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刘立宏和他镜头里的风物与城市

从黑白到彩色再到黑白,如今的刘立宏进入自己摄影的第三阶段:回归自然和本质。

刘立宏 吕萌 摄

今年58岁的摄影师刘立宏,出生在沈阳,这座城市也成了日后他创作的原点和羁绊颇深的地方。他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这里的岁月变迁。

成为摄影师,并非是一条自然而然的道路。儿时刘立宏喜欢画画,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萌生了考美术学院的想法。由于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他一连考了四年。“当时的想法就是只要能考上鲁美,什么专业都行,所以没敢报绘画这种招生人数少的专业。”1982年,刘立宏终于如愿以偿,进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成为了染织专业的一名学生,那一年他24岁。当时对于高考有年龄规定,考到25岁就不能再参加考试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像是“搭上了最后一班始发的列车,紧赶慢赶地算是上去了。”

刘立宏 吕萌 摄

本科四年,刘立宏虽然也在接触摄影,但都是生活里的自己摸索,比如帮同学拍纪念照、比如翻拍平时的作业。他还记得在大学寝室里拉着窗帘用洗脸盆洗照片的场景。1986年本科毕业,刘立宏留在工艺系当老师。在恢复高考将近十年之后,中国的艺术教育有所拓宽,刘立宏说当时已经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专业等全新的门类和专业。到了1987年,鲁迅美术学院也成立了摄影系,这是当时国内艺术院校中起步较早,同时也是第一个开设摄影四年制本科教学的学校。1988年,他被调到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摄影系任教。

由于是第一次开设这样的专业,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个时期的教材主要以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为范本,结合美术院校的环境和特点,强调视觉,强调创作的风格、语言等。在摄影系内部的分类中,有偏重设计的广告摄影,讲授设计的基础,比如构成,比如美术字。一开始,从染织专业毕业的刘立宏在摄影系担任一些和设计相关的教学工作,后来慢慢地转向摄影教学。

一晃便是三十年。期间,刘立宏对于摄影的看法随着教学生涯不断变化。

在摄影系草创初期,经费成为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当时所有和摄影相关的教育设备都十分昂贵。但刘立宏逐渐认识到,摄影不仅仅是教技术,还需要其他学科——比如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支撑。

伴随着课程设置调整的,是刘立宏自己对于摄影的看法。最早是强调视觉因素,强调摄影中的审美,比如形式感、影调、光线、构图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摄影史画册的阅读,刘立宏渐渐从审美转向了对摄影本体,摄影纪实性的关注。有一段时间,刘立宏特别注意主观的纪实摄影,诸如美国的戴安·阿卜丝(Diane Arbus)和日本的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和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的作品,强调事件和个人情感碰撞所带来的那种独特视觉体验。

而如今,用刘立宏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拍摄进入了第三阶段,“人老了,不喜欢那么主观的或者是那么社会的作品,更喜欢本质一点的,自然一点的。这可能又回到开始的时候照纪念照的状态了,就是单纯的拍照。”于是有了此次在希帕画廊的展览《风物一城》。《风物一城》的核心是沈阳,是东北,这其实是刘立宏所有作品的主题。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沈阳“土著”,他多年来一直透过取景器,记录和观察沈阳以及东北的种种景观、变化和情感。

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选取了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为大家展示。

《冬至》

《冬至》之一
《冬至》之二
《冬至》之三
《冬至》之四

“早期用闪光灯就是拍摄技术上的需要,比如需要一个补光。我早期拍照片的时候量比较大,我的创作习惯是拍的时候不多想,到了整理打包归类的时期再思考如何形成一个系统和语境。在整理的时候我发现,可能是平时看自然光看多了,反而是看有闪光灯的照片觉得很有现场感,很真实。几乎在同一时期我看到一些画册,看到一些国外的摄影师用闪光灯,比如说马丁帕尔。这和自己的趣味特别吻合。后来我想拍北方的冬天,因为北方的冬天白天的时间短,特别是冬至以后,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用闪光灯来拍。这样一来,它既有北方寒冷的情绪,也有人的一个状态。黑夜里,或者是傍晚,闪光灯能带来现场感,很神秘。后来我特意买了一个大指数的闪光灯,把闪光灯变成控制画面,控制颜色的一种手段了。”

《工业城市花园》

《工业城市花园》之一
《工业城市花园》之二

在全国范围内,沈阳是个非常有特殊性的城市。首先是北方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带来的氛围。其次是历史,我个人觉得沈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几个节点上都有事件,包括满洲国,包括九一八,包括建国之后的工业城市,共和国的长子,中国的重工业基地。

由于我是这个城市出生和长大的,所以我更想在我生活和熟悉的环境里找到摄影能做的事情。最初就是记录,记录消失的、变化的人和物,到后来就根据自己对这个城市的理解,更突出了一些主题和线索,比如土地,比如工业城市花园。这是我个人带有主观感受的一个考虑。像《工业城市花园》,当时我的初衷是工业城市比较粗糙,花园都很怪,经常能看到那种匪夷所思的景儿。”

《消失的土地》

《消失的土地》之一
《消失的土地之二》
《消失的土地》之三

“《消失的土地》也是和地域有关。我愿意拍沈阳、不愿意离开沈阳的原因之一是它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全有。所以土地那组作品,最开始的初衷实际就是拍北方秋天里的那种宽广,蓝天白云,土地里面的庄稼都是金黄色的,一开始打动我的是这些东西。后来我在想拍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即将消失,即将变为城市的地方,这些地方本来是很田园的,很美的。因此我这个项目一开始叫《土地》,后来改叫《消失的土地》。现在我拍过的那些土地已经没有了,那个地方变成了沈阳的新城。”

《溪山图》

《溪山图》之一
《溪山图》之二
《溪山图》之三

“我最新的作品是《溪山图》,其实就是和朋友一起去玩儿,看到北方冬天的雪山。当时没有想着拍这些照片,但是到那里之后,看到北方白雪下的山,它们有层次,有骨干,人在那种环境里,会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力,会感觉人的渺小。所以说面对大自然,我没有什么可调动的、可控制的手段,只要真实地记录下来,拍摄下来,当然也有主观的,比如说尺寸,但这种主观可能更本质了,更自然了。在大自然面前,其他任何手段都苍白,都会增加负数。”

《松》

《松》之一
《松》之二

“还有一个主题是松树,由于沈阳有这种古树,所以想拍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传统。在历代的文人画里面,很多人都会将松树作为一个题材,这是一种文人画的传统。这方面和年龄有关。小时候学过画画,喜欢看这些书画,包括练毛笔字,现在年纪大了,又回到了文人山水那个空间里,回到了散点、水墨这些元素里。”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2月21日,展览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院A2的希帕画廊。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