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7超级IP生态大会暨莱萌奖(Lemon Awards)在上海落下帷幕,大会聚焦文学、影视、动漫、体育、生活五大领域,共话IP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同时备受瞩目的莱萌奖也逐一揭晓。
而之所以现在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希望在繁华和赞誉过后,我们能够冷静的观察这些IP行业领跑者所做的事情,究竟会对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
这次评选有两个奖项很有意思,“IP产业旗帜人物”和“IP产业领军人物”。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扛大旗”的往往是承担重大责任的领袖,引领者。但这次偏偏“旗帜人物”和“领军人物”是两个人,这就值得思考了。
对比一下两位获奖者,“IP产业旗帜人物”张昭——光线传媒创始人,现乐视影业董事长兼CEO/新乐视上市体系CCO。“IP产业领军人物”曾龙文——快乐工场创始人兼CEO。
名气上,二者显然不在一个量级。成绩上,张昭在光线时期就出品了20余部商业电影。而曾龙文,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是明年4月份在腾讯视频上线的动画片《白夜玲珑》。
就是这样一个连作品都还未上线的人,为什么能剥离“旗帜”的引领作用,成为IP产业的领军人物呢?不妨仔细看一看他做的事情。
1、2016年以前,中国没有IP运营的概念
在源头IP不断爆出惊人版权费的今天,曾龙文和他的快乐工场拥有着100余部IP的版权,其中不乏猫腻的《朱雀记》,漫画家HEHE的《白夜玲珑》和《浪漫传说》等头部IP。
如果这样的数量和质量让你惊叹,那我告诉你,他拿到这些IP并没有花费想象中的天价,甚至是免费拿到的时候,你会不会怀疑,这还是我们所认识的IP吗?
没错,在曾龙文看来,下个阶段的IP行业,还真不是我们之前所认识的那样。
曾龙文有个观点,如果说2015是中国IP产业的元年,那么2016年则是IP运营的元年。在2016年之前,中国是没有IP运营概念的,有的只是贸易。那个时期,作者还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平台还在为最后的流量红利不断厮杀,市场上也没有好的案例出来。因此在野蛮生长的大环境下,IP的版权被大量售卖,却没有人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IP剧迅速升温,但口碑却一路下滑。
到了2016年,头部作者们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的作品不能因为被改编而被伤害,更不能火不到2年就销声匿迹了。”但无论是内容制作方还是平台,其商业基因和业务模式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诞生了行业里面的第三类公司——IP运营公司,也就是曾龙文去年开始在做的事情。
2、头部IP及作者需要的不是经纪人,是操盘手
曾龙文会告诉头部作者,你现在已经有了几千万甚至一个亿,但如果还只是卖版权,你挣不到第二个亿第三个亿,甚至当你的作品被透支被伤害后,后面可能都赚不到钱。你需要让作品成为品牌,能够在未来5到10年,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所以你需要的不是经纪人,是操盘手。
而这样的服务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提供的,需要两大核心能力。
首先是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小说、漫画、动画、影视、游戏、衍生品,每一个都是非常垂直的板块,如果想要将他们综合运营打造成为一个品牌的话,运营者必须对于没有行业都要有所了解,要有能力评估每个细分行业的头部供应商是否有能力开发一个IP,它所能提供的团队是不是最优的团队,这些都是一个操盘手需要做的工作。
“你不能只是把它简单地卖出去,这样你是没有办法运营的,比如动画本身是不赚钱的,但是动画的流量是游戏厂商所需要的。你要如何联动、如何用动画帮助游戏导量,这些都是操盘手要考虑的问题。”曾龙文说。
而在资源整合之外,操盘手要具备的第二个能力是资本整合能力。文化产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重资本。但文化产业和传统金融行业之间是存在断层的,大部分金融行业的人不懂文化行业,而文化产业从业者也不会将文化产品转化成资本语言。这种断层阻隔了大量本可以进入的资金,让很多创作者只能通过股权稀释的方法获取IP开发资金。
