静沉稳的笔调,更容易让人领悟印象派发展的源泉。在他的风景作品中似乎让我们嗅到了自然主义、巴比松画派、柯罗、库尔贝、透纳等人的严谨与真挚。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纯粹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精彩。

西斯莱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母都是英国人,从事丝绸贸易。西斯莱从小生活优渥,在法国接受了正宗的英式教育,这为西斯莱的未来奠定了文化上的基础。

昂长的河岸

如果按照当时中产阶级的标准剧本发展,西斯莱应该是沿着父亲的脚步,在商海拓展,然后继承家业。但现实却偏偏发生了不小的偏差。18岁的西斯莱遵循了父亲的安排,前往伦敦学习商业,但在求学时期,他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却远超于在经济课堂上。他逛画廊,看莎翁名剧,他对绘画,尤其是英国的风景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是有着庚斯博罗、康斯太勃尔和透纳的英国风景画传统,顺理成章的,业余时间他开始学习绘画。

四年之后,22岁的西斯莱回到巴黎,进入一家商行工作,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绘画的念头始终如影随形跟随着他。后来,在父亲的资助下,他正式成为格莱尔的学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命运使他在格莱尔画室遇上了莫奈、雷诺阿等人,从此开始了他的印象派画家生涯。

维希安的小道

也正是这一时期,他结识了他一生所爱——乌杰尼·莱克塞克。乌杰尼是一家花店的老板,也会做兼职模特来赚钱。在西斯莱眼中,她“性格非常细腻且很有教养”。1867年,乌杰尼与西斯莱同居,并生下儿子皮埃尔。但这对于西斯莱保守的家庭而言,却是个难以接受的“罪”,他的父亲对此大发雷霆。

塞夫勒风景

在西斯莱初学画时,尚有家中的接济,他也常常以此来帮助更为潦倒的莫奈、雷诺阿等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父亲生意失败,彻底破产,再也无法资助他。而战争时期,西斯莱携全家逃难,失去了全部家产和作品。经济拮据的他被迫移居到巴黎附近的塞纳河畔居住。西斯莱这位曾经的阔少,不得不想方设法养家糊口,但他的画一直都乏人问津,直至他去世,都没有摆脱贫穷的阴影。

五月刮风的下午

生活的困窘令西斯莱几度消沉,但身为妻子的乌杰尼始终默默地支持和鼓励着西斯莱,直至他们去世。生活虽然窘迫,但西斯莱在创作上却有了极大的飞跃,他从以往受自柯罗影响更深的古典主义风景画,正式转向了印象派。

塞纳河

西斯莱始终热衷于乡村与自然风景。他对于光线和法国北部田园的天空、河流、原野,以及他居住的村庄所带来的景色有着浓厚的兴趣。白雪皑皑的村庄和冰冻三尺的河流,从春天的涓涓细流到波涛汹涌的洪水,在各种主题面前,他总是谨慎,耐心地描绘出无线微妙变化的季节。

如果说莫奈的画是一种绚丽,塞尚的画是一种力量,那么西斯莱的画,是一种优雅,一种平等,一种温和的伟大。他能令人赞叹地,像莫奈一样敏锐地表现树叶的低语与水波的闪亮。同时,他比莫奈更会保存风景的结构,并没有把它仅仅变为瞬间变幻的颜色和光的反映。

维希安的雪

西斯莱对曾经朋友说:“我总是从天空开始描绘。天空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已,反之它不仅由它的面呈现深度感,而且由于它的形式,由它作为一幅画的效果或构图上所安排的调和而呈现了运动感。”西斯莱笔下的天空相比他对建筑物的描绘要自由舒展得多了,似乎可以触摸到它的质感和厚度,渐变及高度。在钟情于天空的同时,西斯莱对水的描绘也很独到。西斯莱以碎点状笔触描绘着水,使其富有轻盈和流动感,絮语潺潺。 。

维希安花园小径

马尔港的洪水曾吸引过西斯莱的注意,他在许多作品中表现过:泛滥的河水席卷和弥漫着周围的一切,水面闪闪发光,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典型题材。《马尔利港的洪水》是西斯莱成熟期最有特色和最微妙的作品。它描写的是一次洪水泛滥,然而却没有灾难感,而呈现出“水城”的美感。毕沙罗看后说:“就我平生所见,在其他油画家的洪水作品中,很少有像它那样丰富和优美的。”那些严谨的笔触表现出水的反光和布满天空的乌云。画面明朗而透彻,清晰而细腻,在绘画性处理上都是以灰色、淡蓝色和个别棕色调子之间的微妙变化为基础。然而,这种水汽弥漫的平淡无奇的感觉,在西斯莱的笔下却发生了变化:他用细碎的小笔触,画面平静而不慌不忙,只是在近处的水面以堆厚的笔触来加强水的波动感和起伏感,在不完全调色中带出丰富的色彩变化。把洪水变成了一种迷人的感觉,变成了神话般的境界。

马尔利港的洪水

西斯莱一生总是孜孜不倦不动声色地描绘着他眼中的自然,似乎作品中见不到某种深刻的变化和革命性,因而终其一生,西斯莱在那个渴望变革的时代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六十岁时郁郁离世。相比莫奈的八十岁还沉醉于池塘睡莲的美景和色彩,西斯莱何其孤独。然而西斯莱对自然所表现出的真诚朴实经历了岁月的历练,越发先出它的质地。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