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淘金者”深入地下几十米 只为了你手机后盖里的那块电池

作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钴这种金属正在引发全球关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要说最近哪种金属独领风骚?除了周期就是小金属了,而小金属中要属钴最疯狂。各位看官不信,可以打开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的K线,简直疯狂至极。

钴是一种银灰色有光泽的金属, 有延展性和铁磁性 ,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气电子、化学、陶瓷 等工业领域 ,是制造电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陶瓷颜料、催化剂的重要原料之一。

其实这种有色金属早已在各种现代电子设备当中广泛使用,每台智能手机当中都包含5到10克钴,而笔记本电脑当中的钴含量则达到1盎司。不过电动汽车确实导致了市场需求的飙升:每台新能源汽车,都要消耗10到20镑钴,远远超过电子移动设备的制造需求。

目前全球市场上的钴供应量,有逾半数来自非洲中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该国去年生产了66000吨钴矿,而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生产国中国产出7700吨。

民主刚果当地钴矿动用童工、工作环境低劣的恶名在外,引起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弹,苹果、三星、亚马逊等跨国巨头也开始关注自己产品所使用的钴生产来源是否合规。

中国仅有的钴资源绝大多数为伴生矿,主要伴生铜、镍、铁矿中,独立成矿的钴矿物仅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70%,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此外,中国境内自产的钴矿品位低、生产工艺复杂,也令其金属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

因此,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钴矿生产国,但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钴矿满足国内冶炼厂的原料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布局钴资源成为中国企业的首选。

最近大火的原因是:

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金属,每台新能源汽车,都要消耗500克钴

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钴量相当于七八十台

于是需求

钴不仅可以用作电池材料、超级耐热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还可以以化合物形式消费,主要用作催化剂、干燥剂、试剂、颜料与染料。

没事,举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1、最好的磁性材料

往小了说,我们日常所用电子设备都是磁性。例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光盘和我们的交通卡;往大了说军队的通信、飞机的制造、神州的骄傲“高铁”也离不开磁性材料。

而钴是磁化一次就能保持磁性的少数金属之一。在热作用下,失去磁性的温度叫居里点。铁的居里点为769℃,镍为358℃,而钴可达1150℃。含有60%钴的磁性钢比一般磁性钢的矫顽磁力提高2.5倍。振动环境下,一般磁性钢失去差不多1/3的磁性。而钴钢仅失去2%-3.5%的磁性。由于钴优越的磁特性,被大量应用于高性能磁性材料的制造。

高级磁性材料,名不虚传。

2、超级合金

掺点钴的刀具钢可以显著提高“菜刀”的钢耐磨性和切削性能

不过这是大材小用了。

钴可以将合金组成中其他金属碳化物晶粒结合在一起,使合金具更高的韧性,并减少对冲击的敏感性能,这种合金熔焊在零件表面,可使零件的寿命提高3-7倍。含钴50%以上的司太立特硬质合金即使加热到1000℃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硬度。

温度在1038℃以上时,钴基合金的优越性就显露无遗,特别适合用于制作高效率的高温发动机和汽轮机等,因此钴基合金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和现代军事领域中。在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结构材料中使用含20%-27%铬的钴基合金,可在不使用任何保护涂层的条件下使材料达到很高的抗氧化性。

可是你们可知道这宝贝是怎么来的吗?

幽暗又不通风的地下坑道里,成年矿工们拿着凿子、锤子及其他手持工具挖矿。深达数十米的坑道中,他们自顾不暇地将矿石装满袋子,并得无时不刻地注意矿坑的状态,以防出现恐怖的矿难。

地面上已经废弃的采矿区内,童工们则在被开采过的“尾矿”中找寻矿石,再到附近的河流加以淘洗、拣选,最后再背着装满矿石、足以压弯幼小脊梁的大袋子,向中间商换取当日收入。

“淘金者”们在矿洞下用现在开来极为原始的工具工作

这看似19世纪中后期美国西部淘金者工作状态,但在百余年后,仍然是刚果南部地区采矿工人每天醒来就要面对的事,他们大多在已不允许人工采矿的矿区工作。

这种“土里土气”的,看似“野蛮”的人工采矿方式,与那些由跨国公司经营的“高大上”的工业化采矿方式并存,提供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钴原料。

在我们所生活的“文明”社会,有人曾经开玩笑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当下,限制人们出行距离与出行时间的,不再是交通的便捷与否,而变成了手机电池还有多少电。

但你在每天捧着你的宝贝手机,包括阅读这篇推送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在你手机后盖里那块小小的锂离子电池,竟是连接“文明”与“野蛮”,连接你与刚果“淘金者”的重要纽带?

