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携《那年花开》回归,“大女主戏”扎推后靠什么逆袭?

“大女主戏”不要扎推,“大男主戏”也别急于求成,终归要相信,是好剧总会发光。

作者:张玉涵

时隔2年,孙俪继《芈月传》后再次携大女主戏《那年花开月正圆》回归银幕,从秦国女政治家芈月变身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但“娘娘”的电视号召力仍然不减当年。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首播收视率双台破一,东方卫视最高收视更是已经破2,上映几天腾讯视频独家播放量13.5亿,豆瓣评分从最初7.8上升到8.5。“吴聘身亡”、“周莹守寡,撑起吴家”等也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热点。从整体数据来看,这部剧可谓收视口碑双丰收,但因为题材和类型的原因,并没有掀起太大的话题热度。

作为孙俪的第三部“大女主戏”,在播出前就备受观众期待。自《后宫甄嬛传》大火后,以演技著称的孙俪并不像当红小花一样霸屏全年以数量取胜,而是在每部戏中投入巨大精力,拍摄周期在半年以上,所以这样的剧在播出前就容易被冠上“品质大剧”的标签,但播出后能否“名副其实”,还有待观众的评判。

可以看出,从现象级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到全民热议的《芈月传》,虽然收视和播放量依然遥遥领先,成为年度剧王,但口碑和影响力却是大幅度下滑,《芈月传》中剧情不合逻辑,服饰艳俗粗糙等被各种吐槽,原班人马也无法再次复制成功。

《那年花开月正圆》从目前播出来看,原创剧本、演员演技、服装道具场景等方面还不错,但剧情又是女强人设定,从放浪不羁的少女逆袭为成熟大气的女商人,同时再穿插几段至关重要的恋情。

除正在播出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外,也还有众多“大女主戏”即将播出,同类型题材竞争激烈,那么被霸屏的“大女主戏”要靠什么来拯救呢?“大男主戏”将会是新潮流吗?现实题材剧将会是电视剧市场的新风标?

孙俪开创“大女主戏”盛世,当红女明星挑大梁的剧都能火?

不知何时,国产电视剧的集数从普遍的30多集“噌噌”上涨到50、60集,与此同时,电视剧表现的主要人物从男性变成了女性,其中孙俪的《后宫甄嬛传》可以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剧的成功以及在国内外带来的影响力,更是推动了“大女主戏”这些年的火热。

“大女主戏”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根据剧名、演员、故事情节还是比较容易判断,当女主角是整部剧的核心人物,剧情全部围绕这个人物展开,增加诸如爱情、成长、争斗、谋权、亲情、友情等元素。除了孙俪的大女主戏外,当红明星和小花近几年也有不少类似作品,关注度丝毫不低,然而大多都会被吐槽“玛丽苏”。

纵观以上举例的大女主戏,展现的就是女主从籍籍无名到“功成名就”的成长过程,女主涉及的职业有女官、女皇帝、女医、皇后、女将军。虽然以女性励志为主题,但女主的成长从来都离不开男一的扶持、男二的牺牲,甚至男三、男四的帮助。所以与其说是女主波澜壮阔的成长史,不如说是女主的恋爱桃花史。

从剧中可以明显看出,男主对女主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组不同的CP是“大女主戏”吸引观众的必用招数。而且这些剧的女主总要与皇上或者位高权重的人产生感情,彰显家国天下、黎民百姓的宏观格局,但实际却是谈情说爱中顺便办点“正事”。

但这些模式并不是屡试不爽,经过这几年的“轰炸”,观众对“大女主戏”也渐渐产生了“免疫力”,可以看到批评演技差和剧情烂俗的观众不在少数。

一方面是口碑的下滑,而另一方面则是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为了迎合电视剧市场的选择,一大批新的“大女主戏”又被提上日程,流量小花纷纷挑起大梁出演女主戏,各种“天下”、“皇后”剧名让人看花了眼。

这些新剧也会在今年、明年和观众陆续见面,不同女明星的大剧自然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但这些剧能摆脱玛丽苏套路吗?是真正的女性成长大戏,还是披着励志外衣的爱情剧?剧情有没有注水,演员演技是否到位,服化道是否良心?这些问题依然要打一个问号。

不过,像周迅这样的电影大咖也参与到“大女主戏”的竞争中,这确实如孙俪所说,“现在迎来了女演员最好的时代”。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扎推的剧会不会引起观众审美疲劳,甚至是反感呢?似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大女主戏扎堆,即将播出的男主戏更有前途?

随着女性观众成为观剧主力军,加上电视剧投入资本越来越大,集数不断增长的女主剧成为电视剧市场的趋势,随着而来的就是女演员的高片酬。孙俪出演《芈月传》时单集片酬已达85万,此次《那年花开月正圆》片酬总额达6000万。同样,周迅的《如懿传》总片酬高达9000万,根据90集的长度,单集片酬100万左右,这已在业内树立了新高度。

层出不穷的女主戏引发新思考,只有女主戏才能获得高收视和高流量吗?答案似乎并不是。以2015年的《琅琊榜》为例,获奖无数并且出口国外,得到了众多好评,豆瓣上近20万观众打出了9.1的分数,男主戏的影响力也可以完全不输《后宫甄嬛传》。

但最近几年,大男主戏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并没有很多大火的剧。但今夏网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66亿播放量,8.1的豆瓣评分收官,似乎也预示着优质的男主戏依然受到观众喜爱,同时有许多大男主戏也在拍摄中或即将上映。

从上表所列剧目依然可以看出这些剧前期热度和大女主戏仍然有差距,但对于电视剧市场来说,单纯的“大女主戏”其实是一种影视扁平化的扭曲现象,确实需要不同类型的剧来换换观众的口味。但这些“大男主戏”也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不管从女性视角还是男性意识出发,观众真正想看的都是能够讲好故事、且有品质的剧。

从《人民的名义》到《我的前半生》,现实题材剧受追捧

不管是“大女主戏”还是“大男主戏”,题材都偏向古装或者架空、玄幻,但类似的背景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剧情难以直指人心产生共鸣。从今年的电视剧市场来看,《人民的名义》、《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等现实题材剧反而得到了更多关注,引发全民讨论。

其中《人民的名义》最高收视率破8,创下近十年国内电视剧史最高纪录,豆瓣评分8.3,网络播放量突破210亿。这部没有小鲜肉也没有人气小花的主旋律正剧能取得这种成绩,靠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全面展现,以及老戏骨对优质故事的细节把握,所以才能成为一部新的现象级电视剧。

同样,像《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等都市情感剧的火热,也是因为它们瞄准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焦虑和问题,“年轻人在大城市的压力”、“全职太太的情感危机”等也是观众想要去探讨的话题,观众愿意通过影视剧去看到更多面的现实生活,反映现代人的思想变迁。

从今年白玉兰奖的评选中也可以看出,现实主义作品大获全胜,而IP、古装题材备受冷落。以《鸡毛飞上天》、《中国式关系》、《好家伙》等获奖电视剧来看,现实题材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时代意义。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评委会主席毛卫宁也说道,“希望我们的作品,尤其是现实作品应该重新关注公共生活,通过反应中国人的生活本身,来表现中国的社会。”

总的来说,批量生产的“大女主戏”也好,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也罢,要知道套路化、模式化的玛丽苏、杰克苏早已被观众厌弃,并且指望单纯用IP+明星的阵容打造大剧的模式也已行不通。希望这些大剧们还是要用心去打造,“大女主戏”不要扎推,“大男主戏”也别急于求成,终归要相信,是好剧总会发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