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投机的虚拟货币产业到头来可能一场空?

大多数虚拟货币公司毕竟还是初创企业,虚拟货币产业远未成熟,用投机的心态参与这个行业,最后可能等来的是一场空。

今年以来,我们见证了比特币价格的狂飙突进,从2016年的680美元跳涨近四倍。就在这个月,比特币价格还曾创下3000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目前也一直徘徊在2600美元左右。

2017年初,包括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在内的各类虚拟货币的总市值还不到200亿美元,它们的日成交量也只有1亿美元左右。而半年后的今天,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上升到1200亿美元和78亿美元。

“媒体的推动功不可没”,每日金融智库成员、资深虚拟货币投资人余半城告诉记者,媒体对虚拟货币产业的不断报道,再加上资本推波助澜,吸引了更多新的投资者加入这场游戏。

市场的狂热也印证了余半城的说法。今年以来,公开代币发行(ICO)成为最火热的金融科技名词。无论是线上的贴吧、微信群,还是线下的各种活动、论坛,逢人不谈ICO,还都不好意思在这个圈子里游走。

融资额节节上涨的案例,更是刺激着玩家的神经。

今年4月,以太坊项目Gnosis的ICO,其代币在开售后的十五分钟内便被一抢而空。6月13日,以色列区块链公司Bancor仅花数小时时间就筹集到1.5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ICO项目。

机构参与各种ICO项目投机的情绪已经蔚然成风。这些机构甚至不需要了解区块链技术,或者某种虚拟货币产品背后的团队,就可以从ICO中赚钱。

“他们只需要以区块链企业发布的固定价格买下代币,然后当ICO结束并面向公开市场发售时,他们就以高价卖掉这些代币”,成都某虚拟货币团队负责人洪日(化名)告诉每日金融。

虚拟货币的上涨风潮吸引了一批投资小白的加入。十倍的投资回报率在传统金融投资项目上已属少见,而在虚拟货币产业上可能只是起步。投资比特币为首的各种虚拟货币获得10倍、100倍回报率的故事,也常被媒体报道。这给投资小白们快速致富的心理暗示,诱导他们无脑跟风。

在这种大环境下,一家所谓的区块链公司只要做一个像样的网站、一份专业PPT,再加上适度的推广,就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筹集到上百万美元的资金。

再加上大部分投资者容易被虚拟货币惊人的涨幅吸引,他们也懒得花时间去做行业调研、了解市场动向。这也让融资入账的虚拟货币创业团队没有交付产品的压力,产品和技术成为其次;最要紧的是乘着投机的东风筹集到资金。

最后的结局可能是,一家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虚拟货币产业集团,并信誓旦旦地说将以区块链技术颠覆某个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之后通过ICO融资,拿走现金,而那些乐观的投资者手中还持有这家集团的代币,做着一朝发家致富,迎取白富美的美梦。

每日金融智库认为,虽然目前已有很多估值上百万美元的虚拟货币创业团队,但他们大部分还是初创企业。这些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更不用说虚拟货币目前还是不成熟产业,也面临政策风险。

就像我们曾经见证过的其他科技创新行业一样,这些初创团队最后或将破产,整个行业甚至也可能成为一潭死水。

虽然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但还是要告诫投资者,大多数虚拟货币公司毕竟还是初创企业,虚拟货币产业远未成熟,用投机的心态参与这个行业,最后可能等来的是一场空。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