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邓紫棋:我没有“人设”,我就是人设“本人”

她像所有90后一样,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并且不吝于将最real的自己展现在媒体和粉丝面前。但不同于预先规定好的“人设”,在G.E.M.邓紫棋这里,“人设”也即本人。

作为华语流行乐重要分支的香港乐坛,近十年都鲜少再有巨星“出世”,但随着内地音乐市场的日渐发展繁荣,过去最大的外来音乐文化消费市场,也开始释放自身能量,参与了21世纪以来的无数场音乐造星运动。

G.E.M.邓紫棋便是华语音乐发展重心北移之后,被制造出的一个“爆款”。当主流话语还沉浸在对“张谭争霸”(张国荣和谭咏麟)、“四大天王”时期经典的缅怀时,作为北上发展的90后音乐人代表,G.E.M.邓紫棋已经成了香港新生代音乐势力“搏出头”的绝佳范本。

快速崛起的新偶像

1989年,已经发行了《Day Dreaming》、《情人箭》、《风继续吹》、《为你钟情》等专辑并称霸香港乐坛多年的张国荣宣布退出乐坛,这同时预示着“张谭争霸”时期结束;三年之后,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组成“四大天王”,开启香港乐坛的另一个“黄金十年”。

如果说“张谭争霸”和“四大天王”时代是香港乐坛再也回不去的“最美时光”,那么这之后香港乐坛发展里程碑式的人物也越发少了。

2008年,G.E.M.邓紫棋凭借首张个人EP《G.E.M.》作为歌手正式出道,而这张专辑的推出,迅速为G.E.M.邓紫棋吸引来众多奖项的青睐和媒体的关注。这一年,古巨基、容祖儿等已经成长为香港乐坛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四年后,在相继发行了《18…》、《My Secret》后,G.E.M.邓紫棋等来了对她事业发展具有非凡意义的专辑《Xposed》,并凭借这张专辑入围了24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要知道,当时和她共同入围的林忆莲、蔡依林、徐佳莹等人,都已经是入行多年的乐坛前辈。

就这样,站在一众前辈中的G.E.M.邓紫棋,成了同辈歌手中的佼佼者。

出道初期时,青涩的G.E.M.邓紫棋

在2016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奖项发布会上,G.E.M.邓紫棋从谭咏麟手中接过奖杯,预示着香港乐坛又一轮新老交替的完成。如果说谭咏麟代表的是香港乐坛近20年的辉煌过往,那么以G.E.M.邓紫棋为代表的香港新生代歌手,则又一次推动了乐坛发展齿轮向前转动。

回想2010年之后的香港乐坛,其发展的新陈代谢变缓,而在90年代以台湾、香港为中心的华语流行乐,重心也开始向内地转移。

在2014年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之前,G.E.M.邓紫棋已经出道6年并发行了4张专辑和EP,但在青黄不接且缺少产业活力的香港音乐市场上,并没有留给年轻艺人太多 “爆红”的资源和机会。因此在这之前,G.E.M.邓紫棋和她的音乐作品都没有得到充分传播,特别是在内地音乐市场上。

在内地,G.E.M.邓紫棋因《我是歌手》一鸣惊人

于是,也是凭借包含六首国语歌曲的专辑《Xposed》,G.E.M.邓紫棋开始北上发展。

“南下”和“北上”背后的时代寓言

时代真的变了。正如流行歌曲传入内地市场的路径,最早是从广东由南至北发展,南方是当时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地区,它决定了职业歌手的流动方向。而王菲作为那个时代歌手“南下”发展的代表之一,凭着一首首金曲,从“王靖雯”做回了“王菲”。她几乎所有的乐坛成就,都是在当时无比繁荣的香港乐坛达成的。

随着内地市场潜力被激发,业已成名的歌手开始选择“北上”捞金。但是到了今天,内地市场已经不仅仅是港台艺人“镀金”的工厂,更是新人歌手“一夜爆红”的惊喜之地。

2014年,香港本地报刊的一篇文章中写到:“香港新生代女歌手‘小巨肺’G.E.M.邓紫棋,近期爆红、代言身价之高令人咋舌。而其火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参演内地湖南电视台《我是歌手》节目所聚拢的超高人气。”

同时文章中还指出,港台唱片业的衰落、音乐市场的萎靡,使得歌手纷纷选择“北上”发展,而内地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电视音乐真人秀则极大地拯救了不少在港台地区知名度不再的艺人。

在将重心放在内地市场的这3年多时间里,G.E.M.邓紫棋的事业发展像她《光年之外》的歌名一样,实现了一次次巨大飞跃:

