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晚上换装10次的万圣节派对女王却又没空卸妆 该怎么办?

我们还讲述了一些西方鬼怪的故事。

图片来源:news.hf365

“不给糖果就捣蛋!不给糖果就捣蛋!”还有几个小时,就要真正迎来万圣节前夜了。

你可能已经准备好参加各式妖魔鬼怪出没的派对,毕竟这是一年中最难得可以不正经的日子。cosplay般的服装、夸张诡异的造型、一改常态的大浓妆,是这一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特意推出了化妆宝典,想帮你一次性掌握所有万圣节最经典的鬼怪形象。

但要知道,吸血鬼、僵尸、巫女、木乃伊。。。。。。独属于万圣节的形象多如牛毛,这意味着做好这份攻略至少需要化妆和卸妆10次。这对于一个花季女孩的皮肤是”摧毁性“的。并且,尽管近年来在中国也有很多的万圣节舞会和活动,但是对一部分年轻人来说,打扮成鬼怪的样子坐地铁、逛商场、出现在公共场所,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

于是我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借助科技的力量。

趁着猫耳朵、老鼠胡须、动态眼镜框这些元素早已成为年轻人拍照时必不可少的装饰,今年的相机APP们也借势推出了它们的万圣节套装。通过更精准的人脸识别技术,妆容可以自然呈现在脸上,我们当然也不会错过这次机会,毕竟在虚拟世界里,谁都可以成为出格的万圣节变装女王。

女巫妆

关键词:帽子、伤痕、黑痣或雀斑

最普遍的万圣节形象,可能非女巫莫属。她们是西方文化中可以使用巫术、魔法、占星术的神秘女性。使孩子变成老鼠的药水、飞天的扫把以及被看作是女巫的印记的雀斑或黑痣,她们往往会戴着一顶宽帽檐,尖尖顶的帽子,在万圣节的夜晚偷偷敲开你家的房门,这可不是给了糖就能解决的。美颜相机和B612都设置了这样女巫的形象供人选择。

西方关于巫术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文明的时期,伴随着宗教祭祀活动的流传,巫术文化也在埃及、希腊等地蔓延,慢慢影响到了欧洲。之所以“女巫”这个形象比“男巫”更为常见,是因为它早期长久存在于母系社会中,也对女性维护宗族发展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也许没有白雪公主里的老巫婆,大多数女巫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还是美好的。她们可以掌控天气、治疗疾病、带来爱情和子孙,又代表着智慧。因此随着女巫文化的发展,和她们的超能力紧密相连的医学和草药学也随即深入人心。直到中世纪和后期的宗教改革出现,欧洲社会陷入对饥荒、瘟疫和极端宗教权力的泛滥的恐惧中,女巫文化也遭到了异化,成为了魔鬼交易的代名词。在欧洲和美国,还曾诞生出了一批新的职业,叫做女巫猎人,而对女巫进行大批量的猎杀。

到了今天,女巫已经是西方神秘力量的符号化象征,和中国文化中的各路神仙们差不了多少。

效果来自美颜相机
效果来自B612相机

吸血鬼妆

关键词:红色美瞳、尖牙、斗篷、红黑色唇妆

早期吸血鬼作为一种以人血为食物的奇幻生物,流传于巴尔干半岛与东欧斯拉夫一代。近百年来,作为小说、电影等文化的内容素材,吸血鬼大多数都被定义为外表出众,只能在夜间活动而且靠吸血来保持生命的形象。两颗露出来的尖牙、红色的瞳孔、黑色的斗篷,这是属于吸血鬼的经典形象。作为鬼怪的一种,每年的万圣节也是吸血鬼的主场。

当然在许多文学迷和电影迷心里,他们心中只有一只吸血鬼之王,名叫尼古拉斯伯爵,又名德库拉。传说中,他是吸血鬼的起源,诞生在中世纪欧洲。这种居住在古堡中活了几个世纪却满身都是优雅做派的形象之所以成为吸血鬼的参照范本,大体是源于Bram Stoker的那本经典小说《Dracula》。后来有文学评论者说,那些喜欢吸血鬼的人,多半有怀旧主义倾向,即使吸血鬼总让人联想起中世纪那残酷黑暗的年月。

无论故事有多少,其实吸血鬼文化中有个最本源的东西值得人们铭记,那就是生命体对于”血液“的重视。在吸血鬼文化里,“血液是生命象征”的命题并不成立,这证明了吸血鬼文化对通识科学的反叛。

如今很多相机里都设置了吸血鬼的形象,比如美图旗下的美妆相机今年也推出了万圣节特别版。另外,天天P图也推出了吸血鬼妆。

天天P图
天天P图
美妆相机

小丑妆

关键词:眼部白色花纹、面具、嘴角向后延伸的唇妆或者白色粉底

2016年播出的《X特遣队》电影中,哈莉的小丑妆成为了个大博主争相模仿的对象,在造型百变的万圣节,当然也不容错过诡异而又温馨的小丑妆扮。其实在西方的文化中,小丑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角色,它最初起源与意大利的喜剧,后来演变成逗人开心的角色,但是近年来以小丑为元素的恐怖故事也不在少数。

关于这个转变,西方学术史上有非常多有趣的讨论。社会学家认为小丑的装扮本身就会给人带来不适感,因为假面是一种角色错位,代表了一个人舞台人格和现实人格的撕裂。而文化或艺术领域则认为,小丑带来的恐惧和一部歌剧Pagliacci的后续效应分不开关系。剧中男主角Canio发现老婆出轨,杀掉了妻子和情夫。杀人当下,Canio穿着的正是小丑的戏服。

