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姻缘、求生子 中秋节也是半个妇女节?

中秋节民俗中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说法。

“中秋节不仅与自古以来的月崇拜有关”“而且也是半个妇女节”在日前举行的文明对话论坛2017年度盛典暨中秋节日嘉年华上,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宋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邢莉如此阐述了中秋节的内涵。

“文明对话论坛”现场。左一宋颖、左二邢莉

女性与家庭的节日

邢莉称,在民间信仰中,不论是《山海经》中的常羲还是后人崇拜的嫦娥,月神都是女性,属阴,具有主婚嫁的神性。故而在中秋节民俗中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说法。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谈到京城中秋的习俗,称“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女子,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俗传齐国无盐女,天下之至丑,因幼年拜月,后以德选入宫,帝未宠幸。上因赏月见之,姿色异常,帝爱幸之,因立为后。乃知拜月有自来矣。”这时候,赏月、拜月与求貌美、求姻缘已经联系在了一起。

汉代 河南南阳西关嫦娥奔月画像石

月亮本身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吞月而孕、梦月而孕的传说一度非常流行,蟾蜍、玉兔等动物作为中秋节的象征符号,也隐含着生殖意象。蟾蜍的肚腹与孕妇肚腹形状类似,而且繁殖能力很强,它作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曾经深受远古人类的膜拜。根据闻一多的解释,蟾蜍起初叫做顾菟,“菟”与“兔”同音,谐音再加上审美意识的推动,丑陋的蟾蜍逐渐被形象美好的白兔替代。玉兔象征着多子,而晋代张华著《博物志》中说,“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就把兔子、月亮、繁衍联系在了一起。

民间有中秋祈子的习俗,它是以“照月得子”的旧俗为原型的。“照月得子”的内容是,八月十五日,久婚不孕之妇女,为求早日得子,可于月行中天之际,独坐在庭院当中,静沐月光,不久定能得孕。这种旧俗逐渐演变成女性在中秋之夜祈祷婚姻美满和早生贵子,江南的一首“八月十五游宝塔”的民间歌谣里就这样唱道:“堂客们生个胖娃娃,满妹子对个好人家”。

中秋赏月

尽管赏月和求子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大为人所知,中秋的另一个家庭习俗月下团圆却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种说法是,中秋团圆的习俗始于安史之乱以后。在“国破山河在”的衰败景象当中,经历过歌舞升平的盛世的唐人面临着生离死别的乱世,团圆从生活的常态成为了一种奢侈,也成为了人们的期望。因而相较于盛唐诗人,中唐诗文中更多地出现中秋明月。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杜甫《月夜》诗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到了五代十国,家庭团圆更加成为中秋节人们的一大渴求,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云:“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在中秋节,人们将天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结合起来,形成了圆月崇拜。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秋节俗,都具有浓烈的团圆意识。邢莉说,“节日仪式是神圣的家庭生活”,在中秋节,人们吃月饼(团圆饼)、赏圆月、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以月圆寓人圆,要求阖家欢聚团圆。而其中,吃月饼最具代表性。《张北县志》记载:“是日,各家定购特号月饼一个,供毕,依人平均分食,谓之团圆饼,取合家团圆之意。”而连瓜果的摆放也取意家庭团圆,《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

酬谢月神与祈求长生

宋颖认为,中秋节把月崇拜和民间春祈秋报的习俗结合在一起。春天,祈求丰收、进行播种的仪式基本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完成,而收获则是在秋天。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割穗尝新、庆祝丰收、酬谢神灵,人们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农历正是按照月亮的运行规律来制定的历法),丰收是不可能的,而祭月正是对月神的酬谢。

民间祭月

祭月不仅因为月神能够赐予丰收,还因为人们向往月亮无限的生命。屈原在《天问》中就提出:“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追问月亮为何能够消亡又重新生长。人类的生命如同白驹过隙,而月亮却在亏盈之间永恒交替,在生死两端无限轮回。于是人们在月亮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八月十五对月亮进行祭祀,祈求长生不死。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秋圆月也与道教的长生观念密切相关。在道教中,月宫是仙界的象征。嫦娥能奔向月亮,成为月神,是因为她服下了西王母掌管的不死之药。玉兔也是长寿之物。晋葛洪《抱朴子》中称:“虎及兔鹿,能寿千岁。寿满五百者,其毛色白。能寿五百岁者,则能变化。”汉代《乐府诗集》中有“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这样的句子,说明同居月宫的蟾蜍与玉兔均与制作仙药有关。月中的桂树,古称娑罗,也被唐人认为是吉祥神物。这些角色与不死神话紧密结合,而由此发展而来的月神崇拜,也以不死信仰为重要内涵。

汉代 月、蟾蜍、玉兔捣药画像石

在原始时代,人们对月亮直接跪拜礼敬,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月崇拜的方式逐渐演变为有固定时间、地点和程序的制度化祭祀。到周朝时,天子在秋天的夜晚祭祀月亮。《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祭月作为季节祭祀仪式为皇家垄断。宋颖称,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找到皇家祭月的痕迹。“月坛位于北京西城区,其所处方位代表着秋天,这里也正是明清两代帝王祭拜月亮的地方。”

随着人们获得对天体较为理性的认知,月亮的神秘色彩消退,皇家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唐代,民间把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让节日充满了浪漫色彩。赏月也成为了文人中的时尚,杜甫、韩愈、刘禹锡等都曾为中秋之月写作诗歌。到了北宋,中秋节更是成为了官方节日,还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日食品。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道,“陋巷贫窭之人,解衣饮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这说明,当时不光是王孙公子、铺席之家,即使是穷人也要过中秋,可见中秋节地位之重要。

明清时期,民间祭月风气盛行,仪式颇具规模。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如是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中秋节的活动也内容更加丰富了,“走月亮”、“放天灯”、“点塔灯”、“舞火龙”、“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在民间流传;其中的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更是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正是在明清时期,中秋逐渐与元旦(现称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主要节日之一。

到了今天,中秋祭月和拜月的习俗虽然有残留,但也从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玩月、赏月等习俗。随着迷信和神秘的色彩不断淡化,中秋节成为了有多重庆祝方式的节日,它不仅传承了月崇拜信仰,也丰富了月崇拜信仰文化。尤为重要的是,月光下的中秋成为了中华民族生活中的一种特定认同,如今的游子,即使与亲朋好友远隔天涯海角,也能在同一轮圆月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情谊。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北京市妇女联合会主办。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