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霁
随着深铁接手恒大转让的万科股份,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宝万之争”基本宣告结束。吃瓜群众们最关心的是,“交战”双方的王石和姚振华,接下来往哪走。
目前非官方的胡乱猜测很多,但都没什么根据。我们只知道,上一次被王石视为“门口的野蛮人”的前君安证券董事长张国庆,最终因主导君安证券MBO,涉嫌“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入狱,出狱后并没能做出太大成绩,“泯然众人矣”。
张国庆1992年创立君安证券,5年多时间承担100多家企业的上市和配售业务,募资300亿元,君安也“一骑绝尘”成为券商第一。不过,张国庆被查后,君安证券并入国泰证券。
也许姚老板想过,一旦稳定对万科的控制,宝能将开启新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地产还是金融业务都将上一个大台阶,但不知道他“敲门”前是否考虑过最坏的结果。
“君万之争”其实是一次“窝里斗”
1994年3月30日,时任君安证券总经理的张国庆走进万科总经理王石的办公室,告诉他,“君安证券准备给万科的管理层提些意见。”
随后,君安证券在万科股东新一代、海南证券、俊山投资、创益投资(合计持有万科股份10.73%)的支持下,发布《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指出万科业务透明度不足、参股公司无实效、房地产经营业绩欠佳和股权投资利润不稳定等问题,提议对万科的业务结构和管理层进行重组。
“君万之争”爆发后,王石一方面稳定投资者、瓦解对方阵营,一方面争取监管层的支持,最终“大获全胜”。
其实,与今天的“宝万之争”相比,“君万之争”规模太小了。张国庆为了制造概念拉高股价,出掉自己手里代销的一千万股万科股票,就算加上涉嫌“老鼠仓”的2000万元,加一起市值1亿左右,王石5天就结束了战斗。
本质上,“君万之争”只能称为“窝里斗”,君安证券是万科的财务顾问,支持君安的本就是万科的股东,他们的诉求是“给万科管理层提意见”,并改组董事会,总体风格没那么强硬。
主要是,那个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建立没多久,“野蛮人敲门”这玩意儿基本上是第一次如此广泛地为人所知,所以当后来万科遭遇更彪悍的“真正的野蛮人”,人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到“君万之争”。
感觉上,后来一直是万科在向公众安利“君万之争”,喊着“狼来了”警醒自己,没想到真把狼引来了。
但“宝万之争”就不同了,宝能、万科、华润、恒大,参与各方调动资金大几百亿,几番拉锯战旷日持久,最终形成全民关注的局面。最后因为宝能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南玻和格力上,连监管层都坐不住了。
资本大佬“泯然众人矣”
许多年后,王石在他的《光荣与梦想》中写到,如果君安证券没有夭折,或许能成为中国的高盛。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张国庆非等闲之辈。
上世纪70年代,湖北人张国庆从部队复员进入湖北人民银行系统,后调任深圳人民银行担任证券管理处处长,1992年下海创立君安证券。
短短几年时间,君安证券位列全国第一,截至1997年底,君安证券的资产规模达到175亿元,当年创造利润7.1亿元。张国庆成为中国证券三大教父之一,一时呼风唤雨风光无限。
“君万之争”后几年,张国庆主导了君安证券的MBO,被人举报,引发“君安之变”,多个部门介入调查,张国庆等人被停职,后来因“虚假注资”和“非法逃汇”被判入狱。
张国庆“失势”之后,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合并,成为今天的国泰君安,仍然是最有实力的券商之一。但君安旧部创立的“小君安”华林证券,则排名靠后。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多年,原君安证券的班底仍然在国泰君安中占据重要位置,副总裁蒋忆明、财务总监谢乐斌、纪委副书记汪卫杰,均是原君安证券高管。但是,华林证券几经周折,现在的管理层已经找不到原君安旧部,尽管创立时“高层和中层大多数是老君安”。
2002年,张国庆出狱后“重出江湖”,关于张国庆近况的传言颇多,创立九夷投资、任职光彩49等,但九夷投资目前已被注销,光彩49否认张国庆任职。后来,江湖再无张国庆。
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