我们生活在一个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又不断推陈出新的社会。在感叹生活越来越多元、越便利的同时,你根本不知道你正在用的电子设备中,凝聚了哪些国家,哪些人的,多少血汗

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为防止较为活跃的锂元素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爆炸等现象,不得不加入大量的钴、锰等来抑制其活跃性。而这些钴和锰,绝大多数来自非洲。

根据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与非洲资源观察(AFREWATCH)两家组织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全世界世界钴矿产量最高的国家,民主刚果,仍有将近20%的钴矿是借由上文所述的方式手工开采。

这些新时代的“淘金者”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每日仅有1、2美元的微薄收入。他们不仅身处非常高的健康风险中,同时也成为被暴力恐吓及敲诈的对象。

加丹加省是刚果南部的重要矿业产区,其首府Kolwezi市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淘金者之都”

“淘金者”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采矿工人们不仅长时间暴露在含钴的粉尘中,而且没有穿戴任何如手套、工作服或面罩之类的基本防护装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程度的遭受着如呼吸道受损、接触性皮肤炎,甚至致命性肺病的折磨。

有些采矿者被活埋在矿井中,但尸体无法被寻回,就这么死去然后被遗忘——于刚果南部采矿中心Kolwezi市开设法律咨询中心的修女 Nathalie Kangaj

除此之外,部分“淘金者”为了拿到更高的报酬(比之前多不到1美元),选择进入坑洞极深、难以救援的矿井工作。但这些矿井中却往往没有任何支撑物,并且通风极其不良。

虽然官方至今尚未提供任何相关死亡记录,当地媒体上曝光的矿难案例也极少,但矿工们其实都知道,矿井塌陷什么的事故其实时常发生。

这些连你家狗都不会往里钻的小矿洞,是他们每天要待上10多个小时的工作场所

在“淘金者”群体中最小的孩子仅有7岁,身上每天背负的重担远高过他们的年纪所能承受的负荷。

日复一日地搬运这些装满矿石的袋子,是每个采矿的童工所无法避免的工作,可是这些袋子每个重达20至40公斤,即便是没有立刻对这些孩子造成伤害,但长期下来导致的关节及骨骼变形、肌肉损伤等,依然让这些孩子的未来充满着灰暗。

在矿坑外捡拾尾矿的童工,看起来也就上小学的样子

每个矿场每天的平均工时,往往高达12个小时,但每名矿工在此仅能赚到1至2美元,童工可能更少。

在上学的孩子们,在周末、假期或是放学前后,仍须到矿场报到;更别提那些因学费过高负担不起,或是必须辍学来养家的儿童,这样的基本全年都要待在矿场中。

有时早上进矿坑再出来,头上已是第二天的太阳,许多儿童也因为没有钱,常常整天吃不到东西。

小伙子在装袋之余抽烟解闷

除了健康问题外,童工们更得面临被威胁及剥削的处境。

为了到钴矿密度较高的区域寻找矿石,他们必须偷偷潜入有保安驻守的政府特许矿区。童工们表示,保安常常殴打、虐待他们。然而,童工因为自知理亏,通常不敢报警,也认为警察并不会重视。

在本该接受教育的年纪,却每天与泥浆、碎矿为伴

此外,童工大多独立工作,每日将采集所得装袋,再交由中间商依重量估价。在权力及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还要忍受中间商恶意压低价格。而拿到微薄的酬劳后,还得在成年采矿者及保安的暴力胁迫下,交出不少的保护费。

一天结束后,口袋几乎所剩无几。缺钱时,儿童们只好向中间商借钱,再落入受制于人的恶性循环中。

有时如果我们什么也找不到,就去中间商那借钱,然后第二天就得为他工作。中间商第二天就会少秤:‘不对,不是10公斤,是8公斤。’——来自一名仅有14岁的童工

2002年,刚果政府公布新《采矿法》,规定手工采矿活动只能在特许的手工矿区进行,并将许多手工采矿者赶出跨国公司的工业化矿区。

然而,这些所谓的特许手工矿区并不足以消化所有的手工采矿者,因而导致许多手工采矿者纷纷进入不受监控的矿区工作,有时甚至偷偷潜入工业化采矿公司的土地。

这些袋子通常看起来不大,但确实很重,因为里面不仅是来自矿石的负担,还有生活的压力与肉食者层层的盘剥

监管上的盲区,使得手握“大权”的基层劳动监察官员找到了“创收”机会,于是这些人巧立名目,对采矿者征收各种非法的“税”,以换取其在非特许矿区的工作权,其他的还有运输矿物、及解决冲突,也需要向检察官员交钱。

手持AK的矿场安保人员

不仅是政府,处在供应链下游的企业,包括冶炼方,以及在最终端的智能电子设备销售者,都对此置若罔闻。

通常情况下,中间商在向手工采矿者收购钴矿后,会转卖给他们形容“大得像美国”的“刚果东方国际矿业公司”进行加工,最后,这些半成品会运往东方矿业的母公司,坐标位于中国浙江的某公司(宝宝知道是谁,但宝宝就是不说)。

据相关报告,在过去几年内,刚果东方矿业为这家公司提供了40%的钴原料;而这家公司恰好是世界最大的钴产品制造商之一。

其实,不仅冶炼方,包括锂电池供应商以及与其合作的电子产品跨国企业,如三星、苹果等,都有义务并且应该确保自身有能力追踪到上游供应链的生产过程,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因为,下游产业的对此问题的忽视,无异于对这些“淘金者”的间接压榨。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这些“淘金者”目前的数目约有11万至15万,集中在刚果南部的加丹加省,他们为了全球数十亿电子产品使用者对电池续航能力的渴求,而出卖着自己的生命,这当中更有不少儿童,估计童工数量已达到四万,约占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他们的血与汗伴随钴矿的冶炼、加工,制成锂电池,塞在手机后壳中,成为全球数十亿使用者不曾察觉的苦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