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 专家:加强栖息地的连接性很重要

王海滨同时也指出,大熊猫国家公园要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划定了国家公园,同时还保留原来的保护区,就是出现叠床架屋的现象,浪费保护资源,两者保留其一即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工作组在成都都江堰市进行勘界落图试点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勘界工作组与都江堰市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各部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边界范围及功能区划范围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勘界工作组前往龙池镇、玉堂镇、青城山镇和大观镇进行实地调查大熊猫国家公园边界相关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和村民代表进行了意见交流。

实地调查后,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组总结了都江堰市勘界落图试点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如与原有各级各种规划如何衔接、与纳入国家公园原有保护地如何衔接等,同时完善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技术规程。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前共有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神农架等10个试点运行。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在四川省中部、北部和甘肃、陕西南部的部分山区。从北往南跨越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因人类活动加剧、特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其种群已退缩至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同时,野生大熊猫也被分割在33个局域总群,其中22个种群个体数量低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特别是18个种群个体量低于10只的,具有高度灭绝风险。

201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合计80多个保护地有机整合划入国家公园,总面积达27134平方公里,这一面积相当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3倍之大。其中,四川境内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量的七成以上。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郝耀华此前表示,被划为国家公园的区域,一般都具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或是重要的水源产流地、珍稀物种的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和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先区域。

陆桥生态中心专家王海滨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大熊猫属于大型动物,需要的领域比较大,要维持有活力的最小种群,种群数量要比较大,所以需要的连续性栖息地面积也比较大。过去的大熊猫保护区面积比较小,而且相互之间有隔离,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国家公园面积比较大,如果能采取措施,加强栖息地的连接性,对保护大熊猫这种大型兽类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国家公园对大熊猫的最大贡献。

“按照我对目前国家公园的理解,是以保护为主,同时允许少量的人为活动,这相当于降低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级别’,属于IUCN体系里面的国家公园或管理地区,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王海滨认为,大熊猫的保护并不需要完全禁止人为活动,在不影响大熊猫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采蘑菇、挖药、林下种植等经济活动是有益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他同时也指出,大熊猫国家公园要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划定了国家公园,同时还保留原来的保护区,就是出现叠床架屋的现象,浪费保护资源,两者保留其一即可。”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