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丢了饭碗的明星设计师 他们去了哪里高就?

老牌时装屋的设计师们:当你某天功高盖主,可能就离被炒鱿鱼不远了。

原纪梵希创意总监Riccardo Tisci/图片来源:Chad Batka

近三年来,时尚媒体最常报道的新闻也许就是解聘、任命消息。从高位跌落“人间”的创意总监都能凑出两支全明星足球队。Frida Giannini、Alber Elbaz、Riccardo Tisci、Hedi Slimane、Peter Copping……

“不管你多有天分,只要一季没干好,就会出局。”伦敦时装学院教授Frances Corner告诉《女装日报》。置身于时尚这台高速运转的庞然大物之中,设计师不但要踩着鼓点推陈出新,还要拿出一份漂亮的业绩报告,让股东满意。

原Lanvin创意总监Alber Elbaz

可即便以上两点顺利达成,创意总监也未必能保牢自己的职位。当他某天功高盖主,可能就离被炒鱿鱼不远了。

无论Yves Saint Laurent、Balenciaga还是Givenchy,这些奢侈品牌的创始人即是设计师。他们留下的不但是经典设计,还有金字招牌。故而绝大多数品牌希望创意总监发扬历史传承,而不是过分自我。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发布季,总会有设计师称自己在向品牌创始人的某一时期设计致敬。

“你瞧,Nicolas Ghesquière的名声不及Louis Vuitton,可Riccardo Tisci却比Givenchy出名。”Mathias Ohrel所在的公司M-O为各大时尚公司推荐创意人才,他拿两位同样出色的设计师作比较。今年2月,Riccardo Tisci与东家分道扬镳,取代他的是更加低调的Clare Waight-Keller。

天才设计师的时代走向尾声,因为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将创意总监改为创意领导小组。Bally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 de Narp去年决定成立三人领导班,分别负责配饰、鞋履和成衣。“这样一来,投资风险变得更小。试想品牌由一位创意总监执掌时,如果他离开,或是发生意外的话,公司怎么办?”他解释说,“顾客来买Bally,看重的不是设计师,而是品牌传承”。

Salvatore Ferragamo是另一个案例。去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换下创意总监Massimiliano Giornett,将职务分拆成男装、女装和鞋履三部分,分别交由新人执掌。

对于走出“围城”的明星设计师来说,新创品牌是一条出路。经历Yves Saint Laurent、Ermenegildo Zegna和Agnona的意大利人不久前通过Instagram发布了最新项目Random Identity

试水系列总共由16个全黑造型构成,取名为“Random Identity”,灵感来自于设计师的柏林朋友。

从廓形来看,它们沿袭了Stefano Pilati在Ermenegildo Zegna时期的风格。而时下流行的飞行员夹克和羽绒衫也不能免俗地出现了。据《女装日报》报道,若是试验版本反响良好,“Random Identity”很有可能被用作Stefano Pilati的品牌名称。

《女装日报》援引金融界消息报道称,其他设计师同样也有寻求资本创立品牌的念头。然而,投资时尚并不容易。

一位匿名投资人表示,设计师若想要融资就必须做好放弃全权掌控权。“当你从基金或者公司那里拿到钱,成为小股东,也就意味着你变成了雇员。”他就解释说,“投资者想要回报,就会做特许经营和副线”。

在猎头公司Martens & Heads欧洲合伙人Mary Gallagher看来,身份转变没那么容易,“极少数设计师能够拿出一份呈现给投资人看的商业计划”。

一般情况下,离开大公司的创意总监要花上几年时间才会重回江湖。Phoebe Philo 2006年离开Chloé后差不多消失了两年,随后出任Céline创意总监。在此期间,她生了第二个宝宝,还为Gap做了一段时间的顾问。

Hedi Slimane 2007年离开Dior男装创意总监的职位后,潜心于摄影,直到2012年出任Yves Saint Laurent的创意总监。去年,他离职后又一次转做摄影。

Hedi Slimane为老佛爷Karl Lagerfeld拍摄的照片

当然,竞业禁止协议是设计师沉浮的一大限制。不过,很多设计师反倒寻找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从Oscar de la Renta离开之后,Peter Copping回到了诺曼底城堡里,专心于内部装潢;曾传闻要去Versace的Riccardo Tisci现在继续和Nike合作;Alber Elbaz则忙着Converse项目和Frederic Malle香水设计。

Riccardo Tisci为Nike设计的运动鞋
Alber Elbaz设计的香水瓶身

就如Frances Corner教授所说,时尚只是设计的冰山一角。“21世纪的时尚教育可以培养出许多行业人才,摄影、艺术、造型、室内设计、配饰、定制西装设计等等。”他甚至提到了跨界,“那些了解人体,具有审美的设计师还能为科技公司设计智能产品、涉足可持续领域,或是餐饮”。出路多的是。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