在参加《我是歌手》之前,G.E.M.邓紫棋的微博粉丝数量不过150万,但到节目结束、获得年度亚军时,她的微博粉丝量就已经飙升至千万。截至目前,G.E.M.邓紫棋的微博粉丝数量已经近2500万,相当于内地一线明星的关注量。

2015年,在新华网网友投票的“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排名中,G.E.M.邓紫棋位列第六;同年,G.E.M.邓紫棋首次采用直播形式的《X.X.X. LIVE世界巡回演唱会》北京站,48万人在线付费观看;而去年,在华语首个数字音乐颁奖盛典咪咕汇上,G.E.M.邓紫棋也凭借29,644,733的高票数获得最佳人气女歌手奖项。

今年10月初,YouTube上香港歌手最高浏览量前20的MV中,G.E.M.邓紫棋就有11首歌曲上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和香港乐坛的骄傲。

现在,G.E.M.邓紫棋的巡演票价已经与出道超过15年的超级巨星看齐,即使这样,粉丝的购买热情仍旧不减。借助内地数字音乐发展的迅猛势头,G.E.M.邓紫棋成为了90后香港新生代歌手中,第一个打入内地市场并迅速站稳脚跟的爆红艺人。

如今,G.E.M.邓紫棋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正如当年“南下”意味着更多机会,如今“北上”也同样具备了成功的潜在可能。二十年光景,多少像王菲、G.E.M.邓紫棋这样的追梦者穿梭期间,共同书写了一代人的时代寓言。

圈层时代的“超音乐”逻辑

有人认为,在传统唱片工业时代,G.E.M.邓紫棋这种类型的歌手并不会爆红。这个论断放在以前或许可以成立,因为“不听话”的艺人大多走不太远。但好在G.E.M.邓紫棋遇到了分众化和圈层化的时代,她身上的个性色彩反倒成了“圈粉利器”。

音乐产业的造星逻辑已经与20年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数字音乐市场发展初期,音乐并不是歌手的首要商品,既然靠一首歌、一张专辑打下一片江山的模式已经行不通,那么对歌手“人设”进行塑造和消费的方式当然更能激发出市场价值。

在G.E.M.邓紫棋改编信乐团的歌曲《死了都要爱》中,首次正面回击了网友对于她皮裤的调侃:“你黑着我,酸着我,笑着我,但我爱了就不会让步,继续穿我的皮裤,迈我的脚步,走我的道路”。

一首关于爱情撕心裂肺的呐喊,变成了G.E.M.邓紫棋对于非议的有力反击。她像所有90后一样,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并且不吝于将最real的自己展现在媒体和粉丝面前。但不同于预先规定好的“人设”,在G.E.M.邓紫棋这里,“人设”也即本人。

人设即本人的G.E.M.邓紫棋

互联网造星的逻辑,不再是单一的音乐作品生产分销线,而是一个包含作品、歌手、社交平台、粉丝经济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便有了圈层形成的前提,系统中的每一个单位都相互作用,连结成与外界有着明显差异的审美趣味和消费方式。

换句话说,在圈层化时代,全民共赏的大众偶像被终结了,人格标签成为了圈粉的主要方式。而在艺人走红的背后,呈现的更多是一种“超音乐”逻辑——TFBOYS和SNH48是如此,李宇春和G.E.M.邓紫棋也是如此。

乐评人邓柯曾说过,蜂鸟(G.E.M.邓紫棋所属经纪公司)是华语乐坛中最互联网化的一家唱片公司。CEO当演唱会导演,合伙人当音乐总监在台上弹琴;憋爆款,全公司只做一个艺人。不会做公关,传统媒体费用被大幅度砍掉。

在互联网还没有将圈层描绘分明时,G.E.M.邓紫棋就已经重视互联网对其事业发展的作用:在社交平台上频繁活动,在直播平台上与网友分享生活。即使是现在,G.E.M.邓紫棋仍通过自己的视频节目《卡拉O棋》、微博等社交网站分享音乐。

内地音乐市场的圈层化趋势已定,那么主动出击寻找受众市场就成了包括G.E.M.邓紫棋在内的歌手们的新议题。圈层化和粉丝经济带来了粉丝受众属性的改变,从过去的歌迷型受众,转化为如今的粉丝型受众,基于这个变化,歌手便需要拥有整合资源和行业影响力的平台,为他们实现去往更高职业生涯的助推。

成为“咪咕星使”的G.E.M.邓紫棋

2017年年末,G.E.M.邓紫棋收获了她全新的身份——第十一届音乐盛典咪咕汇“咪咕星使”,敢说敢做的90后范本天后将第四次登顶华语首个数字音乐颁奖典礼。12月16日,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第十一届咪咕汇将如何再次用数据定义圈层时代的新偶像,值得期待。

文 | 王亚男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