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做辣条的卫龙又搞事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呢?在6月13日官方微博发布“卫龙霸业”宣传片(这名字是抄袭传奇霸业?),号称是革新之作,比贪吃蛇更多场景,比俄罗斯方块更多特效,比王者农药、阳阴师更快升级……
当然,一开始,粉丝们都以为这只是个玩笑,但就在15日,这款手游居然真的上线了!一道君当时还真的以为卫龙是要鸟枪换炮,开始进军游戏圈了,结果,待我试玩之后,这个游戏简直是反人类反智商。
光看这个画风就已经有种很不妙的感觉了,结果实际游戏效果也是够坑!所谓的升级最快,就是只要把页面上的鹿和鸡全都杀掉,就可以从1级升到99级;然后就是新任务,继续杀十只鸡,但直到你杀掉最后一只鸡,才会发现被套路了——因为有个NPC就叫“十只鸡”,而当你终于把他杀掉之后,就会迎来猝不及防的Game Over!
除了游戏体验上的一脸懵逼、猝不及防之外,整个游戏画面也是粗糙的不行,还有无处不在的卫龙广告,一道君真的要说,卫龙的游戏大作,不扑街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按照之前一道君对跨界营销的分析,好的跨界营销除了目标人群的高度重合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产品质量和两个领域的资源互补,而很明显卫龙在这次的游戏圈跨界中,是相当失败。但就是这种失败的跨界却收获了大量的热度,而且在用户口碑中,大都是积极正面的影响,这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不然,因为一直以来的卫龙,用上海话来讲,就是非常“拎得清”的品牌,直白来讲,就是对品牌和产品定位,非常有自知之明。而这一点,在新媒体营销时代,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拿这个手游来说,其实从一开始,卫龙就没有进军游戏圈的打算,不论它的宣传片拍的多么雄心壮志,但对于用户而言,卫龙就是一个卖辣条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摆在那里,卫龙很难改变,因此它也无心改变。这是它对自己的第一个自知之明。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手游完全就是往营销方向上靠拢的,不论是剧情上的出人意料或是满屏的卫龙字样,都在不断的强化卫龙的品牌形象,而很显然,这个目的也达到了。
第二个自知之明,就是卫龙很清楚,热点总会过去的,但产品却是长期的。因此,不论是早期苹果风的海报,还是最近这一个手游热度的打造,我们都可以看到,最后的落脚点都在辣条产品上,总能将热点打造成产品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借别人的势而巧妙达成对自己产品的推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借势营销。
当然,在卫龙这样的一个“自知之明”里,可以看到它在模仿中将品牌调性、描述、展示、包装、人群等一系列内容的调整和再创造,通过有调性有新意的创意内容,实现了产品的长期曝光。
第三个自知之明,就是卫龙深谙社交媒体的运营,在安全线内与用户们尽情“骚浪贱”。新媒体时代,品牌如果不懂骚浪贱,是很难和用户聊起来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卫龙一直以来就在通过不断的人性化运营,和用户建立深层次的情感链接。
纵观2016年的卫龙营销事件,旗舰店被黑、奢侈品辣条、还有工厂直播等等,大部分都是戳中了用户的敏感点,获得了极大的曝光量。
而且,得益于卫龙对自己品牌形象的年轻化定位,所以很多线它都可以踩、很多领域的热点它都可以玩出个性,而不违和。所以,对于咪蒙的:性、暴力、金钱,是获得关注的不二法门。卫龙一直在安全线内尽情发挥,而咪蒙却过线而被禁言了。
最后,回到这个手游上来,虽然很明显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跨界营销,但在卫龙根本没想跨界的前提下,却成了效果显著的营销案例。所谓品牌的自知之明,就是对品牌定位、产品特色、运营模式的深刻了解和洞察,知道何时放何时收,否则,可能追个热点都会跑偏,策划场营销反而是花钱帮别人做推广......
一句话总结全文,没有自知之明的品牌是做不好新媒体营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