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好会唱才能当声优,偶像化的业界还会好吗

声优偶像化为业界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作者:雨子酱

声优作为日本动画重要的一环,近些年来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与喜爱。不过随着声优曝光率的提高,一个现象引起了观众们的讨论与争议,那就是“声优偶像化”。随处可见的声优CD、写真与各种各样的线下活动刷足了存在感却也模糊了声优与偶像之间的界限,声优界老前辈们发表的批评也不时引发网络上的热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声优偶像化,看看它为业界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1. 这些锅,偶像经济背了!

如今,声优作为职业逐渐被日本年轻人熟知、认可并接受,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梦想投入这一行业,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某电视节目给出的「大人气的职业排行」中声优位列第26位,甚至超过了位列47位的歌手。有梦想是好事,那么如何成为职业声优呢?

对于素人而言,声优学校是他们的第一步。据统计,全日本从事声优行业的人数超过六千,每年都有约五千人进入声优学校,光是东京都内的声优学校或养成所,就已经超过了四十所。声优学校面对的是新人,开展训练课程偏基础性,除了最基本的发声课程与配音课程,还有许多辅助性功能如学业辅导、提供资源与就业渠道等。

上图是曾培养出高桥广树、细谷佳正等知名声优的东京广播学院提供给学生的课程,涵盖了现代声优所需的多方才艺的所有部分。在这份给出的具体课程计划中,包括单口相声(落語)、发声发音、主持人训练、商业礼仪、日本舞蹈、英语会话、广播剧、声优演技基础、滑舌练习、武打(殺陣)、演员演技基础、选拔策略讲座、就职策略讲座、连环画剧(紙芝居)、舞蹈、主唱等等,训练内容那叫一个异彩纷呈,但最重要的配音课程似乎难觅其踪……

如果将声优界比为大树,那么培养新人声优的声优学校可谓是输送养分的根,而现实却是,这个根逐渐呈现了过度追求偶像化的迹象。为了打造拿得出手、能当招生招牌与噱头的种子选手,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占得一足之地,声优学校或多或少降低了对配音技能的培养,转而着重追求偶像声优的塑造。

「来我们校可以锻炼技巧提高水平」X

「可以和香菜共事哦」√

象牙塔的学校尚且如此,走出象牙塔后的社会现实就更加残酷了,在朝日电视台节目「土曜有有晚餐会」中,关于「现在的声优,要是不会唱歌跳舞,就完全接不到工作」这样一条表述,参与节目的十名声优中九位都给出了肯定回答表示认可。在《一星期的朋友》中扮演男主长谷祐树的山谷祥生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首先要经过声优选拔,一旦通过了就能饰演角色,这种时候就会被问到「可以出演活动吗?」「可以唱歌吗?」,不光是声音条件符合角色这般简单,如果不会唱歌跳舞,就无法拿到角色。

声优的偶像化低龄化与事务所、演艺公司不无关系。按照老一代的培养方法,新人需要在声优专门学校与事务所旗下的养成所打磨演技,出道后慢慢累积经验与人气,资质足够的话再获得多栖发展的机会。但如今却有很多事务所选择快而猛的造星战略,直接从各类声优选拔会上挑选形象适合的新人,如现在势头正猛的木户衣吹,就是在知名艺能事务所Horipro举办的大型选秀活动「第36回新人明星试镜巡游 次世代声优选拔」上被看中,因而签约Horipro得以出道,彼时年仅14岁。

君不见诸多 95后声优前仆后继,00后声优蓄势待发,04年出生的谷花音已经开始主役汤浅政明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老一辈声优尚能饭否?

