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葛旭峰:审片、评级、揭秘爱奇艺关于网大的那些事

相信每一个网大行业从业者,最关心的事就是:平台方到底是什么审片的呢?如何给作品定级呢?爱奇艺会员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葛旭峰向娱影君介绍,“在爱奇艺内部有专业的团队进行作品的审核。”

作者 | 初七

2014年,爱奇艺定义了“网络大电影”;

2015年,网络电影全面爆发;

2016年,爱奇艺完善了网络电影的准入规则,开启网大2.0时代;

2017年,爱奇艺在世界大会上更是发布了独家预测数据、最全的用户画像、营销可追踪等功能,重新定义了网大新模式。

网大的每一次发展背后,都深深的烙印着“爱奇艺”的标记。

在中国电影票房经历了近十年最低增速之际,网络电影异军突起,影片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业内预测,网络电影的市场规模17年将达30亿元。

随着市场付费生态渐成熟、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加入、制作成本与监管门槛逐步提升。在网络电影实现“量”到“质”的突变之下,娱影君近日有幸采访了爱奇艺会员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葛旭峰,带大家一起了解爱奇艺“大战略”背后的“具体事”。

  • 不得不说的爱奇艺审片流程

相信每一个网大行业从业者,最关心的事就是:平台方到底是什么审片的呢?如何给作品定级呢?爱奇艺会员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葛旭峰向娱影君介绍,“在爱奇艺内部有专业的团队进行作品的审核。”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初级筛查。“从用户的角度,观看全部影片,对作品故事、镜头、技术参数、价值观等层面上进行初步筛选,淘汰掉有明显问题的影片”;第二,运营团队会从作品内容的专业角度做出筛选,“在此处由专业人士对影片进行评级”;第三,公共事务部主要从政策方面进行把控,对影片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葛旭峰具体介绍到,“爱奇艺的内部定级流程是由选片人初选,运营团队定级,最终在会议上集体决策。”评级标准越来越细化、审片流程越来越规范公平,团队越来越专业,同时爱奇艺也在爱奇艺世界·大会宣布网大接入开放平台,未来将依托智能技术和大数据逐渐减少人为干预,保证评审定级的公平和专业。

  • 爱奇艺评级标准:尽可能公正化

对具体的评级标准,爱奇艺有一套完整的量化评分体系(目前暂不对外公布)。定级人需要就不同的方面对影片进行全面评估,填写相应的量化表格,并在集体开会的时候对项目进行宣讲。

“在评级过程中,时长、价值观可作为影片的加分项。”葛旭峰说。对于网大的标准时长60分钟而言,如果某部作品能够达到90分钟,意味着其投资成本更高、故事更加复杂,因此会有相应的加分。“但是我们也强调,前提是内容确实丰富,需要增加时长,而不是放慢作品本身的节奏。”如果影片符合爱奇艺倡导的“青春、阳光、正能量、富有爱心”的价值观,也会加分。

关于最近“评级减少人工干预”的这一热门话题,葛旭峰也表示:“从2016年爱奇艺就提出‘尽量减少人工的干预’,但是去人工化不单纯只是定级,还包括商业模式等整个运营机制。”除审片环节必须保留人工化,今后其他部分的人工因素会减少,目前还在不断的磨合调试中。“比如,爱奇艺正在筹建‘外脑团队’,搭建自己的专家库,更好地把控影片”。并且爱奇艺还会定期对作品进行“复盘”,以此对定级人进行评估。如果定级人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话,会降低他的级别,尽可能地做到“公正化”。

网大对于爱奇艺而言,不仅只是简单的“内容”,更多的是作为整体“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爱奇艺现阶段采取的策略都是为了整个生态的发展更为和谐,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所以,爱奇艺在对内容的选择上,并不会一味地迎合用户习惯,而是会更多的关注内容本身。

  • 片名、海报的秘密

在采访中葛旭峰也表示,在2016年中,合作方提交影片的片名修改率达到20%,海报修改率更是高达50%-60%。因此片方在制作过程中,影片、片名、海报一定要“三位一体”。

“影片的片名,一定要表达出作品的核心内容、题材类型,让观众看到片名,就可以大致了解到影片是什么类型的作品。”谈及此,葛旭峰举例讲到,“去年有一些片方看到“僵尸”题材大热,就为自己取名《xx僵尸》,但是看完全片,没有一个僵尸出现。”这样与影片严重不符的片名,“在爱奇艺平台是绝对不可以的。”

其次,影片的海报一定是表达影片的核心卖点,并且符合影片的人物设定。“打个比方,就像照片的PS一样,如果PS过度(海报过于失真),那么必然会导致观众对影片产生心理落差。而如果是象化了裸妆一样(基于影片事实提炼的海报),那必然会符合观众的‘预先期待’、甚至优于期待,为影片赢得更好的口碑。”

那什么样的海报可以说是相对符合这种标准的呢?葛旭峰认为《山炮进城1》的海报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故事主人公位于海报中心,突出了影片的主演;其他人物都挤在一台三蹦子上,“山炮”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啼笑皆非,与影片内容有很好地结合。“但一些影片的海报却因为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没有准备充足的物料,只能在后期用拼贴的方式制作海报,效果很不理想。”

  • 网大的6分钟魔咒?

提到“片名、海报”,不得不提的还有“6分钟”。在当下,如果说用三个词来形容网络电影的话,“片名、海报、6分钟”的排名不是第一也是前三的。甚至有人说“因为6分钟的收费标准,所以网大才会被人诟病”。针对类似这些的言论,葛旭峰表示“前6分钟”是一种商业模式,不宜以偏概全。

现阶段,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在互联网平台上首发。而基于互联网的“独特”环境,网络电影不得不在叙事节奏上区别于院线电影。现在,用户在视频网站上观看影片时,“试错”成本变低,点开一部影片,不喜欢或是不感兴趣的话,立马就可以关闭然后观看其他视频。

所以,网大在制作时,才会有意识的在前半部分过多的“堆点”,即吸引观众观看6分钟并付费。解决完这第一步骤之后,才会更多的关注“如何使得用户观看的时间越来越长,把整部影片完全看完”。所以,这是基于市场环境下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不将就、不跟风、不低俗

作为基于用户服务的平台,“不要欺骗用户”是爱奇艺所一直坚持和倡导的。凭借着一些不符合影片内容的片名或海报,是可以暂时“骗”得用户的点击,但是长此以往,观众会对平台和网络电影产生不信任感。所以,葛旭峰也一直强调制作方一定要坚守“影片、片名、海报——三位一体”。

在采访的最后,按照惯例说到给网大同行的一句话时,葛旭峰讲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性,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属性,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盲目地想要全方位发展。”他表示,在自己个人看来,明年影片的类型化趋势会越加明显,并且每个类型中都会出现几部独角兽。所以,对于制作方而言,应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精耕细做,培养自己的用户群,建立核心的内容竞争力。制作方做得更专业,做自己擅长的事,不将就、不跟风、不低俗。

想看更多关于爱奇艺用户与平台特色、2017年发展关键词以及宣传资源如何分配,还有更多网络电影大数据分析、平台、制作方、宣发方的独家内容吗?点击阅读原文购买2017网大从业指南——《2017年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吧!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