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墨水瓶里装得下什么?十三邀的再定位

「从观察和体验出发,落脚与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深度访谈节目」,这样的定位注定了「十三邀」的知识分子气息标签,而把充满知识隐喻的限量墨水咖啡作为首发产品,无疑再次强化了这档节目的原本定位和价值:「从人出发,回归时代」,观察社会切片、传递思想。

文 | 波波夫

收藏人马未都去年在深圳跑场子时,颇为老练地澄清了外界一个流传已久的印象:深圳不是文化沙漠,那不过是北京人从古都去俯视这个南方特区的偏见。马未都的发言当即博得了台下听众的满堂彩。

今天的深圳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中国大湾区核心,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太平洋对岸美国加州,同样面朝大海,同样春暖花开,灿烂的阳光、充满激情的科技公司、还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才,一切都显得那么朝气蓬勃。

深圳确实变得越来越像硅谷。

当北京、上海都在绞尽脑汁控制人口规模时,深圳的城市slogan如此温暖:「来了就是深圳人」。广东省统计局统计,2015年,深圳新增人口接近60万人,比北京和上海新增人口的总和还要多。而领英的数据显示,深圳每迎来1000个人才,相应的会有588个离开。

让深圳从文化沙漠变成文化绿洲的,正是这些大海淘沙留下来的年轻人,他们的雄心勃勃、他们争强好胜的荷尔蒙、他们雨后春笋般的成就,开始让深圳沉淀出一种迥异于北京、上海的城市性格和味道。

01 深圳的一场文化事件

有别于1980年代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那一代移民,深圳的新移民们中的许多人还是有兴趣去仰望星空的。

9月21日,深夜11点在海岸城购物广场二楼的COSTA咖啡厅里,一场深夜咖啡馆活动开始了。这不是拆书党的图书推介会,也不是斜杠青年们的创业沙龙,而是一场碰撞思想的观影+聊天活动,播放的是前一阵已经被热烈讨论过的谈话节目腾讯新闻「十三邀」第二季第一期。

一周多前,COSTA就向他的常客们推送了这次深夜活动的信息。COSTACOFFEE中国官方微博也放出消息:「就许知远和马东的世纪对话,进行一场灵感火花四溅的终极讨论,伴随着有思想的慢焙浓香,深夜今夜注定无眠。」

腾讯新闻「十三邀」的气质倒是与咖啡馆的气场相得益彰——舒适的平等感和浓郁的知识分子色彩。

由于咖啡馆是由消费来定义权力关系的,因此平日里知识分子感受到的等级概念、权力关系、被殖民经验也会相对淡些。在咖啡馆中,不管自己的阶级属性和家庭背景如何,只要他们消费一杯咖啡,便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从这个角度讲,在咖啡馆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至少是平等的。

17世纪中期,欧洲第一个咖啡馆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并立即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激发智慧的聚集地。酗酒和赌博之徒通通被拒之门外,那时,咖啡馆代表着智慧的成长。在现代印刷业出现之前,欧洲的咖啡馆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媒体和沙龙的作用。

中国的咖啡馆文化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伴随着大量外侨(主要是俄国、日本和犹太侨胞)来沪发展,沪上独立经营性的咖啡馆逐渐增多,咖啡馆消费文化渐成风气。据上海海关贸易册显示,仅1931年上海进口咖啡的数量就多达近25吨,可见沪上饮咖啡的风气之盛。

只喝绿茶的鲁迅就曾这样春秋笔法地描绘1920年代上海的咖啡馆:「遥想洋楼高耸,前临阔街,门口是晶光闪烁的玻璃招牌,楼上是我们今日文艺界的名人,或则高谈、或则沉思,前面是一大杯热气腾腾的无产阶级咖啡,但也实在是理想的乐园。」

只不过时隔数十年,北上广深咖啡馆的主角们,从昔日「年青貌美、齿白唇红的革命文学家」变成了今日的格子衬衣、黑框眼镜的90后创业家,「创业+咖啡」更是成为黄金搭档。不过,腾讯新闻《十三邀》与COSTA的这次慢闪活动,无疑把咖啡馆又往新思想集散地拉近了一步。

如果说知识分子奠定了咖啡馆的文化基因,咖啡馆也反哺给知识分子一个精神的家园。咖啡馆满足了知识分子的审美需求,无论是物质性的空间,还是主观上的情愫、想象,他们总借由咖啡馆来完成,因此,没有比在咖啡馆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应许之地更适合「十三邀」的“深夜咖啡馆”活动。

02 墨水瓶里的隐喻

不过,这场活动除了现场自由随意的交谈氛围使人向往之外,嘉宾桌上的墨水咖啡也很引人注意。这个被注满咖啡的墨水瓶——正是十三邀播出第二年后推出联合COSTA推出的新品“限量墨水咖啡”。

周边的推出往往宣告了一个IP的炼成。与这档节目一样带着浓厚知识分子意味,墨水瓶隐喻着知识与文化,正是这个时代青年们如饥似渴的东西。

但「十三邀」没有披上最时髦的知识付费的外衣,它不特意制造焦虑和恐慌,它没有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它也不传授识人判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它甚至都难以称得上流畅——我们已经习惯的商业社会里那种润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在第二季的开篇视频里,许知远在一个被图书包围的房间里,朗读了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的一段话:

「奥维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的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语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如同这段对话,「十三邀」这只墨水瓶里所要传递的知识,并非是包装鲜亮的「xx指南」、「XX攻略」、「XX十讲」——这些「知识药丸」、「实战干货」,而是一种启发性的内容,让用户独立思考。这正是一只墨水瓶里试图装入的思维方式。

03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隔着一条银河」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做一档让用户费脑子的节目,确实会承受从流量到评价的一系列压力。马东一期播出后所招致的争议,显示出「十三邀」难以在95后、特别是在动漫、直播喂养下成长起的那一代人里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

如果从功利的点击量上看,「十三邀」堪称成功。

第一季收官时,「十三邀」总共收获了 1.6 亿次播放,平均每期突破了 1200 万,其中冯小刚、李安两期突破了 2000 万,第二季马东这期也突破了2300万点击。不过,相比中国七亿多网民,「十三邀」的数千万用户无疑只是一部分。

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都隔着一条银河」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之间都隔着一道玻璃的文化墙,没有一档节目可以取悦所有人,在电视时代形成的客厅文化和大众文化已经被稀释,曾经的大众开始基于阶层、职业、趣味等维度重新排列组合。

「十三邀」在一些人的朋友圈被刷屏,但在另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悄然无声。这原本并不是一档试图去讨好所有人的节目,它只是非典型70后许知远带有着偏见眼镜过滤出的社会镜像。

所有人都看出了这档节目的宏大企图:「寻找 13 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这样的宏大企图,不可能被所有人关心,大众对娱乐化的追求注定了其无法全部消化接收如此高密度的思想传递。但在文化、思想趣味相投的精英那里,《十三邀》可遇不可求。

「从观察和体验出发,落脚与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深度访谈节目」,这样的定位注定了「十三邀」的知识分子气息标签,而把充满知识隐喻的限量墨水咖啡作为首发产品,无疑再次强化了这档节目的原本定位和价值:「从人出发,回归时代」,观察社会切片、传递思想。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