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100天,野生IS为何如此强悍

今天我们讲讲菲律宾的故事。

文字:钦天监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正当中国人紧盯西南局势,关注中印边境摩擦时,南海边的菲律宾已经直接爆发了恐怖组织和政府军之间的交火冲突。

这场围剿与反围剿到今天整整持续了一百天,而且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印度撤军之后,是时候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条似乎不怎么起眼的国际新闻了。发生在家门口的恐怖分子起义行动,确是让人不寒而栗的。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看看我局卧底带来的菲律宾前线回顾。

划江而治

2017年5月23日

菲律宾

棉兰老岛

几个月前,菲律宾国家安全部门获得一重要情报。情报表明,菲律宾极端组织阿布沙耶夫的头目伊沙尼龙·哈皮隆( Isnilon Hapilon)潜藏在马拉维,并可能与穆特组织的武装分子会面。

这是个把阿布沙耶夫组织和穆特组织两大毒瘤一网打尽的大好机会。

菲律宾——棉兰老岛——马拉维

菲律宾军方和地方警察联合有关部门在经过“详细论证”、“周密部署”后,于5月23日展开联合行动抓捕匪首沙皮隆。

湖边小城马拉维

当天下午两点,行动如期展开,马拉维市内枪声大作。

可警方没有料到的是,反倒是武装分子先下手为强。仅仅一天时间,马拉维市政厅、警察局、邮电局、Amai Pakpak医院、圣玛丽大教堂等市内关键节点相继沦陷;城内升起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的黑旗。

黑旗飞舞

武装分子在大街上公开处刑、劫持人质。电力通讯中断,民众大批出逃。城郊的棉兰老岛州立大学、马拉维市监狱也遭到袭击,107名囚犯逃离。菲律宾第103旅驻地Ranao军营更是遭到了数百名武装分子的袭击。

5月23日,遭袭关键节点

当天,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棉兰老岛处于戒严状态。警方的抓捕行动可谓“全体团灭”。

叙…叙利亚?

24日,菲律宾军方夺回市政厅和Amai Pakpak医院的控制权。菲律宾陆海空三军集结赶往马拉维,军方宣布将在两到三天时间内解决战斗。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武装分子岂是轻易能被消灭的?

在历时两个多月逐屋逐街道的清剿作战后,战局才初现曙光。

8月11日,以阿古斯河为界,菲律宾军方基本控制了城西,城东地区仍处在极端分子控制之中。在争斗过程中,政府军和武装分子的战损比达2:1,菲军战斗力令人叹息。

8月11日战局

8月25日,当洛佩兹(我局卧底)和他所属的小队攻入极端武装作为指挥部的大清真寺时,没有极端分子,没有人质,寺内已空无一人。这场一无所获的行动被外界视为马拉维围城战进入最后阶段的标志。

8月30日,洛佩兹的小队依然在城内搜寻极端分子的踪迹。

今天是马拉维围城战的第100天,但愿也是最后一天。

马拉维人这场噩梦如今终于快醒了,对于菲律宾,对于棉兰老岛的居民来说这样的灾难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不久之前的2013年9月9日,菲律宾反政府武装“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解”)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进攻菲律宾南部城市三宝颜并与菲律宾政府军爆发武装冲突。冲突造成至少132人死亡,213人受伤,11.8万人流离失所。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的“红新月”

耐人寻味的是,该组织竟在马拉维围城战中派出2000余名原组织武装人员与政府军并肩作战。杀人放火等招安,这群人和梁山好汉一样,帮助朝廷剿灭另一伙反贼?

在遥远的加勒比海,也有等待招安的好汉

《加勒比海盗 | 杀人放火等招安》

弱鸡的政府军

在这场危机中,菲律宾政府方面的表现难以说得上及格。

菲律宾陆军第一师的指挥官宣称,他们早在危机爆发前几个月就收到恐怖组织意图袭击马拉维的相关情报。但5月23日当天武装分子居然一日之内控制了整个城市,这实在说不过去。

如果说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那也不至于把整个城市直接送给蛇吞了。本质上来说,这就是菲政府军对情报缺乏重视,连必要的安检措施都没有去做。

渣渣!老杜亲征

马拉维沦陷后,菲政府军更是因为作战目标不明确而难以达成战果。他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主要目标:1.疏散民众 2.解救人质 3.夺回城市。

多头行动,这对于训练有素的美军来说也未必是轻松的任务,更别说是缺乏相关训练,且不熟悉地形的菲政府军。他们在危机中的行动难免投鼠忌器,束手束脚。

疏散,解救,头等大事

在马拉维的战斗中,人质解救的大概流程是这样的:侦查小组确认极端分子具体位置,是否劫持人质,如无人质则呼叫空中打击,不过前提是空军能出动(手动滑稽)。

若有人质,则由突击小组逐步推进,吸引对方火力。目的是掩护由原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成员和当地居民组成的志愿者疏散周边街区民众(没办法,人生地不熟啊)。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

