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浮生》导演会玩,让奥斯卡影帝只露脸五分钟

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萌最不恐怖最无能的鬼了吧。

说出来我都想骂人。

小黑早晨一脸兴奋的要给我推荐一部高分鬼片。

阿布听完赶紧裹上小床单,摆好小尿壶,按下了播放键。

结果,90分钟之后······麻卖批,这特么是鬼片?

就因为片名中带了个“鬼”字就是鬼片?

《鬼魅浮生》

A Ghost Story

如果按鬼片把它归类的话。

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萌最不恐怖最无能的鬼了吧。

圆圆的头和眼睛,生气时只会用意念让灯闪几下,一点攻击力都没有。

更何况,这部《鬼魅浮生》根本就不是一部鬼片。它是通过一个人死后的鬼魂视角讲述了死者、生者在两个世界对于爱情从痛苦不舍到释然放手的过程。然后把导演大卫·洛维的虚无主义思想充斥在其中。

《鬼魅浮生》的影片类型中也没有恐怖、惊悚的标签。

(可恶的小黑!)

实际上,《鬼魅浮生》是一部很闷的爱情文艺片。

片中出现了大量的无配乐长镜头,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简直是煎熬。

尤其是那段褒贬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的“吃戏”。

C死后,M无法摆脱伤痛,这段吃戏完美的表达了她此时内心的痛苦。

鲁妮·玛拉这段诠释的特别棒。

其实导演就是想通过这段戏表达生者M对于爱情消失的伤痛。

喜欢的人能够看出其中深藏的味道,不喜欢的人则对这段长达五分钟的吃戏并不感冒。

这部影片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有些闷。

但是,你们在看到《鬼魅浮生》的编导人员是大卫·洛维之后就应该有所准备,因为他是个十足的虚无主义者。

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没有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

也许这就是本片要以一个鬼魂作为第一视角的原因。

《鬼魅浮生》中的主角连名字都没有。

两个主角分别为:鬼魂C(卡西·阿弗莱克饰)和女友M(鲁妮·玛拉饰)。

卡西·阿弗莱克应该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拿了奥斯卡影帝之后没多久会接了这样一个全片被蒙着床单的主角。

真可惜了这张俊俏的脸。

拿过戛纳影后的鲁妮·玛拉可能也没想到,自己饰演的女主角竟然出场时间连四分之一都没有。

甚至在这部电影中,出现台词的时间都超不过十分钟,全片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种无声环境中进行。

影片开始短短的五分钟用简单的台词交代了两人的关系,情侣

然后,一场车祸,男主C死了。

在医院里被盖上白床单,它变成了鬼魂。

变成了鬼魂之后,C仍然拥有自己生前的记忆。

于是他从天明走到黄昏,一直不停的走回家,静静的站在客厅里看着女友生活。

他能做的只有看着。

在这期间,他惊奇的发现了隔壁有个同类,一个披着花床单的鬼魂。

两个鬼魂竟然进行了友好的对话。

“嗨,你好,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个人。”

“等谁?”

“我不记得了。”

之后两人为了各自的目的继续在屋子里游荡。

日复一日,M渐渐的开始振作起来,重新生活。

她开始收拾屋子,开始打扮,开始早出晚归,开始交新的男朋友。

到最后,M离开了这座房子,只留下C一直呆在这里。

临走之际,M像影片开头所说的那样,在墙缝中放入写好字的纸条。

这张纸条,成为C的执念。

然后C一直呆在这里,目睹着这间房子不断地变换着主人,目睹着这间房子被夷为平地,目睹着这里盖起了高楼大厦。

看到这里的时候阿布才突然发现,这部《鬼魅浮生》从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的讲一个故事给观众。

大卫·洛维用一套意识流的东西想让我们去探究其中的虚无主义精神。

就像片头出现的那句话。

“无论你何时醒来,总有一扇门会关闭。”

这句话出自意识流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鬼屋》。

贯彻这部电影的,同样是意识。

支撑着每一个人,一个鬼魂生存下去的都是意识。

意识存在,肉体就存在。

就像C在家里看到的另一个披着花床单的鬼魂。

他一直靠着心中的牵挂在等待,等到自己都忘记了是在等谁。

当房子被推土机夷为平地的时候,他只能喃喃的说:“也许,我等的人不会回来了。”

说完“哗”的一下,肉体消失,只留下一张软趴趴的花床单。

当执念的意识消失了,他也就消失了。

同样的,C一直坚持到现在,靠的就是对女友的执念。

当最后他从墙缝中找到女友M留下的纸条并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执念消失,内心释然。

然后,肉体消失,留下一张白床单在曾经的家里。

最开始的时候,C的执念是女主M,到后来,就是那一张被留下的纸条。

那张纸条,就是C存留的唯一执念。

很多人都想知道纸条上写了什么,能让C一下子放下心中的执念。

但阿布觉得,那纸条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打开纸条的一瞬间,C已经释怀了,他得到了曾经的回忆与喜悦,他也找到了让自己离开的理由。

或许上面写的,像女主最初说的那样是一首诗,又或者是C的名字,还有可能会是C曾经写的歌。

但是,这还重要吗?意识消失,肉体消失,除了思想,其他的东西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

大卫·洛维想要表达的已经完成了。

如果说这些意识流的东西很多人不能理解,那来看大卫·洛维精心安排的这段台词吧。

一个虚无主义者,在一次聚会上谈论了近8分钟的科学观、世界观、生死观。

“你为之奋斗的一切。”“你和地球另一端。”“你和未来另一个星球的人共同享有的一切。”“那些让你感觉人类很伟大的一切。”“都会消失的。”

其实这段台词就是导演想说的话,大卫·洛维在这里很直白的表达了他的虚无主义观点。

就像C变成鬼魂之后所经历的。

他因为某个原因进入轮回世界,他见证了那块他居住过的土地从蛮荒时代到现代都市的发展和历史变迁。

他看到了蛮荒时代的一家人被杀,看到了死后第一个租这间房子的母子,看到了第二个大谈虚无主义的男人。

没有人能够看到他,但是他能看到所有人。

这种平行时空的人物共存,留下了一地空静延伸出无尽的发散空间。

那些房子、那些人、那些花草树木,它们都真实的存在过。

但是它们都会消失的。

C也是在死亡之后,在现实世界消失了以灵魂的形式目睹了现实世界的一切。

死亡赋予了C能够见证历史变化的能力,而《鬼魅浮生》则是借助鬼魂表现出了它作为一部电影的意义。

有的导演拍电影是为了给观众看,有的导演拍电影是为了给自己看。

大卫·洛维绝对是属于后者。

把虚无主义贯彻到了整部《鬼魅浮生》之中,让C作为体验者目睹着世界上的人、物从出现到消失。一切的存在都没有任何意义、价值。

这其实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