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神域》延迟7个月上映:看日本批片的定档与收益之困

有业内人士透露,4000~5000万元票房的批片基本都很难赚钱。

9月15日,《刀剑神域:序列之争》(以下简称“刀剑神域”)终于在中国大陆上映。其实,这部动画电影早在今年的2月18日就已经在日本上映,然而直到8月底才确认中国的定档时间。相比于《银魂》真人版电影的引进,《刀剑神域》等待定档的时间似乎有点太久了。

对于所有引进片而言,尽可能缩短国内和国外上映间隔时间是对票房最大的保障。近两年日本批片进入中国的数量增加,海内外上映时间的间隔也缩短。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从购买版权到报批定档,顺利的话大概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

比如,《银魂》在日本的上映时间是7月14日,在中国上映时间是9月1日,当中不过相隔了1个半月。但《刀剑神域》从宣布引进到正式上映,却足足等了7个月的时间。

在负责引进《刀剑神域》的公司次元矩阵CEO曹目看来,间隔时间之所以这么久。一方面是《刀剑神域》是国内首部引进的日本深夜动画的剧场版,而熟悉日本深夜动画的都知道,深夜动画的表现尺度较大,这会导致在引进时有关部门的把关更加严格,审批的战线就会拉长。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国产电影市场整体呈现颓势,为了激励市场,包括《银魂》在内,原先定档于7月份的部分引进片都相继调档延期,让出7月、8月的暑期档给国产电影。这也导致9月不仅日本批片扎堆,而且还与好莱坞大片直接同台竞争。

截至9月21日晚,上映7天的《刀剑神域》累计收获了超4700万票房,与《银魂》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

日本批片遭遇指标竞争

今年上半年国产电影市场杀出了一匹“战狼”,凭借56.3亿票房,《战狼2》基本站稳了今年国产电影最高票房冠军地位。然而,尽管今年国产电影上映数量多出引进片近5倍,票房占比仍是下滑的,据统计,2017年1-8月,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仅为53%,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次元矩阵CEO曹目表示。为了激励国产电影市场,原本已经取消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又再次被提上台面。原先《银魂》真人版定档于7月份,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延期,推迟到9月初上映。因此对于《刀剑神域》而言,也相应受到了影响。国产片的片方可以自主确定档期,但引进批片需要由中影和华夏确定档期。基本上,批片在国内上映的时间都会相对晚于海外,并且在档期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批片方无法进行宣发营销。

《刀剑神域》定档消息是8月底公布的,留给他们宣发营销的时间只剩半个月了。宣发时间相对吃紧,与日本上映时间差距较大,网上盗版资源传播,都成为影响票房成绩的隐患。

目前中国每年会上映进口分账片约34部,同时还有约30部版权引进批片。据曹目介绍,今年恰好是日本二次元电影集中式井喷的一年,包括《JOJO的奇妙冒险》、《无限的住人》、《三月的狮子》、《银魂》、《东京食尸鬼》、《钢之炼金术师》等一系列漫改真人都在今年上映,供中方引进的标的变多,批片的指标争夺也更为激烈。而且,今年还引进了包括来自印度的电影《摔跤吧!爸爸》,来自西班牙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留给日本影片的指标就相对减少了。

艰难的定档

事实上,国内引进批片一般要经过四个流程:第一步是购买版权,引进方经过评估,确定要购买引进的IP之后,再揣着自己的筹码去和版权方谈判。有些引进方因为跟版权方比较熟悉,在电影制作前期就及早介入谈判,后期引进时节奏相对加快,而《刀剑神域》是该系列第一部引进中国的剧场版,在合作上相对谨慎,谈判过程也更为曲折。

在确定购买签好协议之后,就要进入第二步申报指标。每年的指标相差都不会太多,能否拿到指标除了基本费用以外,还要拼人脉和技巧。拿到指标之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第三步,也是整个流程中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内容审查。等到审核通过之后,就是顺利签约确定定档的第四步了。至此,一部批片就算是完成引进上映工作了。

