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专注中国农村城市转型的设计公司 给四川搭建了22座挺酷的屋顶农场

把菜地和养鸡场搬到了房顶。

金台村是08年地震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2011年,这里又遭遇了洪水和山体滑坡自然灾害,震后重建五年的房屋再次被摧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以及在未来重复受灾的可能性,建筑师们出谋划策为这里修建了22座新房子,暂且我们将其取名为屋顶农场吧。

负责设计的是香港的“城村架构”设计实验室(Rural Urban Framework),创建者是香港大学的两位教授林君翰和Joshua Bolchove,二人创建这个公司源于一趟旅程,8小时从香港出发,经深圳边境,穿越珠江三角洲,旅途过程中,他们看到了那些相撞的、矛盾的、荒弃的、共生的与冲突的万象,于是,通过记录与分类,确定了项目的雏型——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之旅。

2006年成立的城村架构研究所专注于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作为非营利组织在香港大学运作,并且与其他非政府团体、政府机关合作。“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他们本地的材料和环境来建造住房,而不仅仅是居住,集合了众多公共空间,比如操场、阅览室、非正式聚会区,这些都会为农村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城村架构的项目是由前瞻性的,对于还未到来的事情,设计师们希望能够预料到。

农村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发生过重大变故的农村,会和城市很不一样。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更强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给金台村设计的这系列房子,不仅实用,而且很好看。

所有的房子沿街道排列,入口处也设在了临街的方向。考虑到原本建设住宅的土地面积并不宽,设计师们采用了阶梯式的方式,根据空间大小和实际需求的不同,设计了几种不同房型,材料都是混泥土和砖块,顺山势分布,错落有致。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农业用地上移至屋顶,节约空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阳光、雨水都充足了,整个生态系统都是循环的。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小回廊,晒个玉米,坐着晒太阳聊天,最合适不过了。除了一般的房屋,城村架构还给村民一个活动中心,很简易,更像是贯通整个村落的连廊,第一层是活动场所,谁家办个酒席都可以上这儿,二层是公共屋顶花园。

“把农村生产活动和生态循环相结合,它将成为周边乡村改造的一个示范,为地震后成千上万的家庭提供另一种模式,即结合了传统住房和现代住房的特点”,城村架构是这么认为这个项目的。

除了住房,城村架构还有一些这样的项目,比如修复古桥、建卫生院、小学。“通过设计,你可以融入不同形式的价值。如果你增加社会价值,就可以加强社区,你甚至可以增加生态价值。”林君翰说,“但我们也认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我们相信设计。”

从社会价值角度说,城村架构已经做了超过15个项目,坐标都在中国的农村,单从设计的角度,他们做的也很不错。座落在陕西省石家村的“四季”住宅获得了2014年维纳博艮砖筑奖、2012年WA中国建筑优胜奖以及2012年《建筑评论》杂志住宅奖。在建江西省石城县桐江村小学的时候,设计团队充分挖掘了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方法。比如将回收来的低质量碎砖块覆盖在屋顶上,来提供额外的保温隔热层,建出来后不仅让孩子们有了玩乐和学习的场所,还使屋顶能够射入光线穿透建筑空间,走廊和教室的氛围变得更加透亮。

将设计变为社会价值,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就是有价值的。

图片来源:Rural Urban Framework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