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我们是如何把这个古代妇女节过成情人节的?

其实,在开始的开始,七夕跟“情人节”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七夕将至,满世界似乎都在说这个“中国情人节”的事儿——果然,除了清明节,其他任何节日都能给过成情人节啊!

其实,在开始的开始,七夕跟“情人节”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在牛郎织女确立恋爱关系之前, 他们其实只是天文学上意义上的两颗星星。

最早写这两颗星的,是《诗经·小雅·大东》: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翻译过来就是:

织女星啊日夜忙,忙来忙去,终归织不出好花样

再看那颗牵牛星,也无法像人间真牛拉车厢

不管有没有一腿,看人洗澡就把人衣服拿走,这个习惯可不好啊……

虽然已经被人格化,但是不是还看不出两人有一腿?结论,也就很明显:

1 孔子的时代,织女和牛郎没有男女关系;

2 织女星已经被当做织布之星了。

“什么‘中国情人节’?我怎么不知道?”

既然把织女当做织布之星,可为毛又说她“织不出好花样”呢?别忘了,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意思是说:

远离镐京的东方分封国啊,织布机上啥都没了。

已经很清楚了——并不是说织女星织不出好花样,只是以比喻暗讽西周王室太混账,把老百姓家里的布帛粮食都给抢空了。

▍恰恰是这样,反过来正说明在这个男耕女织的社会,织女星承载了人民群众对劳动有所收获的期盼。

其实不难理解。“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已末,秋将至,天气转凉,女子们开始摇动纺车,织布制衣。几千年前的她们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心中的感慨都化作了一句呐喊:

▍本姑娘真希望像织女一样能干,多织出几匹布!

对于织女的想象,最终成了“乞巧”的源头,而真正将七月七日作为“乞巧节”记载的,是《西京杂记》: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七夕之夜,汉代皇宫大院内灯火辉煌,宫女们拿起针线穿孔比赛,你来我往,好不欢乐。至于说“情人”,在哪呢?就算有,那也早被皇帝老儿拉出去双双砍了。

七月七成为“乞巧节”,与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关系很大。《太平御览》记载:

“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

一方面,“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另一方面,丰收美满,刚好也是织女形象所代表的涵义,因此七夕风俗通过乞巧以祈求丰收美满,再正常不过。

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先秦到西汉的这段时间里,七夕的主要含义是“乞巧”,和今天所说的“情人节”半毛钱关系没有。

真正给七夕加了点儿感情料的,最早是走七步路写成一首诗还要你背诵的那位哥,曹植。

“背不住你就及不了格,没错,哥哥我就是这么拉风!”

他在《九咏注》里让牛郎织女结为了夫妇: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

虽说到了东汉,牛郎织女被安排领证,但此后七夕节主要还是跟“乞巧”有关,和情人节沾不上边。

这从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的《七夕赋》可以看出来:

“兔月先上,羊灯次安。睹牛星之曜景,视织女之阑干。於是秦娥丽妾,赵艳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妆之半故,怜晚饰之全新。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空。”

七月七日,闺阁女儿穿上漂亮的新衣,精心梳妆打扮,来欢度这良辰佳节。当夜色渐浓,一弯新月上柳树梢头时,人们已在庭院里摆好香案,陈列瓜果,仰望着繁星闪烁、澄碧深邃的夜空、焚香祭拜双星。姐妹们在朦胧的月光下穿针引线、有说有笑地戏比高低,用这种方式向天上的织女乞巧。

很显然,这种聚会的参加者是少妇少女们,并没有男人什么事。她们在月下焚香礼拜被称为“七姐”的织女,比赛穿针引线的同时,许下心愿,然后吃吃瓜果、聊聊私房话——女人们玩得很high,男人们靠边站,小姐妹要聚会开party!这不就是妥妥的古代的“妇女节”么?

那么,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七夕变成了情人节?

这其实是最近几十年以来的“发明”。西方情人节在我国开始流行、大受追捧之后,一个问题被抛了出来:

▍外国有,为啥咱没有?

没有,咱就造一个。于是传统节日七夕的情爱要素被发现和发掘,舆论推动下,七月七的七夕就发展演变为了与“2.14”相抗衡的“中国情人节”。

在这个过程中,被迫分离却始终相望相守的牛郎织女故事得到反复讲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长恨歌》、《鹊桥仙》等诗词被反复吟咏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渐渐成为七夕节最核心的文化符号,七夕“乞巧”的内涵反倒不怎么被提起了。

不过,虽然七夕作为“情人节”是最近的发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和“乞巧”就有明显的冲突。期盼心灵手巧也好,姻缘圆满也好,不都包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么?

话说回来,既是对爱情誓言的承诺,又是对心灵手巧的祝福,七夕节,应该给身边的她,挑怎样一份礼物才算合适?

更关键的是,没有一份像样的礼物,你的另一半会轻易得放过你么?!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