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上反着画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玻璃上作画本来就不简单,玻璃本身光滑而难以附着,再加上要用反笔完成整幅画作,当真是难上加难!

有一种绘画技艺,

需要靠“反画”成就,

也就是说每一笔皆反笔。

需要依靠强大的美术技巧,

以及出色的逆向思维能力。

它就是玻璃油画,

即在玻璃反面用颜料作画,

画面从正面观赏。

能够永不褪色,

永葆美丽鲜艳。

晚清玻璃油画《仕女图》

玻璃油画最早是在清初,

由西方的传教士带入中国。

相传在清朝度过康、雍、乾三朝,

西方宫廷画家郎世宁,

就是玻璃油画在我国北方的开山祖师之一。

后来玻璃油画由宫廷传到民间,

时光流转,几百年过去了,

由于玻璃油画工艺难、销路窄,

几乎到了失传的绝境。

出生于一个书画世家的裴小苓,

从小就喜欢绘画。

1980年跟随父亲学习玻璃油画技法,

坚守创作已有近40年。

坚持玻璃油画的创作已经有近四十年左右,

是当代玻璃油画的代表人物。

在玻璃上作画本来就不简单,

玻璃本身光滑而难以附着,

再加上要用反笔完成整幅画作,

当真是难上加难!

玻璃油画绘制过程复杂,

从选料、擦玻璃、

起稿、勾线条到上色、衬色,

需要经过八大工序。

耗时近一个月才能完成。

由于玻璃光滑,不好上色,

每次画好一层颜色后,

都要等到颜料完全干燥,

才能继续画第二层、第三层,

构思和颜色的层叠都非常讲究。

每一步都做到精益求精,

才能到达到最终完美的呈现效果。

玻璃油画既有素描基础,

又继承了版画形式,

还兼有兼水彩画与油画技法。

需要画师具有较好的美术功底,

对颜料的选择和调配也有要求。

如今,裴小苓的很多作品都被收藏家所珍藏,

她也努力地将玻璃油画技法传于后人。

裴小苓作品-《迎春秋思图》:这也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根据《红楼梦》中的贾迎春所创作,从人物样貌、形态到表情都描绘的栩栩如生,十分动人。

裴小苓作品-《雍正十二妃》:每一位妃子都各具特色,所处不同的场景,色彩运用丰富细腻,服饰讲究,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将这样古典又不失心意的画作挂于书房,是不是非常有一番书香古韵呢?

坚守玻璃油画四十载,

是怎样的一份匠心和责任。

愿这份美丽不会随着时间消逝,

关注和保护“濒危”传统民间技艺,

也是身为中华儿女的一份责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