如果作者和运营方想要在保证足够的话语权的情况下获取资金,操盘手就必须有能力提供多元化的金融配给方案。在他看来,很多文化创作者并没有掌握与资本市场对话的正确方式。
“金融行业是看模型的,你的数字模型、财务模型、金融模型是什么样的,你需要把你的内容产品转化成资本化的语言去和他们对话。”曾龙文说,这正是大部分文化行业从业者所不具备的。
曾龙文有意识地为自己手中的产品建立着这样的模型,在项目开发的早期,就开始了金融模型的建立,以保证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可以迅速用这样的模型从金融市场获得更多资本支持。
在这两项能力的支持下,曾龙文为作者保留了足够的股权和话语权,“我们要让一部作品有着10年以上的商业价值,自然也要让作者能够连续赚到10年的钱,而且会让作者感受到,这部作品永远都是他的,没有人能对作品造成伤害”。而这也是众多头部IP选择与他们签约的原因。
3、与其说是领军人,不如说是攻略组里的偶像玩家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看一看这次评选的“旗帜人物”和“领军人物”有什么不同含义。其实在IP产业整体发展上,两位获奖者是有着共识的。张昭在大会演讲时明确表示:“IP产业所处的现状已经遇到了IP过度消费和用户信任透支的情况”。这也是曾龙文所说的头部作者的困惑。所以双方是要解决共同的问题,只不过基于不同的商业基因,大家在道路上会有细分的差异。
像乐视这种巨头型的平台或制作公司,现在也开始涉足头部IP的运营。但“旗帜”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基因所决定的辨识度,他们有着操作最熟练的变现产品和配套打法。巨头所衍生出来的运营团队,一定会基于巨头本身所擅长的领域去做事情。
就如张昭所提出的:我们进入到一个“屏读时代”,大文化、大娱乐行业的消费升级本质从“人口红利”转移到“人心红利”,学习迪士尼的IP垂直生态衍生模式,让IP连接内容产业和文旅产业。可以看出,他的运营策略是以大IP为核心,打造一个新的流量平台,只不过流量的源头从线上向线下转移。但IP作品的特点是多元化,模板式的运营策略未必适合所有的头部作品。
而曾龙文的快乐工场则是完全独立的运营公司,通过对产业链和资本的整合,为作品定制出最适合的运营方案。
“作者可以去选,如果某部作品适合平台的运营策略,那在平台一定可以发展的更好。可如果不适合的话,与其谈一场假装快乐的恋爱,不如找一个更对的人。中国的市场存量足够大,好的内容足够多,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一定是CP公司、平台公司、运营公司并存的情况,不存在谁能垄断所有的头部作品”。曾龙文这样表示。“更何况,文化产品不是聊天、打车这种功能属性的东西,我用了这个就不用别的了。用户不会说我只看好莱坞大片,国产片不看。我只喜欢漫威的钢铁侠,DC的超人我不看。不存在的,这个市场有足够的空间让大家共同发展”。
这让我们想起了《刀剑神域》里的攻略组——冲锋陷阵,以攻略最顶层为目标的一批最强玩家,上万名玩家中不过寥寥百人,等级和装备都不是一般玩家比得上的,堪称偶像般的存在。但在攻略组中,同样包括两类人。一部分是来自大公会的成员,一部分是个人战斗力爆表的独行玩家。大公会成员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会爆发难以想象的能量,但在更复杂多变的综合环境里,灵活的独行玩家反而有着更强的生存攻略能力。
“旗帜人物”张昭无疑就是攻略组的公会成员,要时刻秉承“集体的意志”,因为这面大旗代表的毕竟不仅仅是一个人。而“领军人物”曾龙文则是攻略组里的偶像独行玩家,在诡谲多变的环境下游刃有余,探索更多的可能。
如果把IP作品和IP品牌资产比作隔海相望的两地,张昭就是一艘悬挂着旗帜的轮船,自然可以把你带到远方。但如果你晕船呢?曾龙文会告诉你,那边有跨海大桥,火车和开车都行,要是嫌慢的话,租个直升飞机飞过去最快,总之咱们怎么舒服怎么来。
最后总结一下,正如曾龙文所说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足够大,不存在谁能垄断的问题,更不存在谁的模式更好的问题。CP公司、平台公司、运营公司,产业里的三种公司一定会长期共存且存在业务的交集。就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与特种部队的斩首行动一定是并存的,谁都无法取代谁,谁都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