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Fintech负责人:虚拟货币可充当结算手段 20多万商户接收比特币

目前加密货币在日本还不是法币,只是“价值转移工具”,虚拟货币交易机构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登记注册 ,而投资者个人账户也需进行身份认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各国对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监管松紧不一,日本可能是目前对比特币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

“日本政府和公共机构将继续支持包括数字货币在内的金融科技创新,同时将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重视反洗钱及网络安全问题。”日本央行Fintech中心负责人河合祐子周末在上海某区块链峰会上表示。

河合祐子指出,日本在无现金支付方面却始终落后于亚洲的一些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社会整体的日常服务还未实现全面的数字化,金融行业亦是如此;

二是本土文化根深蒂固。一直以来日本人都偏好现金且风险规避意识很强,并且ATM机随处可见,银行网络强大;

三是小零售商更喜欢现金。对于小成本经营的零售商来说,花费高昂费用配置信用卡终端等将大大增加它们的成本;

四是政府监管严格,重视隐私。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对金融领域实施严格监管,重视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等,同时银行等大机构保持着高遗留成本的系统,也阻碍了无现金支付平台的发展。

尽管“现金为王”,但日本并没有因此停下金融创新的脚步,甚至正逐渐成为区块链技术发展最为前沿的国家之一,并高度关注包括比特币、私有链、联盟链等在内的各类区块链技术应用。

河合祐子表示,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一方面政府支持利用这类金融创新技术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重视对虚拟货币使用者和投资者的保护。

她强调,目前加密货币在日本还不是法币,只是“价值转移工具”,虚拟货币交易机构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登记注册,而投资者个人账户也需进行身份认证。

2014年,曾是世界上最大比特币交易机构的日本Mt.Gox发生巨额比特币被盗事件,该交易机构称,有近85万个比特币被盗,其中75万个属于客户所有,被黑客盗窃的比特币市值当时高达4.8亿美元。该事件也给日本加密货币监管敲响了警钟。

2016年5月25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修订后的《支付服务法》。该法第63条之后增加了“虚拟货币”一章,引进登记制度,监管从事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交易的平台。新法在2017年4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这部新修订的法律,虚拟货币可充当结算手段,从事虚拟货币与现金之间兑换的交易机构必须到日本金融厅登记。金融厅作为监管部门,有权进入交易机构检查,并向交易机构发出整改业务或停止交易的命令。

上述新法生效后,日本虚拟货币迎来重大利好,甚至一定程度上助推比特币币值的上涨。

自2017年年初以来,日本有20多万家商户开始接收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在东京,诸如BIC CAMERA等日本颇富盛名的电器销售商店在店堂张贴告示,接受比特币支付,单笔上限为10万日元

“日元已成为比特币交易第二大货币,”河合祐子指出,“虽然还没有普及,但已经吸引了许多普通民众的注意。”

对于近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ICO,河合祐子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虽然日本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ICO的法律,但这不意味着对ICO没有监管。“我们会根据与ICO有关事件的具体性质,适配不同的法案。比如和证券相关的就依据证券法,和支付相关的则依据支付服务法案,甚至不排除会立新的法律法规。”

同时,日本央行也在积极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和数字化货币发行,并建立了科技中心,促进内外部的信息交流。但河合祐子认为,目前并不是发行数字化货币的最佳时机。“最大的问题在于,会给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存款很可能因此减少,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存款,所以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调研。”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