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或将推出2个月期逆回购新品种 意在稳定资金面

如若成行,这将是央行公开市场首次进行两个月期逆回购操作。分析师指出,央行此举可能意在降低年末资金波动,缓解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紧张的预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路透社援引市场消息称,中国央行今日对两个月期(63天)逆回购询量,明日有望操作。如若成行,这将是央行公开市场首次进行两个月期逆回购操作。分析师指出,央行此举可能意在降低年末资金波动,缓解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紧张的预期。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推出2个月逆回购品种,央行可能一方面是为了弥补现在回购品种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之间的期限真空,另一方面是出于降低年末资金波动的考虑。如果现在操作2个月逆回购,基本上就是跨年资金,从而降低了市场对于年末资金面波动的顾虑。加上明年年初有小几千亿定向降准资金的释放,未来一两个季度,流动性不会出现异常紧张的状况。

九州证券分析师邓海清表示,目前市场资金面预期的紧张主要在中长期资金上,开展两个月逆回购将从根本上缓解市场资金紧张预期迟迟未好转的情况,反映出央行对于中长期资金明确的维稳意图。

受央行就两个月期逆回购询量消息的提振,国债期货午后扭转跌势,小幅收涨。10年期债主力T1712涨0.13%,5年期债主力TF1712涨0.05%。银行间现券同步走强,收益率转为下行,10年国开活跃券170215收益率下行0.75个基点,报4.3625%,盘中最高报4.4%;10年国债活跃券170018收益率上行0.25个基点,报3.7775%,盘中成交最高触及3.81%。

分析师表示,启动2个月逆回购不完全是意外的事件,央行此前已有暗示。比如,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操作将以7天期为主,当出现临时性、季节性因素扰动时也会择机开展其它期限品种的逆回购操作”;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又提到:“为避免某一阶段资金面持续收紧或宽松引发市场对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取向的误读,公开市场操作将增强主动投放和回笼的灵活性,研究丰富逆回购期限品种,提高资金面稳定性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中性适度”。

目前央行逆回购余额已经滚动到1万亿,处于历史高位。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这些逆回购如果频繁在每周通过7天和14天来滚动,容易导致较大的滚动压力和资金面的不稳定性。

“因为一旦滚动和对冲不是很精准,就容易引发资金面的波动。因此,延长逆回购期限,将一部分7天和14天逆回购用2个月品种来替代,可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频率,银行也不用担心每周有大量逆回购到期而不敢使用资金,有助于稳定资金面,平抑资金波动。”他们表示。

另外,从季节性来看,每年12月是财政支出集中投放的月份,但10月和11月的财政存款还会因为缴税等因素阶段性上升,加上近期还在集中发行地方债,也会锁定一部分财政存款。因此,2个月逆回购资金的投放可以缓冲年内这些财政存款阶段性上升带来的影响,等待12月份财政存款集中投放后,超储率的回升也会更为明显。

分析师还表示,目前启动2个月逆回购的目的,与去年重启14天和28天逆回购的锁短放长去杠杆目标有所不同,不是在于提高回购成本,而是在于稳定资金面。

邓海清说,当时的市场资金成本即为央行投放的短期资金成本,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更多是体现在“价”上,因此拉长投放期限直接抬升资金成本。但目前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两个月逆回购资金价格必将远低于目前市场的资金成本,即使资金投放期限的拉长使得公开市场投放成本提高,但对于市场资金利率并不会造成影响,反而是中长期资金在“量”上的增加,会稳定市场中长期的资金预期。

中金公司也认为,央行推出2个月逆回购的目的不是在于提高回购成本,而是在于稳定资金面。目前来看,二级市场2个月的回购融资成本大约在4.2%附近,相对较高,而2个月逆回购的发行利率预计将介于28天逆回购(2.75%)和1年期MLF(3.2%)之间,明显低于二级市场的回购利率,有助于引导二级市场回购利率回落。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