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溪
自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以来,石油企业普遍备受压力。但此时也并非所有石油企业都视之为寒冬,也有视之为机遇的。
近两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加速了收购海外油气区块的步伐。它们无不希望利用低油价契机,获得以往中国企业所不能买到的油气区块。
来自中国的石油公司——洲际油气,在这方面是最积极的石油公司之一。自2013年起,洲际油气就在陆续收购海外油气资产,并且在2015年策划了一笔海外石油大抄底,这笔抄底最初涉资高达147亿元人民币。
业内分析,若这笔收购顺利完成,洲际油气可成为A股最大的民营油气生产商、石油年产达到500万吨的石油公司。然而近两年时间过去了,这笔收购却屡受阻碍,最近又生变故,迟迟不能落地。
这也不禁让人发问,原油价格低迷,抄底海外石油资产是否会因此变得容易呢?
◆◆◆
房地产商转型石油
洲际油气此前名为正和股份,这家公司前身在1996年挂牌上市,原本并非一家石油企业,而是一家从事高新技术项目、房地产、旅游等业务的公司。
自2005年之后,国际油价逐步走高,石油勘探开发行业投资火爆,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很多非石油领域出身的公司也跃跃欲试,正和股份也是其中之一。正和股份在2013年就开始谋划收购油气资产,布局石油战略。
同时,中国和中东中亚地区石油大国贸易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对中国企业前往这些石油生产大国投资产生了重大利好。
2014年,正和股份将其主营业务变更为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工项目的投资及相关工程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在2014年8月,正和股份出资5.25亿美元收购了哈萨克斯坦马腾石油公司95%的股权,正式转型为石油企业,并且于当年8月28日更名为洲际油气。
通过这笔收购,洲际油气一举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的马亭油田、东科阿尔纳油田和卡拉阿尔纳三个在产油田的石油权益。当时,三个油田的年均产量在50万吨左右,已进入稳产阶段。
尽管洲际油气并不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油气区块权益的民企,但对于上游战略的扩张,洲际油气则比中国大部分民企显得更为激进。
纵观中国近几年来民营企业进军油气上游领域的活动可发现,大部分油气公司都是在自身拥有了稳固的中下游业务之后才逐步试水布局上游。而洲际油气则是专注于在油气上游领域拓展。
在收购马腾石油公司后,洲际油气将上游业务进一步延伸到了天然气领域。在2015年10月,洲际油气发布公告,中科荷兰石油公司承诺将苏克公司10%股权无偿赠与洲际油气。苏克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当时拥有估值超过200亿人民币的油气区块资产。
2015年12月,洲际油气同苏克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中科荷兰签署协议,成立联合联管会,对苏克气田进行联合管理。联合管理委员会对合同区气田的勘探、开发及生产进行联合经营管理,并在合同区气田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后,由合作双方进行天然气产量分成。其合作勘探开发的合同区总面积约为 18720.9 平方千米。
在2015年,油气业务的收入已经占到洲际油气总营收的83%,不过这对洲际油气的石油大布局而言还仅仅是个开始。
2015~2016是全球石油行业倍感艰难的一年,但洲际油气似乎却视之为发展壮大的契机。
◆◆◆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资产抄底热
在2014年,洲际油气就提出,要发展成为石油年产量达到500万吨的独立石油公司,还将继续进行在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产收购。洲际油气表示,在阶段性低油价的大背景下,其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的油气资源收购步伐有望加快,将获得良好的收购及发展契机。
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桶大关,达到近十几年来的最低位。而就在这一季度,洲际油气却宣布了史无前例的海外区块并购计划。
2016年3月20日,洲际油气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金砖丝路一期等 9 名 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上海泷洲鑫科 99.99%股权,交易作价高达82亿元。
同时,洲际油气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70亿元,用于重组标的公司的项目建设、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支付中介机构费用等。