剧场版主役+监督汤浅政明,这资源真够羡煞旁人的

偶像化导致声优在商业活动方面付出了过多精力,从而容易忽视配音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低龄化与经验的匮乏使得这些声优配音往往不尽人意,饱受非议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老牌声优神谷明、难波圭一和堀川亮就曾在朝日电视台节目「小崇小敏的时间!」中无情批判年轻一代的演技。神谷明拿他当初参演的作品《巴比伦2世》来举例,“现在的年轻声优,剧本写 ‘嗯’就只会照本宣科念‘嗯’,剧本写悲鸣就只会用最平凡不过的‘啊——’来表现”,表现力的不足是一个方面,难波圭一也表示,现在年轻一代没什么特质,音色太过重复,分不清哪个角色是哪个。

从业超过三十年的三位老一辈声优批判当下年轻声优

除了娱乐公司快餐的造星计划,演员也来凑热闹分杯羹的情况也对声优业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少演艺界艺人跨界来配音,不过与阿宅们“这都谁啊”“是不是为了出名啊”的一般认知不同,这些艺人普遍都具备较高的人气与热度,配音更多是试试水的性质,而资本看中的则是这些艺人的三次元票房和粉丝号召力,前有新垣结衣/宫崎葵/桐谷美玲等一票小花,现有雄心勃勃组建声优偶像团体的HKT48指原莉乃,以及本季新番《猜谜王》川岛海荷。

指原莉乃担当制作人的声优偶像团体「=LOVE」

隔行如隔山的老话不假,就拿川岛海荷的表现举例,她在《猜谜王》中为女主角配音,含糊的咬字吐词、毫无起伏的语气,以及外行的气息把握与声线控制能力让观众目瞪口呆,不出意外地获得了一边倒的恶评。

你气息不足咬字含糊,语调生硬毫无感情,没一个表现像样的!

除了无理的年龄限制,业界更爆出了「声优尤其是女声优会被重点询问是否能进行COS活动」的内幕。如今,这种服务粉丝向的公演活动也对声优提出了更多要求,例如长相与身高不能太抱歉、会来事儿、擅长炒热气氛,时不时掉个节操,还要精通卖萌卖腐卖姬等各种营业,懂得抓住目标粉丝的心。抱歉,这也是声优偶像化的一环,不爽不要玩。

当然薮猫酱是很萌没错啦

对于新人声优来说,公演活动有利于刷脸,起码混个脸熟吧?如果五官出色形象得体,显而易见圈粉速度唰唰的,倘若再加上个点满的社交技能与暖场天赋,那…EVENT的宠儿就是你别犹豫!在市场运作与商业利益推动下,声优与偶像的界限日益模糊,也许某日路过秋叶原看到的一群唱唱跳跳的萌妹,你以为是偶像,实际上却是声优,这种心情啊,真是五味杂陈…

由十二名女声优组成的某偶像组合

声优低龄化、专业能力下降、营业过多、不可说的业内规则…声优学校乃至整个声优业界的改变显而易见,声优偶像化难辞其咎。

2. 吃口饭也不容易

上面主要谈了声优偶像化对声优学校以及业界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过事情总有利弊,偶像化也绝非万恶不赦,在市场运作日益成熟的现在,作为一种偶像经济,声优偶像化自然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出写真卖CD这些娱乐圈老套路已经见惯不惊,像「偶像大师」与「歌之王子殿下」都是目前业界一等一能打的IP, Live和见面会也是办的如火如荼,CD卖气丝毫不输流行音乐。值得一提的还有堪称现象级的声优歌手偶像组合μ’s。

LoveLive! 5th Day1上μ’s表演的「Snow halation」

在偶像企划泛滥的业界,使μ’s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二次元角色与三次元偶像声优的完美结合。Live、广播剧、生放送、书籍、CD、动画、漫画、手游等一系列企划无缝COMBO,声优从幕后走到台前,弥补了部分观众只能与二次元人物互动的缺失与遗憾,毕竟虚拟的老婆不能开见面会,但三次元的声优就可以。一旦将人物与声优挂钩,粉丝们对于角色的爱与投入也会使声优从中受益,例如LL中Pile、饭田里穗等原本就从事歌手活动的几位,加入LL企划前后的个人单曲销量对比相当悬殊,甚至有十倍之差。