帮忙建立的疏散走廊

而对于清真寺这样极端分子集聚,且可能劫持大量人质的目标,就没法进行空袭了。炸掉了清真寺只会恶化政府军在当地民众眼中的形象。可怜的步兵只能和恐怖分子打游击,慢慢消耗对方。

但菲政府军武器装备落后,基本是美军越战时代的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全军仅有部分轻型装甲车辆,大部分部队仅装备轻武器。

军人手中的枪支老旧,缺乏足够的弹药基数。出于共同的反恐立场,中国向菲提供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单兵武器系统,其中包括约3000支步枪和600万枚弹药。

美军几十年前淘汰剩下的旧货

菲军极度缺乏适应城市攻坚作战的重装备,士兵甚至不得不把木板钉在装甲上以防御单兵反装甲武器的袭击。

这使得菲政府军的地面进攻极度依赖空中支援,但孱弱的菲空军又无法提供高频次的有效支援。

没有空袭,没有胜利

逐屋,逐巷艰难推进

一切负面因素都使得这场危机的解决变得艰难而漫长。

说起政府军的雷霆行动

没有能比得过这个的

《恩德培雷霆行动》

恶魔的孩子

这场危机,是菲律宾旧有极端主义势力与国际反恐局势恶化相互交织的产物。

作为一个群岛国家,菲律宾可大致划分为北中南三个板块。

北部板块主要部分为菲律宾第一大岛吕宋岛,是菲律宾的核心板块,政治经济中心马尼拉的所在地;中部诸岛旅游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度假天堂;南部板块则为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及其周边岛屿,以农业为主,被称为“”菲律宾的食品篮”。

吕宋岛和棉兰老岛

是最大的两座岛屿

南部诸岛也是菲律宾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地。因此自殖民时代以来,棉兰老岛一直是菲律宾群岛抵抗力量和分离主义势力的重灾区,战乱冲突不断。战乱导致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滞后,而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容易孕育出新的暴力冲突。

2000-2015恐怖袭击分布变化

已经到处都是恐袭了

好怕怕

5月23日爆发的这场危机中登场的反派势力中既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它们分别是阿布沙耶夫组织和穆特(又译毛特)组织。

阿布沙耶夫组织是菲律宾南部反政府武装之一, 1991年由菲律宾伊斯兰传教士阿布杜拉加克·阿布巴卡尔·简加拉尼创立。他们长期在菲律宾南部从事绑架勒索和爆炸袭击活动,基本算是小打小闹。

但在现任首领哈皮隆于2016年宣布效忠伊斯兰国,被封为伊斯兰国东南亚分支“埃米尔”之后,表现日益活跃。

哈皮隆本人

穆特组织的创始人穆特兄弟原为“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高级成员。在摩伊解组织被招安之后,他们前往中东加入伊斯兰国作战。

随后带着一众伊斯兰国际战士“学成归国”,于2010年创立穆特组织。随后他们制造了达沃市爆炸案,全国震惊。

作为一个多国恐怖组织

在其中能学到很多“战斗经验”

在马拉维危机中,穆特与阿布沙耶夫组织合流,这背后与伊斯兰国(ISIS)的崛起有着直接的关联。

穆特组织(左)与伊斯兰国(右)旗帜,

傻傻分不清

(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菲律宾南部诸岛

国际恐怖分子渗透的天然通道

拉登“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虽没有使基地组织本身伤筋动骨,但该组织在恐怖圈的威信大跌,号召力大不如前。干恐怖主义这行,靠的就是名气,一旦威望受损,众小弟也就树倒猢狲散。

恰逢此时伊斯兰国在中东,西占拉卡、东破摩苏尔,风头无两,自然引得万贼来朝。

巴格达迪乐得广开分号,手把手地推广成功经验,输出革命,与其他组织共享恐怖产业经验。

格局很大的样子

伊斯兰国的革命输出,主要“贡献”了一个斗争路线上的巨大转变。恐怖分子纷纷从打击美国及其同盟主要城市为核心,转为优先建立根据地。

他们在根据地发(shou)展(qian)生(shou)产(liang),继而展开武装斗争。

虽然遭到国际联军的猛烈打压,但历经中东恶战洗礼的伊斯兰国成员并没有被全歼。

他们化整为零,带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全新的斗争路线和宣传手段,将死亡与恐惧洒向四方。

马拉维,也许只是这一可怖图景实现过程中的一次小小尝试。

围城到了第100天,但愿,也是最后一天。

参考资料:

Marawi crisis: What we know so far". The Philippine Star. 25 May 2017. Retrieved 25 May 2017.

AFP: Marawi clashes part of security operation, not terrorist attack". The Philippine Star.

Key facts about a tumultuous Tuesday in Marawi City".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Retrieved 24 May 2017.

Mindanao: Churchgoers 'taken hostage' amid Marawi siege". Al Jazeera. 24 May 2017. Retrieved 28 May 2017.

Troops retake Marawi mosque, but find no terrorists, hostages". ABS-CBN News. Retrieved 25 August 2017.

PHL's crackdown on terrorism gets China's support". Philippine News Agency. Retrieved 26 May 2017.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