不过,小丑这个形象和吸血鬼、女巫比起来,还是相对中立的。它还与政治生活的流变有关,因为在英国,小丑曾经被视作一种正当职业,甚至带有官衔,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宫廷文职。这意味着这个形象受到了权力机构的认可,因而也得以进入主流话语体系。

而在万圣节这天,眼部奇怪的花纹、笑脸面具、英国礼帽,都是小丑妆的常用元素,如果那你喜欢小丑妆的话,不妨试试做一个万圣节逗鬼怪一笑的小丑,听起来似乎也不错。

B612相机
美图秀秀
天天P图

僵尸、新娘妆

关键词:头纱,黑色烟熏眼影,浅色号粉底,玫瑰花,暗色腮红

还有一款在万圣节的妆容中——僵尸与鬼新娘,算是比较吓人的了。无论是1987年的香港电影《鬼新娘》,还是美国2005年上映的人偶动画电影《僵尸新娘》,足以看出僵尸与鬼新娘这种形象是深受恐怖故事喜爱的人物角色。

和吸血鬼、狼人、人马文化不同,僵尸文化强调的内核不是“人的异化”,而是“异化的人“。前者更注重于表现一种动物性和人性的结合,但僵尸不然,它是泯灭人性的,因此有许多观点认为,僵尸文化中带有人类对现代化、战争的反思,是一种”末世情绪“。但这一个论调在中国的僵尸文化中就站不住脚,如果你看过早期的香港电影,一点会发现僵尸文化中也常寄托着对先人的怀念和不舍。在佛教影响下,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都相信人死后会进入轮回,然后忘记前生记忆,但僵尸是不老不死不忘的,它所承受的苦痛无尽无边。这其中,意味着东方人对生命、宗教和死亡的认知常伴有反复纠结的不稳定的情绪。

好在血的鲜红和新娘纱裙的雪白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万圣节的街头增添了一份趣味,当那些穿着小僵尸服蹦蹦跳跳向你讨糖吃的小孩子跑来时,也是一副很可爱的画面。对于在没有太接受万圣节这种节日文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身边的你来说,如果喜欢这种妆容,可能这些特效相机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美妆相机
FACEU
美图秀秀

万圣节元素妆

关键词:蜘蛛网,南瓜,扫把,骷髅,玫瑰,犄角,裂纹

除了这些有特定人物设定的妆容,这些相机里加入的万圣节元素还有很多。比如说破旧的蜘蛛网、诡异的玫瑰花、小恶魔的角、骷髅以及流着血的眼睛和嘴角……动态的AR元素使你在家也可以享受到万圣节变装的乐趣,当然少不了的还是万圣节的主角南瓜。相传,鬼魂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就会在南瓜里点上烛火,所以人们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面,用以调笑鬼魂:哼!傻瓜才会上你的当。而因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爱尔兰人Jack,所以人们又将鬼脸南瓜灯叫做Jack-O-Lantern。

B612相机
美颜相机
B612相机
美颜相机

因此简单来说,万圣节就相当于西方的鬼节。它的实际时间是每年的11月1日。历史上罗马帝国将基督宗教正式定为国教初期,基督教会将11月1日all souls' day改为纪念所有圣徒的节日。但事实上,人们最常举办庆典的是10月31日,也就是万圣节前夜。

而关于万圣节化妆游行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居住在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将现在万圣节的这天看作是夏末,象征着一年的结束,在新旧年交替之际,时间会短暂停止,灵界之门会在当晚打开,所有的鬼魂将游走于人间来寻找自己合适的替身,从而获得重生。相信这种传说的凯尔特人怕成为鬼魂的替身,每逢此夜就会熄灭自家的灯火,带上狰狞的面具打扮成鬼怪的样子在街上游走,以驱赶那些鬼魂。渐渐的,这种习俗演变为了当今年轻人的这种庆祝活动,化妆成鬼怪的样子,也就被保留了下来。

在西方,万圣节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中国的春节,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个比较“不吉利”的节日也在相对较为保守的中国红火了起来。

近日,在北京胡同里,也出现了一个这样场景:两个拉着小提琴西装革履的外国青年,身后跟着一群高喊着“不给糖就捣蛋!”穿着奇形怪状服装,拿着扫把、南瓜的中国孩子,身旁还不时出现一些担心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尽管在有着浓浓中国风的北京胡同里,这个画面看起来是那么的夸张和违和,但也证明了西方的万圣节似乎已经同圣诞节一样,正在转变为世界的万圣节。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有意思,一部分是因为它的有趣贴合如今都市年轻人的心理诉求。不分年龄、性别、国籍,人们可以共同在万圣节晚上的街头举行游行仪式,借助万圣节的派对,很多人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自己内心激情澎湃的理由,每年在这一天,一部分人更希望自己能通过穿戴各种万圣节服装,万圣节恐怖面具和万圣节南瓜,以及各种万圣节道具,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狂热和激动,以此给自己放松。

北京某学校万圣节活动

同时,这也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不无关系。作为制造大国,目前全球90%以上的万圣节面具、万圣节服装以及道具,都在中国生产。何况商家们怎么会错过任何一个促销的机会呢,每逢万圣节,各大商家都会推出与之相关的主题商品,潜移默化中,中国人也会深受万圣节的影响。

好了,现在请仔细听,是否有穿着精灵服的小孩正在敲你的门:“不给糖,就捣蛋!”。

 

注:特别感谢李子慧、宋婉心、加琳玮的出镜演绎。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