南条爱乃在加入LL后人气更是见涨,在asl2014上以乐队主唱、个人、LL成员三种身份献唱

令人苦笑的是,一般情况下声优不会乐于见到自己与单个角色相捆绑,因为这意味着角色的束缚与戏路的固定,对于实力派声优而言这样的局面显然不利于演技与口碑的提高。然而在偶像经济时代,声优与角色绑定却能吸到大波角色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宝贵的人气与热度,甚至是实打实的收入。

没错,收入!声优不能仅仅活在二次元,而三次元需要收入。除开市场的需求,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声优等级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声优偶像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人声优的经济负担。

上面我们提到过声优行业的竞争现状与不菲的学费,这里则简要谈一下声优的收入。大部分专业声优都加入了日本俳优連合(日本俳优联盟),工资则主要依据从业资历评定等级,即ランク制(等级制),每个声优根据自己等级来获得单集TV动画收入。这就是基本的声优工资排位制度,与日本社会普遍实行的「年功序列工资制」一脉相承。

声优等级制度共分六个级别,从A到F,随着经验年数增长等级上升,直到最高级的A级是四万五日元,A以上还有传说中的无等级声优例如野泽雅子、神谷明、古谷彻等。最底层的F级新人声优参演一集30分钟左右时长的TV动画收入仅为一万五日元,除去事务所抽成、税金、交通费等固定成本,最后到手的实际工资寥寥无几。听起来似乎连生活都难以为继,不过也正是本制度的存在,在不少动画为了尽可能压缩动画预算而选择启用新人声优的大背景下,新人才得以有了更多的机会。

物美价廉的新人声优苍月升

既然声优工资与工龄挂钩,那么对于位于排位制度最底层的新人声优而言,眼前能选的路差不多就是:一,疯狂接配音活儿,限于资历、水平与资源,新人声优接到的工作一般为路人角色之流;二,多栖发展,参加各类线下活动如小型live、见面会、广播活动,会唱歌的出CD,颜好的拍写真等;三,下海配里番;四,兼职打零工。

以颜好著称的上坂堇推出的写真集「Sumipedia」,不过政委可能不缺钱

除去完全与声优工作无关的第四项,前三者都是可供选择的途径,然而也各有各的风险,其中尤以下海为甚。声优配H是个有些敏感与微妙的话题,里世界活动的声优往表世界活动与转型相对受限,忌讳也颇多,因此,既能巧妙利用颜值时代需求又能刷认知度与存在感、成本还低的第二项无疑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偶像经济炒起来了事务所自然是乐见其成,对声优本人而言则组成了收入的一部分,这也造就了如今声优尤其是新人声优逐渐偶像化的局面。

看到这里,各位观众是否不由感叹原本工作于幕后的声优们,如今却是聚光灯的中心呢?长相出众、能歌善舞、口齿伶俐、人脉强大、社交广泛…无论哪个Tag贴在声优上都有微妙的违和感,然而事实就是,拥有这些属性与技能的声优却能混得更好。

声优偶像化是颜值经济下的产物,同时也是市场需求下的产物。声优偶像化自有它的利弊,因此对于如今的声优来说,如何在时代洪流中维持偶像与实力的平衡点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两种身份,一种光鲜亮丽而冷暖自知,另一种低调朴素讲究实力,对于绝大部分现役声优来说,这样一波偶像化趋势无法独善其身,随之而来的形象管理、隐私泄露、舆论绑架、粉黑大战、年长后的转型问题等等同样避无可避,文春杂志一而再再而三将魔爪伸向声优也可见一斑。个人希望,声优能正视这份这份名为声优的工作,作出符合自身职业规划和利益的选择。

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对于这场声优偶像化的浪潮,如果你也有想说的观点,欢迎写评论讨论。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