据了解,国内对于批片引进的内容审核标准“因片而异”,审核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和延长。一般来说,中外合拍的批片和传统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的审核时间会较短。对于中外合拍片而言,中国公司本身就是投资方,从脚本开发到拍摄成片,整个流程都有中方参与,对于内容的把控也相对透明,因此审核流程会相应减少。而传统好莱坞大片的优势在于,工厂化制作流程相对稳定,“爆米花”式的内容相对固定,尤其在前作已经成功引进的情况下,续作在整体思想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审核通过率也相对变高。

而日本电影和美国电影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电影很少有系列片或者“爆米花”大片题材,在内容上不少是反映社会现象,或者二次元漫改,在引进时每一部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个例,因此每一次审核时都是一套新的评估标准,无形中就拉长了审核流程的战线。

所有的批片方都希望做到“同步上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票房收益,但是对于日本批片来说,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除了对于内容审核的谨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影响了日本电影审核时间,那就是母带的交付时间。

在国内,批片引进审核是需要提供影片的母带的,而批片方什么时候能拿到母带就成为了关键。一般整个审核流程顺利的话,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日本电影想要做到同步上映的话,算上宣传的时间,需要提前5个月拿到母带。

曹目告诉数娱梦工厂,很少有日本公司能够提前这么早提供母带,有的日本公司甚至在日本上映前一个月才完成成片,这个时候它才能够提供给其他国家需要做报审的母带,然后批片方才能拿去报审。

母带提交时间较晚,审核相对谨慎,加上国产电影保护,综合因素造成了这次《刀剑神域》最终上映时间晚于日本近7个月的时间。

批片成本水涨船高

近几年国产电影市场发展缓慢,资本倾向于批片市场,然而批片市场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引进成本飙升在挤压批片方利润的同时,无形中也在改变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格局。

目前批片引进有两个方式,一种是版权买断式,双方谈好一个价格,一次性付清引进费用。另一种是票房分账式,前期支付相对较低的授权费用,之后再对票房进行分成。像是今年孔雀影业引进《摔跤吧!爸爸》,次元矩阵引进《刀剑神域》都是采用这种引进模式。

曹目表示,采用版权买断式的影片多为本身就热门的作品,双方对于市场都有相对的预估,因此购买价格一般较高。曹目透露,今年光线传媒引进的《烟花》,成交价格比《你的名字。》还要高,“现在的价格在非常疯狂地涨。”

版权费用疯涨的分水岭是2011年引进的《敢死队》。当时《敢死队》版权费在50万美元,最终收获2.16亿元票房,除掉成本最终让批片方赚了约6400万元。巨大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入局者,也推动了价格水涨船高。到了2012年引进《敢死队2》时,版权费用就涨到了800万美元,版权费暴涨了15倍,但是票房只增长了53%。

目前批片引进的价格是100万美金起步,上限拿捏在几个大公司手上。反观2010年以前的批片市场,平均一部片子的版权费也就十多万美元。

而采用票房分账式引进的批片,一般是市场预期相对没底的小众向作品,在谈判时会建议前期授权费用压低,后期再通过票房收入分成。这个分成比例并没有一个市场标准,一般基于引进方和版权方商谈的结果来定。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票房收入都会进入分成的流程中。根据艺恩在2016年上半年进口片的研究报告统计,保底分账的批片,计提电影专项基金和税率共计8.5%后,批片方能分走影片总票房的25%。而这25%的票房收入还要再拿去跟版权方分账。版权费的疯狂上涨拉高了批片的成本,再加上影片的拷贝、宣发等费用。有业内人士透露,4000~5000万元票房的批片基本都很难赚钱。

引进成本飙升,无形中要求批片方需要争取更多的排片率,或者更大的市场回报。不过,曹目也表示:“批片方利润减少其实也是一个市场制衡的表现,一定程度上是在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如果批片利润率很高的话,那谁还去做国产电影呢?大家只要都去拿美国大片或者知名IP就好,因此这样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在制衡,或者是平衡了收益关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