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收益率还不如货币基金 这些私募FOF发生了什么?

不少FOF产品走势类似于货币基金,保住了防守性,也失去了进攻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过数年发展,私募FOF产品规模已超千亿,产品质量则是参差不齐。其中不少FOF产品虽然回撤很小,但净值表现却是不容乐观。

众所周知,FOF模式的一大优势在于分散风险,事实上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私募FOF在2015年6月之后迎来“大爆发”,有人据此将2015视为“FOF井喷元年”。

资料显示,当时大盘在触顶之后转而迎来千点大调整,很多私募产品净值随之出现大幅回撤,损失惨重。痛定思痛,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以多元化投资为特色的FOF模式上,在需求的刺激下,不少私募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FOF产品,并不断发展壮大,而回撤低也成为FOF模式的一大标签。

界面新闻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统计发现,一些私募FOF产品在控制回撤方面倒是表现得无懈可击,只不过付出的“代价”似乎有点惨重,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不足10%,年化收益率比肩甚至是还不如货币基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纳入统计范围的500只产品中,这类产品竟达到了58只,占比11.6%。其中典型的如中子星优财旗下的“星海月月存1号”。

“星海月月存1号”成立于2016年4月,截至10月27日,累计收益率为5.89%,年化收益3.89%,与多数货币基金表现不相上下。该产品的净值走势图接近于一条直线,年化波动仅为0.58%,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也仅为0.27%。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中子星优财共发行过17只产品,FOF策略占据半壁江山。目前正在运行的5只FOF产品中最早成立的两只年化表现最好分别为4.44%和6.45%,同时2只产品的回撤也是最大,分别为27.83%和18.82%。而包括“星海月月存1号”在内的较晚发行的2只产品成立以来最大回撤均在5%以内,但年化收益方面则是略逊一筹。

情况较为相似的还有名禹资产,目前公司旗下共有20只产品处于开放运行状态,其中4只采用FOF策略,占比20%。表现最好的FOF产品“名禹五期B”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13.31%,同时最大回撤仅为2.09%。不过,公司旗下的其他3只FOF产品的表现就没这么乐观了。

“名禹FOF1期A”和“名禹FOF1期”分别成立于2016年12月21日和29日,累计收益率为2.1%和2.2%。不仅收益率相差无几,相应时段净值走势上,两产品也基本保持一致,净值波动极小,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0.79%。今年一月份成立的“名禹FOF1期B”累计收益率则仅为1%。

宏信证券FOF负责人林绍丰指出,上述两家公司的共同之处在于其FOF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时也担任公司其他策略产品的管理,也就是说公司并没有专门的FOF基金经理,这与FOF产品要求的“专业性”似乎有点背道而驰了,也可能是造成公司旗下产品收益表现一般的一大原因。基于此,界面新闻进一步统计发现,不少以组合策略产品为核心的私募公司旗下的FOF产品的收益表现也很一般,典型的如矩阵资本。

钜阵资本旗下共有4只私募产品正在运行,3只采用FOF模式,另外1只采用MOM策略。若单纯以回撤幅度而论,这些产品的确表现不俗,成立以来最大的回撤不过3.59%。不过公司旗下表现最好的“同人共赢2号”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不过4.1%;最差的“钜阵海量5号”则亏损了2.94%。

“钜阵海量5号”成立于2016年12月末,净值走势上看,该产品在成立最初的20天里净值几无表现,此后却长期保持负收益状态,特别是今年4月末以来,净值波动极小。截至10月27日,“钜阵海量5号”的净值为0.9706,累计亏损2.94%,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却是一路波动上扬,区间涨幅达20.57%。

大唐财富分析师郭现孟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好的FOF产品实际上要跟发行方的绩效要求和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目标做一个匹配。不少FOF产品走势类似于货币基金,保住了防守型,也失去了进攻性。这其实还是要看背后的资金诉求,如果它背后的资金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那么这种产品的业绩走势自然是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资金随时会走。”

此外,双重收费一直以来也是FOF产品的一大痛点。一般而言,购买私募产品,投资者需要支付1%-2%的管理费+20%的业绩提成以及一定的申赎费用。私募FOF产品还有可能面临双重收费的问题,加之认购起点也不低,流通性也会有一定限制,或者收益率与货币基金相当的话,显然投资者还不如去选择货币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

对于FOF的双重收费的问题,郭现孟认为,作为FOF管理人,向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的服务,理应收费。不过一些规模比较大的FOF通常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其子基金很多都是单独设立的专项基金,费用很低。如果去二级市场买ETF、LOF等做组合,费用会更低。归根到底还是产品业绩,只要有满足资金需求的净值曲线,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兴盾资产基金经理石凯鹏则表示,双重收费确实是个坎,但货币基金一般管理规模都比较大,这样的话相应的管理费、业绩提成之类的可以设置地更低一点,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目前市场上经营FOF产品的公司主要还是以小公司居多,纳入私募排排网统计范围内的500只FOF产品由不少于185家私募公司管理运行,其中150家公司的FOF产品数量不超过3只,占比超八成。就此而言,能够通过规模效益大幅解决双重收费问题的私募公司可能占比也较为有限。

对此,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FOF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私募FOF产品在收益上没有优势,确实还不如买货币基金,FOF发行机构需要提高研发能力,为客户创造更高的收益。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