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自媒体跟风成性,想火成性,热衷于借势炒作,却不料一不小心殃及舆论风口本就心神难定的国民大企,恰恰让其得逞,国民大企恰恰中了圈套,自媒体这时高兴还来不及,成功突围,企业却已经引火上身,百千亿市值的大企却被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摞倒,因小失大,让人唏嘘。
近日,接连一大串的自媒体屡被起诉,企业却庸人自扰,这其中不乏经常在唾沫星子之间打杖的小米、滴滴这样的国民顶尖品大牌,自媒体还没反应过来,企业倒惊慌失措了,还说自媒体毁了自己形象,引人深省。
撕逼撕出了高境界却越撕越烂
自从自媒体疯狂疯长,就乱世成性,加上这一波风口和自媒体成名和成功的功利心极强,自然避免不了对各大有名望的大牌雨露均沾,助力自己一骑绝尘,从此一步登天,平步青云。所有大牌都成了他们的猎食对象,尽力攀登上去。所谓借势,造势,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出名不罢休,不大赚一笔死不罢休。风口稍纵即逝,万一没有了呢。让人特别不解的是万人团队的铁甲骑兵却在这一波无名小卒的进攻下,怂得交了枪,无名小卒想踩着你的肩膀一飞冲天,你却正好迎合了它,不但予以回应,还信誓旦旦地要将这些无名小卒诉至法庭,张口就是千万级别的精神损失费,堂堂一个国民大牌,百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要将一个手无寸铁的键盘侠告上法庭,和他当堂对簿,殊不知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光彩值得骄傲的事。
最终的结果是自媒体以大牌所索要的精神损失费的万分之一得以赔偿,也不明白,一个百千亿美元的大牌到底精神损失了什么。如果说真的损失了什么,那一定是与自媒体之间的口水所带来的持久战,小米与建华wei业的诉讼居然激战整整一年,又要二审,真是旷日持久,撕逼撕出了新境界,然而我们有目共睹的是在粉丝经济速战速决、期货营销愈演愈烈的超级营销炒作大战下,小米的口碑、小米的市场、小米的出货量均在全线收窄,急速下滑,如果将诉讼的心思用在产品的打磨上,用户体验的改进上,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撕逼的结果是自媒体和企业双输
当然,并不是自媒体触及了企业的底线就不该受到惩罚,受到规范,受到约束,触破禁区的借势东风有时候不但没有送自己平步青云,反而断送了拿命码字、用命推广,用命造势的自媒体前程。想火成性,想暴富成性,当今社会的毒瘤像针一样扎进了用命在加班的屌丝的生命里,死磕标题党,死磕10万+,死磕平台那点支付不了一顿饭的广告费。想火成性的自媒体和舆论风口的大牌不谋而合,依靠炒作手段火起来的公司唯恐安静地躺着销声匿迹,使出一贯的雕虫小技再次转移注意力,想要改变潮水的方向,然而恰恰适得其反,只会火上浇油,越陷越深,瞒天过海,依然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企业起诉自媒体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和自媒体双输。
虽说是内容创业的春天,自媒体站在风口浪尖,但平台对用户的报酬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如出一辙,所谓的补贴,所谓的激励机制远远追不上物价上涨,房子车子的重压,自媒体办法想尽,铤而走险,最终还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但相对于百亿美元的大牌,真是鸡毛蒜皮,大牌小肚鸡肠,反而处境更糟,因小失大,正所谓老鼠撼动大象,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使其折寿半百,不是舆论和自媒体在抹黑,而是一味地唯利是图绝对行不通。
公关的失败,只会使企业越陷越深
7月13日,滴滴起诉“众程”名誉侵权,7月3日,瓜子二手车起诉“互联网一些事”名誉侵权,7月27日北京海淀法院在其官网发布新闻快讯:《摩拜起诉“磐石之心”侵犯名誉权》)。仅仅上个月一个月之内,就接连出现了至少3起自媒体被企业起诉的事件,难道真的是自媒体行业乱象,毁了企业的形象,一个堂堂的泱泱大企,能够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磨磨唧唧,大动干戈,足可以看出它的企业文化、它的为企之道,公关的不当,跟风炒作,甚至想借着自媒体的风火让风火蔓延,唯恐火势太小,烧不到自己的曹营,本身就是弱智行为,企业一味追求风口,寻求炒作,定会沦为网民的笑柄,一旦开启口水战,就等于走向了危机,便是走下坡路的开端。
堂堂的国民大企做无谓的牺牲,就好像一队铁甲骑兵不放过一个怨妇似的,最后只会让人耻笑,终失其本心,沦为笑柄。不会处理公关只能让企业越来越黑,越陷越深,最终把自己推向无底洞。真正的企业宠辱不惊,专注产品,专注用户,专注服务,形象自然形成,如果只一味沉溺于公关口水战,沉溺于炒作、期货营销,市场和用户唾弃实在太正常不过,相对于经常打口水战的小米,与其对标的华为选择用销量来对抗,对于口水和舆论,坐看庭前花开落,一笑而过,何乐而不为?华为的招牌P10手机也一度深陷舆论的漩涡,华为余承东正面回应,交代事实,并提供了疏油层等一套解决用户争端的解决方案,从而巧妙地平息了用户的争议。
真是自媒体毁了企业形象?
将一个企业的形象归结于自媒体的黑批判,或者说将一个自媒体屡次不断地告上法庭,我们便可以掂量到这个企业的分量了,还谈什么形象?百亿美元市值的大牌绝不是公关做能左右,也绝不是几个自媒体所能影响。若受其然乱心智,那绝对没有做大企的命,公关毕竟有限,就像固然是人情社会,那也绝不是能完全左右一个人的前程。企业陷入口水战追根究底还是伤害的是未来可以为自己创造“剩余价值”的忠实用户,那怎怪别人?
自媒体自讨没趣尚可,大牌企业却让人疑惑,怒怼自媒体,自媒体为炒作,大牌何尝不是,但却恰恰把自己推向了火坑,靠营销吹捧起来的平台随时会被内在旺盛的虚火所自燃,用户心头的那一张梦幻之网也随之消失,从而让用户大跌眼镜,无所适从,即便再有故事的情怀亦难掩平台本身的衰落,自然丧失民心,远离行业的扭曲发展,解决产品链、管理链、企业文化链迫在眉睫,回归理性,摆脱外表光鲜内在痛苦的现状刻不容缓。毁掉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你无法战胜的自己,企业又何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