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户口和钱,杭州和青岛的抢人剧情也不会相同

城市实力不一样,抢到的人才还是有千差万别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杭州是我最好的选择。”刚从美国本科毕业的常伊娃回国求职时,唯一一份简历就投给了杭州的公司,尽管这个家在东北的95后姑娘只在小时候来旅游过,时间已相隔超过十年。

当然,这一切都经过了仔细权衡。“近些年杭州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实力上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还举办了G20峰会。我很看好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常伊娃告诉界面记者,自己早在美国时就对杭州有所关注,与家乡东北相比,学影视的她在此能有更多用武之地,与北上广深相比,这里压力又没那么大。

2017年有750万大学毕业生,像常伊娃一样从一开始就偏好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北上广深已不再那么耀眼。

BOSS直聘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一线城市人才持续维持净流失状态。2017年,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32%,比2016年又下降了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达45%的90后都选择了新一线、二线城市,高出前辈们8%。在领英7月新青年职场数据中,新一线城市甚至已经超越一线城市成为毕业去向首选。有高达55%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新一线城市,另只有42%在北上广深打拼。杭州已超越深圳位居第四,成为年轻人更向往的选择之一。

“零门槛”落户与上亿补贴

自2017年上半年以来,为了与一线城市争夺人才,有了一定底气的新一线城市开始发力。西安、武汉、长沙、南京、成都等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向青年人才敞开热情怀抱,不仅力推轻松落户,很多还大方送钱乃至送房。

“吸引储备百万青年人才”成为了不少新一线城市的未来五年目标。5月,西安号称投入38亿来引才育才,并且分别在3月和6月两次出台政策放宽落户条件,将本科学历人员落户年龄上限从35周岁调整为45周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设年龄限制;6月,武汉发布系列“毕业大礼包”支持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提出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达到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与此同时,武汉还将建立“人才住房券”制度。根据吸纳大学生就业数量、缴纳税收等情况,由政府以奖励形式发放“人才住房券”,用于企业人才和大学生购、租住房;6月29日,长沙也出台了“人才新政22条”,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并且根据学历给新落户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共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1.2万到3万元,博士硕士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分别可获6万和3万元购房补贴;7月,成都开始实施“蓉漂”计划,本科生凭毕业证即可办理户口,无房无工作的还可选择落户任意区域。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

此外,为了吸引顶尖人才,很多城市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成都、杭州、南京等地对这类人才的补助高达上亿。

效果是可见的。已毕业工作一年的郭静雯决定在成都安家。过去由于没达落户条件,她只能看着房价蹭蹭上涨,如今这个阻碍不再存在。2017年7月20日,成都开始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制度。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在20日当天,办证中心排起了长龙,现场有不少应届生,有些还未落实单位。手续齐全后,仅仅花了5分钟时间,内江籍四川大学女博士曾栌贤成功落户四川大学集体户,成为享受成都落户新政第一人。数据显示,人才落户新政首日,成都市人才落户总人数为35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42人,本科311人。

5月正式入职的常伊娃也在办理杭州户口了。“这里和我想象的差不多,还是一个可以长久生活的城市。”她告诉记者,由于属于海外留学人才,只需要有了工作再去办理一系列要求的资料就可落户,而这也是吸引她选择杭州的一个因素。更让她欣慰的是,在找工作时慢慢体会到了杭州对外来人才的温情。“这里办落户很快。不过因为我是本科回国,其他针对硕士或以上而言的人才补贴就享受不到了。”根据杭州市人才服务局等单位2017年6月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杭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杭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总量近两年突破7.5万人,市外生源首次超过接收总量的七成。

大多新一线城市还谈不上与一线抢人

虽然新一线城市有15个之多,但事实上,排名前后段城市在吸引并留住的人才数量及质量上差距甚远,更无论与一线城市相比了。从下图可以看出,即使是领头的杭州,其城市吸引力指数也才勉强达到排名第一的北京的三分之一,而新一线中排第三的西安才北京的1/6。至于后面的重庆郑州等城市,吸引力指数都不及第二名上海的零头。

如果说杭州、成都这些领头的新一线城市还有不少互联网、电子信息科技、金融等专业人集聚,对于很多领域人才来说,像郑州这样的城市就业机会就少了太多。难怪近两年逃离北上广的人才中,近六成(58.5%)的人都转了行,这一数字比留在北上广打拼的求职者高出15.4%。

亲切感很重要,但留下的人各有各的考量

对于优质人才来说,不选择一线城市,更多是出于折中的考虑。他们要求这个城市在房价、工作机会、生活环境、消费水平等方面有较好平衡。而一旦这座城市在心中的考量失衡,人才要么干脆不来,要么来了也终究会离开。毕竟新世代不再像老一辈那样渴望安定,择一城而终老。

在常伊娃看来,留杭州更多还是当下一个暂时之选。“有户口能成为杭州真正的一份子,总比一直漂着要更有心理稳定感。”杭州有熟悉的故交,有自己从事行业的优质公司,有不错的环境以及开放的接纳度,亲切感让常伊娃对未来留下有信心,但这并不是一辈子的承诺。“我现在是在杭州,如果未来有更好的机会,不代表我不会去其他城市。”

打破平衡的因素也很多。回到长沙不久后,刘璟就有些后悔了。“我以为家乡会很有亲切感,但实际上,我真的要好的朋友都不在。”她表示,工作后才有深刻体会,哪怕与杭州成都比较,真正优质的人才在这里也依然相当缺乏。“别说形成共同进步的氛围了,你就从相亲对象来说,也不在一套考量标准。”

当然,更多人在乎的还是发展空间。曾以为要在青岛一直待下去的鹿腾,工作一年后还是选择了裸辞去上海。“我比较喜欢互联网,青岛当地找不到这方面比较好的公司。”他告诉界面,是一次深圳的出差经历促成了他要离开。“我发现这地方和青岛完全不一样,当地同事间沟通激情洋溢,整个城市节奏很快。突然想起来自己高中时就很想成为马化腾那样的人,当时就搭了最后一班地铁,站在腾讯大厦楼下,也激起了我的憧憬。”

尽管落户还要等上好些年,但鹿腾不觉得有必要转战相对容易的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对他而言,相比于赶紧买房,充实的生活及被城市所接纳似乎对决定是否在这里打拼下去更重要,而上海还是满足了这些。“当我拿到借住证,上海公安局认定我是这边的一个1/3份子,那一刻感觉到特别美好。在这边有一点根了。”鹿腾表示,在上海写下自己的名字很困难,但他发现自己正一点一点实现。当然,更多安全感也来源于薪水的快速上涨。“第一份工作工资就要比青岛高了一倍多,现在工资比青岛时已翻了四五倍。”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