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战狼2》上映以来,人们对国产军事动作类电影的热议从未如此激烈。先进的武器装备,好莱坞式的大场面以及制作团队,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成为战狼系列的经典标签。
中国历来对狼有着特有的情感与信仰,比如当年风靡的《狼图腾》一书,让很多人对狼文化推崇备至。其实,在中国商界,历来有将狼性文化视为攻城略地的战略支点与精神图腾的习惯。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
任正非:坚持狼性,不屈不挠
作为企业图存的一种文化指引,任正非在经典的《华为的冬天》一文中,把狼性文化定义为偏执的危机感、拼命精神、平等、直言不讳、压强原则。
华为文化反映了任正非雷厉风行的性格和军事化的作风。强烈的危机意识,使任正非早期的管理理念中略带“血腥”,他认为做企业就需要狼的精神。
“因为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这种凶悍的企业文化,使华为不仅在中国内地赢得成功,甚至在国际化初期也一度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
华为的狼性其实是敏锐的嗅觉,是对客户、市场的关注。许多企业倒下,常常是因为对客户傲慢,但华为一直秉承的基本原则是:永远做乙方,永远以乙方的心态面对大大小小的客户。华为规模小的时候对客户保持敬畏,但当其体量已经超越他的客户时,依然对自己的客户保持敬畏。
在华为,全员永远追求屁股对着老板、眼睛盯着客户,感知客户、市场、精神追求的变化。一旦闻到肉味、看到机会本能扑上,这就是本能的进攻,不开会、不讨论、不沟通。
2
杨元庆:变兔为狼,重拾狼性
近年来,联想集团不尽如人意的业绩,让杨元庆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危机感常伴的杨元庆本人对狼性文化也是推崇备至。
“企业是做长了或者做大了后就会有大企业病,不能光靠改变文化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一定的体制、机制、激励下,兔子才能变成狼。” 这是杨元庆在饱受争议的2016年接受媒体专访时,首次提到要变兔为狼。
杨元庆曾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直言,狼文化有两点尤其需要注意:第一,要做到平衡。初创的企业更需要狼文化,大的企业必然有一些兔子。那么大的企业,也不可能恢复到只有几十人的小企业。不可能今天是个上市公司,然后下季度的业绩就无所谓了,所以是需要有平衡。
第二,文化不是停留在嘴面上,是靠行动来实现的。你采取的什么行动、措施去驱动的,这个不是嘴巴上说的。不是嘴巴上说兔子就可以变成狼,这不可能,在一定的体制、机制、激励下,兔子才能变成狼。
3
史玉柱:赶走兔子,引狼入室
2016年,重新回归的史玉柱提出了巨人要全面施行狼文化,甚至要把巨人变成一个“狼窝”,“只要伟大的公司,没有不是狼文化的。兔子窝文化肯定要失败的,尤其搞互联网,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是狼文化,肯定是死路一条。”当时这一论述,引发了商界“兔子与狼”的热议。
经历过向死而生的史玉柱,非常清楚狼性文化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回归后更是将危机感提升到了企业战略层面。
在史玉柱眼里,“狼性文化”有四大特点:
1、有危机意识。狼都怕饿死,狼运动量大,消耗高,它们总担心自己饿死,危机意识特别强。高速发展的公司一定有危机感。
2、鼻子尖,嗅觉灵敏。狼善于寻找、发现市场机会。狼鼻子迎着风抽动,时刻利用它的尖鼻子在寻找机会。
3、自发性进攻,不屈不挠。一旦发起进攻,不用头狼教育,进攻是它们的本能。不怕困难,不达成目标不罢休。
4、团队合作。狼靠群体,团队,配合默契。狼群追一头牛,跑得快的负责前边堵截,靠左边的从左边包抄,靠右边的从右边包抄。这都不是头狼下令的,狼的本能里就有合作意识。工作中要发挥这种精神,主动配合,不相互推托。
4
李彦宏: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2013年,因担心百度会患上大企业病,李彦宏在公司内部呼吁狼性文化。在那篇著名的“改变,从你我开始”的内部邮件中,李彦宏提出,要淘汰小资,鼓励狼性。“我们需要有敏锐的嗅觉,需要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需要群体奋斗。其实早期的百度就是这样。”
淘汰小资是呼唤狼性,呼唤狼性就是要胡萝卜加大棒。对于危机常伴左右的百度来说,李彦宏想让所有员工更明确一种态度,那就是“如果想找一个稳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请现在就离开,否则我们这一艘大船就要被拖垮。”
李彦宏曾在媒体上说:“当一个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的时候,基层员工的心态会发生一些变化,早期的员工进来就认为我把青春赌进来,所以一定要把它做成。现在进来的员工很可能觉得百度是个大公司,一旦能够进来就能很轻松拿高薪,这种想法是需要改变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百度的竞争力就没有了,很快就会被别人打败。我需要及时提醒我们的员工要保持冷静、激情,保持创业的精神。我简单用了一个词就叫做狼性,也就是要有敏锐的嗅觉,要有团队精神,要不屈不挠。”
5
许家印:狼性十足,血拼对手
球场上的许家印,给人的印象除了每场净胜球奖金的豪气以外,狼的血性更是表现得淋淋尽致。“狼性十足,血拼对手”是许家印给恒大贴上的最佳标签,更成为了恒大在商界大展手脚的座右铭。
为打造“狼性十足,血拼对手”的恒大,许家印几乎严苛到六亲不认。在工作上,他严厉,强势,独裁,随时翻脸不认人,离他越近,官阶越大,翻脸越狠。
凭借狼一般的敏锐嗅觉,许家印带领的恒大近些年的转型之路走的可谓是风风火火。8年前,恒大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地产之外,选择金融、健康、文化旅游三大产业进行大手笔布局。
“最终所选择的三大服务产业,既是服务需求非常大的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的产业,也是拉动内需的产业,所以恒大的成功转型,一定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许家印说。
商业的输赢要钱,而军事的输赢则要命。人们常常说商场如战场,这不仅仅是因为商场上竞争的残酷与战场可有一比,还因为兵法中的策略、计谋、方法等智慧,也同样可为商业所用。
古代的剑客们,狭路相逢时,不论对手有多么强大,都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纵然倒在对手下脚下,也虽败犹荣。如今的商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畏对手,不畏恶劣的市场环境,不抱怨、敢于出击,这是企业家需要的亮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