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易买得在沪某门店内张贴的一张《员工安置方案》通知显示,这家原韩国超市为选择去、留的员工分别提供了两种安置方案。
对于选择离开的员工,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N+1(N指工作年限),另给予额外的2.5,合计N+3.5补偿方案,另设计的未休年休及加班将一并结算,春节奖按照工作月数折算发放。
对于选择留下的员工,安置方案则是“依法延续原劳动合同,在上海爱莲超市有限公司的管理下继续从事原工作,工龄、薪资等相关待遇保持不变。”
9月11日,卜蜂莲花宣布收购中国区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新易百货有限公司和昆山易买得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旗下的5家门店。
之后在部分门店出现关店现象。据内部人士表示,主要是部分员工不满补偿安置方案,从而关店。
易买得自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选择上海九百和天津泰达作为合作伙伴,因此门店主要集中在天津和华东。但由于长期亏损,易买得在上海的中方合资方上海九百早早抛售了易买得股权,并在2014年11月彻底退出易买得。
2011年11月,易买得将其在宁波、常州、杭州、台州的6家卖场售卖给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新华都,在北京的一家易买得门店则被永辉超市以400万元的低价买走。2013年,易买得再次关闭3家,出售2家门店。2014年底,易买得位于天津的5家门店因长期亏损而被全部关闭。
外界分析认为,易买得本土化做得不够,例如在装修卖场、商品布置等方面都照搬韩国模式,并不符合中国消费习惯,而且开店成本极高,在用人方面也以韩国人居多,人力成本也无法下降。
此次门店转让给卜蜂莲花,意味着易买得确定撤离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