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地处太行深处的工厂,是如何变成育人学校的?

与其说金沙河是一家企业,不如说是一所育人的学校。

【中国隐形冠军系列报道之走进金沙河】

做大做强曾经一度是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但盲目扩张、多元化经营导致很多企业“大而不强”。但是在众多行业中,有一批鲜为人知的企业,长期专注于垂直领域,精耕细作,却成为了细分市场的领导者。他们,是行业的隐形冠军;他们,是小众市场的佼佼者。关注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外管理》开设了“中国隐形冠军”栏目,深度剖析隐形冠军企业背后不为人知的、独到的成功秘诀。本篇为第二家隐形冠军企业——金沙河面业集团。

企业文化篇

金沙河:把农民变成高素质工人

文| 谢丹丹

一家挂面厂的招聘通告(招聘200人),吸引了近2000人的面试,场面堪比公务员选拔。

这家企业叫金沙河。

在河北邢台当地有一种说法,凡是婆媳关系好的,家庭和谐的几乎都是金沙河的员工。不少父母指定让子女找金沙河的对象。

在金沙河的厂区内,员工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秩序井然地排队行走。厂房外,良田遍地,瓜果飘香。员工路不拾遗,即使有人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挂在走廊上,或者宿舍的门开着,东西也不会丢失。在食堂,可以看到领导和员工一同排队打饭,没有一个人剩饭菜。宿舍的被子被叠成豆腐块,厨房的勺子把都朝同样的方向摆放。

一家如此传统的挂面企业,为何会有如此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原因就在于:这家企业把农民工改造成了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并获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创造了挂面行业的诸多奇迹。

1

一所育人的企业大学

与其说金沙河是一家企业,不如说是一所育人的学校。

20年来,在金沙河每月都有两次雷打不动的后勤会。在后勤会上,金沙河董事长魏海金会亲自授课,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说明一系列人生哲理。员工周亚飞最喜欢听魏总讲故事,因为这些故事贴近生活,很多都是魏总的亲身经历。

她清楚的记得一个关于喝酒的故事。20年前,一个饲料厂的老板爱喝酒,一喝就醉,他喝酒的时候,厂里其他人都要陪喝。但喝酒误事,他后来召集员工定了个规矩:上班期间不能喝酒,但他自己除外。后来,饲料厂就倒闭了。这件事情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无论规定什么,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单纯要求他人,而不以身作则,规定是推行不下去的。

20年来,这些故事虽然显得微不足道,但背后传递的道理却影响着无数员工。除此之外,金沙河会开展学习和教育活动,例如,“三心教育”,包括感恩心、责任心、爱心等。每月会召开一次的家长会,让家属了解公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员工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同时,每年员工都要接受《弟子规》培训。除此之外,金沙河每年都会对已婚职工展开家庭教育,引导年轻父母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

面粉车间班长任瑞强初中就辍学,他发自内心地说:“金沙河给了我第二次上大学的机会。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在社会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人处事的原则、感恩之心。”销售部主管霍丽静更是感触深切:“金沙河的大门永远为农村孩子敞开。”

在金沙河,员工的学历普遍不高,几乎都是初高中,甚至小学文化,这些人如果不在金沙河,也许仍然还留在农村干农活,有的在城市里过着不如意的打工生活。

2

如何管理大学生

但是,随着金沙河二期倍增工厂的投产,原来的人才体系还能满足金沙河未来的发展吗?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大学生也逐渐进入企业。魏燕带领的电商部门,是金沙河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团队。

“金沙河的文化底蕴太深了,刚来的时候,大学生要想在这个环境里面生存都很难。”在这个团队之前,魏燕超经历了两拨儿大学生的离开。不少大学生刚到金沙河时,感到各种规矩和约束太多。

后来,魏燕超想办法,找来了高中的同班同学,团队才由此打下基础,逐渐招收新人。到目前为止,这种融合仍在进行。就连魏燕超自己,也经历了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后来,魏燕超意识到,其实大学生和普通员工的管理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引导方式的不同罢了。在金沙河,大部分员工的理想是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农村走向城市。而现在的90、95后大学生,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实年轻大学生不怕吃苦,只要为理想奋斗,吃多少苦都乐意。只不过,要使用的‘胡萝卜’不一样。”所以,魏燕超经常对下属描绘金沙河的未来和事业发展路径。他甚至给自己的团队微信群取名叫“未来与梦想”。

3

why比how更重要

“一个企业的文化来自于它所属的地域文化。就像福耀一样,福建人有闯荡天下的基因,走出去是正常的。但河北文化更热衷于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的文化下长出的家文化以及人才战略,顺理成章。但是下一步金沙河将面临国际化,众口称赞的家文化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而这样的文化又应该做哪些扬弃?”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光认为,虽然不少企业把金沙河当成一个学习范本,但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单纯地看金沙河是怎么做的,还要了解金沙河为什么要这么做。

杨光说到:“金沙河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基于什么逻辑形成了目前特有的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只有把这个背景弄清楚了,才能在自己的企业里找到答案。”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