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网贷行业还比较散漫。P2P平台要整顿、要退出,也无需向主管部门报备,自行发一纸通告即可。
8月8日晚,广东P2P平台川惠财富董事长刘某某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对公司业务进行整改,整改期间暂停线上线下业务;公司目前暂无足够资金兑付投资人回款,提现暂按每月每位投资人账户总额的千分之五执行一次;最后,平台愿以公司的可处置资产作为对投资者人的资金担保。
这样的承诺似曾相识。
从快鹿到四达投资,从合拍贷到鑫琦资产,近两年暴雷的P2P平台在出事之前,都曾经发布过类似文件,先稳住投资人的同时,也好向当地主管部门交差。
每日金融发现,近期宣布暂停营业的P2P平台还不止川惠财富一家。从7月至今,已有平乐贷、米族金融等平台以系统升级、存管系统上线等原因限制投资人提现。虽然有平台随后又恢复了正常运营,但这种想停就停的行为,还是引起了投资人的恐慌。
“以整改的名义暂停运营,这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某资深网贷投资人接受每日金融采访时表示,网贷平台以网站升级、存管系统调试等理由限制投资人提现的行为不正常。投资人遇到这样的平台时,要引起重视,提高警惕。
还有投资人认为,虽然每家平台对接银行存管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暂停服务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但到底暂停多久,从对投资人负责任的角度来说,P2P平台该有明确的说明。像川惠财富这种遥遥无期的承诺,也难免让投资人产生该平台可能跑路的看法。
一般来说,大多数网贷平台在存管系统上线期间,会通过短信、电话、官网、官微等方式提前通知投资人做好准备。另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金融,银行存管系统上线一般只会花两三天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周。对外宣传系统上线时间动辄一两个月的平台,则可能动摇投资人的信心。
也有P2P平台负责人坦承,上线银行存管导致平台暂停服务,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如果在暂停服务期间,平台的运营支撑工作做得不好,就容易造成投资人情绪波动,由此带来的负面舆论,更可能让平台面临被挤兑的风险。
每日金融智库认为: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网贷行业从下半年开始将进入深度洗牌阶段,网贷平台优胜劣汰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时候,投资人更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要因为追求蝇头小利而盲目投资。
另一方面,大多数P2P平台本身也不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整顿的大背景下,还得面临退出或转型的选择压力。这也会导致一些P2P平台借整改之名,先稳住投资人再跑路。
所以,在网贷行业进入整改合规的关键期,投资人做决策时,应当把P2P平台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加以考量。投资人要警惕那些时常宣称超高回报率的平台,也尽量选择信息透明、合规完成度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