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是星素结合消不去的愁,聊聊这之外的《生活相对论》

普罗大众难以体会明星的奢华或神秘的生活,但打破二者隔阂拉近彼此心理距离或者说最大程度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就是让明星们走下神坛,成为观众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一员。

拥有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生活方式的明星与素人,在同一屋檐下过同一种生活,从陌生尴尬到互为朋友,这档节目更加真实地呈现了两人从矛盾到融合的状态。

“在你看不到的对面,都是千万种与它相对的可能,这是一场《生活相对论》试验。”

上周六,由阿里鱼、可以传媒联手推出的全新星素互动类真人秀《生活相对论》在北京卫视开播,该节目最大看点就是“星素”的深度融合,节目嘉宾入住素人家庭,进行48小时沉浸式体验,在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下,展现生活丰富性的同时挖掘其最本真的意义。

首期节目中,高冷范儿的摇滚唱将郑钧入住全职奶爸李华民的家庭,强反差人设的碰撞与如何融入萌娃格朗的生活成为最重要的两大看点。舞台上歇斯底里的郑钧,跑10公里时也会“累成狗”;在面对奶爸的育儿神招时,他又会反思自己与女儿相处的方式。

这场人生试验的本质是在丰富明星生活体验的同时,呈现他们在平凡生活下的状态以此来满足观众对明星们在聚光灯之外的好奇心,真正让他们走下神坛。

自从广电总局下达“限星令”后,打破了综艺节目“唯星是从”的玩法,优质素人的稀缺和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使得尬聊、尬笑、尬怼溢出屏幕。“尴尬”成了星素结合消不去的一抹愁,《生活相对论》也是如此。两个生活圈子、生活习性截然不同的人,要在一见面时就被注定以朋友的方式相处,聊些有的没的来刻意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场尬聊。

对比最初那段“尬聊”,节目末尾两人的对话明显有趣得多,至少双方有聊到彼此真心care的话题。特别是李华民对“格朗与郑钧亲近而略感吃醋”这个话题的回答,令人倍感真实,不同心态又体现两个父亲在情感感知上的差异性。

“超级奶爸”是一本生活教科书

首期嘉宾的选择非常有意义。李华民辞职成为“超级奶爸”的初衷让更多观众开始审视“中国式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缺席。

早前,李华民在发现格朗性格孤僻难以融入集体后,决定辞掉高薪工作,全心全意在家陪伴女儿成长。他花心思钻研厨艺,培养女儿的绘画、动手能力。如今,节目中那个生性活泼的格朗很难再与他口中那个孤僻内向的小孩联系到一起。

李华民的教育方式以及格朗性格的成功扭转,让郑钧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开始重新审视“父亲”这个角色在子女教育中的影响。从而通过这期节目,让更多人接受“超级奶爸”这一颠覆传统的存在。

李华民为“超级奶爸”们代言,他们辞职在家照顾孩子不是逃避责任更不是“吃软饭”,而是在一种权衡之下做出的恰当选择罢了。格朗对“陌生叔叔“最初的抗拒态度也起到了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

看过节目的观众,想必对李华民教育格朗的“再哭三声”教育法印象深刻。人都是契约动物,但这种契约对年幼的小孩似乎收效甚微,而李华民通过他的教育方式,让格朗欣然接受并有效遵守“三声条约”。

这似乎让那些拿熊孩子束手无策的年轻父母们学到了一招“治娃绝招”。此外李华民在其它生活方面的技能也是让观众们收获颇多,比如“五角星鸡蛋”、“手工玩具”等,忙碌生活中不失生活情趣,跑步、农作,把日子过成了诗。

试验类真人秀VS体验类真人秀

“《生活相对论》,它是平实的、安静的,但是也是直抵人心的,是对人生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辨和思考。我们想做一点有亮光的东西,以年轻人的活法,传递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给行业带来一些清新的气息。”节目导演廖珂曾说过。

拥有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生活方式的明星与素人,在同一屋檐下过同一种生活,从陌生尴尬到互为朋友,这档节目更加真实地呈现了两人从矛盾到融合的状态。脱离原有生活轨迹的郑钧,如同一个观察者,融入到新环境中,体验不同的生活。

与《生活相对论》玩法类似的,还有《向往的生活》与《中餐厅》两档“慢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记录了何炅、黄磊、刘宪华三人回归田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餐厅》记录了明星们在异国小岛经营一家中餐厅的生活。同为体验生活,但三档节目在众多方面仍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节目嘉宾组合不同。明星的综艺感往往强于普通人,在面对镜头时,《向往的生活》与《中餐厅》相比尴尬指数明显更低;再者《生活相对论》一星一素的搭配,让体验更有针对性,而每期素人嘉宾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度。

其次,体验方式不同,“做客”与“接客”。《生活相对论》是明星以客人的身份入住到素人家中,而《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厅》则是明星们以主人姿态迎接客人,前者生活体验更为丰富,空间不受限,48小时内完全融入到他人的家庭中,后者是在固定空间内接待不同的客人。

再者,侧重点不同。《生活相对论》更侧重于呈现千万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并记录明星们体验不同生活的感悟等,它更注重于呈现生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向往的生活》与《中餐厅》更像是明星扎堆过家家,体验一种悠闲自得的“慢生活”。

最后,《生活相对论》既枯燥又真实,摒弃了娱乐综艺的聒噪,遵守生活的线性特质,去真实记录48小时内发生的事情,捕捉这其中能够被赋予意义的故事节点,所以这档节目几乎没有太明显的节奏感;而在《向往的生活》与《中餐厅》中,从嘉宾的互动中还能看到一些娱乐综艺节目的影子,笑点与暖意齐飞,节奏把控比较到位。

“慢综艺”成为主战场

无论是《奔跑吧兄弟》引发的户外竞技真人秀热,还是《爸爸去哪儿》带动的亲子节目潮,都印证了综艺节目呈周期性的发展趋势。如今,湖南卫视热播的典型“慢综艺”《中餐厅》斩获了不错的口碑与点击率,从一开始对“慢综艺”的水土不服,到越播广告商越多的行情,“慢综艺”逐渐成为了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竞相角逐的主战场。

无论是《向往的生活》《生命相对论》还是《中餐厅》,其实质都是抛开明星的光环人设,打破原有生活轨迹,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来,摇滚歌星郑钧体验“奶爸”的生活、何炅与黄磊深入田园体验山野村夫的生活、赵薇与黄晓明真正挑起经营一家中餐厅的重担。

普罗大众难以体会明星的奢华或神秘的生活,但打破二者隔阂拉近彼此心理距离或者说最大程度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就是让明星们走下神坛,成为观众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一员。此时,节目对观众而言会产生极强的代入感,从而抓稳观众的注意力。而这就是“慢综艺”的奥义所在。

游览完各大卫视的编排计划,《亲爱的客栈》《三个院子》《青春旅社》等一大波“慢综艺”已经在路上了。“慢综艺”虽正当时,但不要落于跟风的怪圈中哦。在不断创新的同时,把握节奏提升内容质量,这样才能在“慢综艺”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