公告显示,上海泷洲鑫科是一家进行海外收购的平台公司,这家公司的核心资产为拟收购三家海外油气公司的股权。若收购成功,洲际油气可借此获得在阿尔巴尼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区块。洲际油气表示,此次收购成功后,将大幅提升公司的油气剩余可采储量,提高产储接替率。
尽管洲际油气对这一笔巨额收购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受阻碍,其收购方案也因此多次调整。
201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小幅回暖,洲际油气标的资产中,俄罗斯区块资产的股东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希望提高交易对价,洲际油气无奈放弃该区块收购,随后募集金额下调到了32亿元。
但洲际油气对海外收购仍旧流露信心。洲际油气称,这笔收购的标的资产班克斯当时净资产为4.57亿元,相当于每桶收购成本1.5美元。当时该油田开采成本在35-40美元/桶之间,按照新的开发方案,最终平均每桶油开采成本可下降三分之一。而且收购之后,洲际油气计划采用新技术开采,让油田平均单井开采年限从3年增加到15年以上,采收率预估从11%提高到30%,年产油将从12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
但在此期间,令整个石油行业意外的是,国际油价截至目前都未能像当初很多人期待那样稳步回升,而是停滞在了5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这也让外界对洲际油气这笔“抄底”产生了诸多质疑,这笔收购也迟迟未能通过审核。
在2017年7月,洲际油气发布公告称,距离首次报送申请材料已超过8个月,审核仍处于停滞状态,对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和市场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决定申请中止审查此次重组,并对重组方案进行调整,同时撤回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
这笔筹备了近2年时间的大型海外油田抄底,再次陷入了僵局。在被三桶油所垄断的中国,难得有非国营企业参与石油上游产业。在这波低油价浪潮下,洲际油气还能把握住收购海外区块的机遇吗?
◆◆◆
油价低等于抄底石油好时机?
国际油价低迷时期,普遍被视为并购抄底油气资产的好时机。在过去三年,油气行业内出现了壳牌收购BG(英国天然气集团)、斯伦贝谢收购卡梅隆、GE收购贝克休斯等数百亿美元级别的大收购。在此期间,中国也不乏一些抄底油气区块的民营企业。
但不可忽视的是,“抄底”油气资产的业内企业,往往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而非单纯的低油价抄底。例如壳牌收购BG是为了服务于其天然气大战略,GE收购贝克休斯也符合其智能化升级传统工业的战略。
尽管低油价是抄底油气资产的好时机,但油气行业毕竟是高风险、高技术壁垒行业。油田的运作、管理、风险控制对其持有者而言有着极大的考验,这是投资者所不可忽视的。
不过由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攀升以及同中东、中亚产油大国关系的日益密切,广大中国企业在抄底海外油气资产过程中,又多了一些额外优势。
对于当前陷入僵局的海外油田收购,洲际油气并没有宣布就此终止。洲际油气在刚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中称,将尽快与各方达成新的方案。鉴于标的资产班克斯油田暂无境内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现状,洲际油气拟与上海泷洲鑫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Charter Power Investment Limited协商并签署关于为班克斯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所属油田资产提供咨询服务的合作协议,加强班克斯油田的技术和生产管理。
但除了这笔仍旧没有落地的收购,洲际油气其他的上游业务有可圈可点之处。洲际油气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旗下的马腾和克山油田板块实现了1.3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7.07%。全公司总营收也实现了13.6亿元的高增长,同比增加143.15%。
在2017年7月27日,洲际油气还同世界第一大油服公司斯伦贝谢签署增资协议。斯伦贝谢将以增资方式向洲际油气在哈萨克斯坦苏克气田的项目合作方苏克公司投资2.14亿美元,用于苏克气田的评价及开发工作,增资完成后,斯伦贝谢将持有苏克公司30%股权。
此外,洲际油气在2016年底以1亿美元价格收购了哈萨克斯坦油气运输公司(Petroleum LLP )50%的股份,将布局延伸到了油气产业链中下游领域。
已有油田业务稳健、下游业务实现拓展,这似乎在预示,洲际油气的海外并购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