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世界上第一张由AI制作的专辑诞生,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这并不是AI第一次参与音乐或其他艺术的创作。

编译:邬楚钰

“新人”作曲家

8月21日,《Break Free》作为Taryn Southern新专辑的首单面世,这张专辑都有一位名叫“Amper”的合作人。听起来他不过是一位典型的专辑合作人,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Break Free》的MV,这几天已经引起国内社交媒体的广泛讨论

Taryn不算是乐坛新秀,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已超5亿,并且拥有45万订阅粉丝,而这位“Amper”倒是彻彻底底的“新人”。

实际上,Amper是由专业的音乐人和技术人员开发的人工智能作曲、音乐制作平台,也是第一个完成整张专辑的AI系统,这张专辑就叫做《I AM AI》。

什么是AI音乐?

由计算机创作的音乐,通常使用特定算法进行学习,然后作曲。一部分的AI音乐平台是根据设置好的参数进行创作,其他的则是在音乐库的基础上应用深度学习的算法,训练AI进行创作。

一般人可能难以想象,像Drew Silverstein这样的电影配乐作曲家怎么会创作一款与自己相竞争的产品。但实际上,Silverstein认为Amper可以提供快捷、价格亲民并且不收版税的音乐创作服务,特别适用于广告音乐、短视频配乐这些功能性的音乐创作。Silverstein表示,根据他过去的经验,需求方给的预算和创作音乐的价值基本对不上。

Amper的未来主义音乐理念

今年3月,Amper对外宣布平台拿到了400万美元的融资,由Two Sigma Ventures领投,Foundry Group、Kiwi Venture Partners和Advancit Capital跟投。Amper此前也获得了Brooklyn Bridge Ventures的投资。

Silverstein向TechCrunch表示,Amper并非按单独作业的思路设计,而是要与人类音乐人合作。“我们公司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未来的音乐将是由人类和AI合作完成的。我们想要以这种合作的方式推进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教会计算机进行真正的创作。”

具体来说,在Amper上创作音乐,只需要给出你想要的情绪、时长和风格,几秒之后就能得到一个初始版本(创作所需时长受到音乐时长的影响)。之后人们可以在该版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比如添加或删去某种乐器。

△Amper Music的测试版界面

同样在做AI音乐的还有两年前获得TechCrunch创业竞赛奖的Jukedeck(回顾:《人工智能创作音乐靠谱吗?这家音乐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拿AI赚钱了》。不过在Silverstein看来,以往AI的“创作”基本上是人类作品的再呈现,而Amper的不同之处和优势正是它的创造力以及与人类合作的能力。

在发布会上,该团队表示:“曾经,在AI音乐的制作过程中,人类还是需要做一些重要的改动,包括对和弦和旋律的调整。”他们想强调,不同于其他由AI作曲的歌,《Break Free》中的和弦架构和配器完全是由Amper完成的,仅在风格和整体节奏方面需要人类的介入。此外,这首歌选择由Stem管理发行,该平台提供AI和人类合作作品的版税分账服务。(回顾:《创业公司Stem获得800万美元A轮融资,手握区块链技术,就是要让音乐人赚到钱!》)

虽说《I AM AI》是由AI作曲和制作的第一张专辑,但这并不是AI第一次参与音乐或其他艺术的创作。更早的例子还有AI系统Aiva学习古典音乐作曲,DeepBach可以创作出巴洛克艺术家Johann Sebastian Bach风格的音乐。也许,这张专辑只是迈向新时代的第一步,在这个时代,人类将与AI一起玩艺术。

(综合Futurism、Techcrunch)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