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跟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聊了一下午,聊什么呢?她的创业项目。
说实话,这已经是这两个月来,第三个找我出谋划策的女性创业者了。
每每听完她们对自己企业未来的缜密的规划和非一般的套路,我真的忍不住想给她们打call。
其实,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女性创业并不比男性差。
我记得,在7月份的第二届“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有人就问了马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下辈子想做男人还是女人”?
马云是这样回答的:我下辈子想当女人,生两个孩子,然后做两个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因为男人会把企业做大,而女人会把企业做好。
▲全球女性创业大会|马云:男人会把企业做大,而女人会把企业做好
2
估计很多人听了都云里雾里,究竟女人会如何把企业做好呢?
美国就有一家开了挂的美发店,从2010年成立至2016年,已经迅速开出75家分店,2016年营业额更是达到1亿美元。
而且每个店净利润在15%到35%之间,要知道一般美发店收益也不过在11%左右,而每个月更有超过10万人去光顾这家店,其中30%的顾客一周会去至少2次。
这还不止,很多好莱坞明星,比如杰西卡·阿巴拉就是这里的常客,新店开张,还引来维密超模捧场。时尚大咖们也赞不绝口,纷纷上门体验。
听上去很牛吧,这家店叫Drybar,是一家不剪发、不烫染,也不做面部护理服务的店,总之,一般美发店赚钱的项目它都不做,那做什么呢?只吹头发。
▲图来源网络|Drybar:不剪发、不烫染、只吹发的美发店
3
想这么一出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韦布,她也是Drybar的创始人。
韦布之所以决定打造一家只提供吹头服务的门店,是来源于她从女性角度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分析。
第一,对于女性来说,剪发并不是高频消费,两三个月才需要一次,而烫发和染发间隔的时间就更久了。
但是吹头发就不一样了,出门吃饭、购物逛街都需要通过吹头发来打造一个完美形象;
第二,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加上女性生活社交的丰富,只专注于吹头发的快餐式消费无疑正中女性心怀;
第三,韦布像所有女人一样爱美丽,从小就热衷吹头发,因此也练就了一手好手艺。
考虑完这些,揣着全部的家底30万美元,当即开干!
4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电子邮件营销,直击痛点,对女性顾客广而告之,Drybar跟一般美发店不一样——我们专门吹头发,不剪发,不烫染,关键是看不到满地落发,也闻不到刺鼻的化学染发剂味道。
很快,Drybar就收到1000位客人的预订,表示愿意尝试这种吹头服务。
第二件事更有意思,她把Drybar打造成了一个社交中心,而不是传统的美发店。
我们知道,一般去美发店,等待的时间又长又无聊,顾客实际上并不享受这一过程,所以Drybar从装修到服务都做了颠覆。
比如,为了看上去更明亮干净,Drybar把每个店面装修都以纯白和黄色色调为主,比如白色的吧台、座椅和吊灯,黄色的吹风机、梳子和围裙等等。
▲图来源网络|把Drybar打造成社交中心
此外,在等吹头发的间隙,你可以在吧台上喝着Drybar为顾客免费提供咖啡、鸡尾酒等各种饮品和小点心。当然,在做头发时,也可以边品尝香槟,边看浪漫爱情电影。
总之,Drybar就是想尽办法让顾客置身一个氛围轻松的社交场所。
5
但韦布的野心可不止于此,她更想顾客对Drybar流连忘返,所以做的第三件事就是,用45美元的服务,出售女人的自信和宠爱。
把店内所有的吹风机进行降噪改装,让顾客们能像电影主角一样在享受吹头发的同时,也能陶醉在音乐里;
用熟知的鸡尾酒名给每一款发型命名,比如,把时髦而柔顺的发型叫曼哈顿,把松散的波浪发型叫宇宙。这样一叫就有趣了,更重要的是,一下突显了Drybar的特色;
另外一个别出心裁的地方是“反过来”的镜子,也就是不让顾客坐在镜子前造型的,直到发型师把头发吹干定型后,才把顾客的座椅往后旋转面向镜子,让顾客感受造型前后的“惊喜大变化”;
在下雨时,Drybar还会贴心地给每一位客户准备的“Rain Blow”的品牌雨伞。
6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很想去感受一番,正如Drybar的一位忠实顾客所说:“我们在吹头过程中获得了放松和宠爱,沉浸在爱情电影或是名流杂志那种带有负罪感的快乐里。”
试问,如果你的企业能做到这样,还愁没客源?回过头,我们要思考的是,Drybar的套路虽然“奇葩”,但却有一套值得一学的生意经。
企业家应该重视来自女性角度更为细心的精准洞察力;
在细分领域中,要把最大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确立核心竞争力;
坚持极“减”主义,别的企业在想尽办法推销产品,Drybar则是做“减法”,减去顾客不喜欢的推销、办卡,减去繁琐的烫、染等环节,只留下最简洁的服务。
提供超越消费者心里的期望值,不断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单仁行(shanrenzixun),文/许茹冰,转载清注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