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拿地、合作开发正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常态。
近日,华侨城于今年4月竞得的114亩地块项目案名敲定为“天府美丽汇”,并因引入鲁能地产联合开发引起业内关注。对于成都楼市而言,这已不是房企联合开发的首例。
据房指数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共有21例合作开发项目,包括今年上半年以来公布的6个项目。参与合作的开发商中,不乏诸如龙湖、保利、绿地、融创等一线房企的身影。共同出资后由其中一方操盘运营则成为主要的合作模式。
案例一
首开龙湖天璞、首开龙湖铂金岛、首开龙湖紫宸
合作模式
首开、龙湖共同出资,龙湖操盘
项目现状
紫宸(在售),天璞(待售),铂金岛(待售)
上海龙湖·天璞实拍(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上已开盘在售的紫宸项目,首开、龙湖在成都已是三度“联姻”。其中,天璞是龙湖于去年11月11日拍下的锦江区三圣乡地块,占地约38亩,容积率为4.5,可兼容住宅面积需小于50%,商业比例较高。
此外,其联手打造的还有约90万方的商业综合体首开·龙湖西宸天街,铂金岛则是该项目的可售商业,由四条主题商业街和独岛式环幕商业组成。
有了全国数10个项目的合作经验加持,这两家企业在成都的合作似乎也进展得颇为顺利,合作开发产品则涵盖高端改善住宅、综合体商业等多个类别。
案例二
融创三圣乡项目
合作模式
融创、绿地共同出资
项目现状
暂未亮相
去年12月28日,融创以底价5000元/平方米拿下了这个位于锦江区三圣街道粉房堰村6、11组的47亩商兼住地块,与首开龙湖天璞仅一街之隔。工商资料显示,该项目的开发企业成都申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融创、绿地共同出资成立。
2016年,融创通过拿地、并购等方式在成都大量储备土地及项目,而公开市场上绿地则仅收获1宗青羊区蔡桥地块。通过合作方式扩充市场占有率或是绿地选择联手融创的考虑之一。但这并不是绿地在成都的首例联合开发项目。工商资料显示,2016年3月绿地出资3.05亿元、占股50%入股保利公园里。
案例三
文儒德、绿城多利桃花源
合作模式
阳光城、绿城共同出资,绿城操盘;
多利拿地,中国平安出资,绿城代建
项目现状
在售
文儒德项目实拍图
据房观察此前报道,成都文儒德项目股权自中大地产售出后近日再经转手,阳光城邀入绿城合作开发,双方各按一定比例持股。
这也是绿城继携手多利、平安合作开发多利绿城桃花源项目后的又一动作。目前看来,绿城入蓉后正试图以轻资产的输出方式打入市场。
案例四
天府 美丽汇
合作模式
华侨城拿地,引入鲁能,合作细则暂不明确
项目现状
暂未亮相
“天府美丽汇”地块位置
重庆华侨城于今年4月竞得的114亩商服用地,项目案名已敲定为“天府美丽汇”,并且由华侨城联合鲁能进行开发。
该地块的出让条件则透露了项目打造业态需包括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方的甲级写字楼、建筑面积不少于4万方的国际五星级酒店以及建筑面积不少于8.9万方的商业综合体。
案例五
朗诗牧华路项目
合作模式
朗诗、川瑞发展、瑞银方达、阳泉煤业共同出资,朗诗操盘
项目现状
暂未亮相
这个位于天府新区南湖板块的项目,是朗诗在2016年6月联合川瑞发展、瑞银方达和阳泉煤业以股权收购方式获得,转让方四川发展土地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售出49%的股份。
该项目占地面积18.6万方,总建筑面积约99万方,是朗诗继“南门绿郡“、“金沙城“后在成都以“小股操盘”模式运作的第三个项目。
总体来看,成都市场的联合开发项目主要存在两种合作模式,即共同出资后由其中一方独立操盘,或一方出资另一方输出运营管理。房指数分析认为,共同出资或轻资产输出的合作方式,其实是房企为降低资金成本、共担开发风险的一种策略。
在拿地成本愈发走高的背景下,开发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资金实力要求。同时,高溢价地块也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开发难度。因此,通过合作方式整合房企在拿地及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分摊开发成本无疑成为一种市场趋势。
在观察家智库专家、明源地产研究院副主编艾振强看来,房企“联姻”优劣势并存。“企业能以低风险的轻资产模式扩大市场规模。但不同企业开发理念、决策方式的差异可能会让合作存在较明显的磨合问题。”
“除了企业文化的交融和人员协调配合问题,房企合作的风险还包括管理与监管机制是否到位。”观察家智库专家、中睿营销总经理何良栩补充到。
附:房指数统计整理的成都市场联合开发项目数据(不完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