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眠不休
2017年1-4月,朗逸以近16万辆的销量,稳坐国内销量冠军。我在查阅了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汽车销量冠军后,决定对中国、德国、日本这三个主要汽车市场的最畅销车型做了一个简单对比。为了尽可能让对比数据做到公正和真实,我基本采用了第三方——美国的测试结果。
本次进行对比的车型分别是:
德国销量冠军——高尔夫第七代
日本销量冠军——普锐斯第四代
中国销量冠军——上汽大众朗逸
1.制造平台的对比
高尔夫7:2012年上市,产自大众于2012年发布的MQB平台。MQB取代了之前PQ25、PQ35和PQ46平台,属于模块化生产平台,可以生产包括奥迪A3、POLO、甲壳虫、高尔夫、尚酷、捷达、途观,夏朗,帕萨特以及CC在内,从A00级、A0级、A级到B级四个级别的车型。平台通过零部件共享以节约成本,缩短研发制造车型的时间,目前零部件通用化率达到60%。
普锐斯4:2015年上市,产自丰田2015年发布的TNGA平台。也是模块化生产平台,涵盖A0级、A级到B级四个级别的车型。零部件通用化率达到70%-80%。
朗逸:2008年上市,产自PQ34L平台。该平台原为1997年大众发布的A3平台,1998年改名PQ34,用于生产第四代高尔夫和捷达(宝来) ,2003年大众发布PQ35平台,取代了PQ34平台,上汽集团利用大众淘汰的PQ34平台,开发出加长版,也即是说,朗逸属于德国大众第四代jetta(bora)的加长版车型。
2.安全性的对比
高尔夫7:2012年美国碰撞测试权威机构IIHS对其的测试结果为top safety pick,顶级安全车。
普锐斯4:2016年IIHS测试结果为top safety pick+,顶级安全车+。
朗逸:由于该车型只在国内销售,所以目前只有C-NACP于2008年进行过碰撞测试,给出了五星好评。但我们知道,中国的测试标准(至少在当时来说)是不高的。
同一个平台造出的同一款车型,即使改款,其决定汽车安全性的车身主体结构变化并不大,所以朗逸的安全性可以参考欧美版的第四代jetta(bora),我们看看IIHS于1998年对第四代jetta的碰撞测试结果: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64km/h), M评级——也就是说,安全性刚达到允许范围的最底线。
但是,第二年的jetta第四代的小改款车型,IIHS给出的测试结果就是G了。
3.可靠性的对比
高尔夫7:美国消费者报告2016年将其评为可靠性最差的小型车之一。大众的汽车可靠性一直偏低,尤其是搭载TSI发动机+DSG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
普锐斯4:美国消费者报告2016年将其评为可靠性最好的混动车之一。
在可靠性方面,丰田一直有着变态般的追求,全球车企都难望其项背。
朗逸:依照汽车之家数据,朗逸新车百车故障数235个,3-5年百车故障数511个。
J.D.Power评测的2016年美国汽车质量,新车百车故障数平均线是152个;汽车之家评测的2015年中国合资汽车质量,平均线是269个。所以朗逸的可靠性达到了国内合资平均水平,但同国外同级别车型相比则有较大差距。
4.节能性的对比
高尔夫7:欧洲尾气排放检测机构Car Emissons统计结果为52.8mpg,换算过来得出综合油耗4.45L/100km 。
普锐斯4:官方公布油耗 2.5L/100km。
朗逸:工信部油耗 5.8-6.9L/100km。
总结: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世界主流车企都开始采用模块化平台进行汽车制造,这不但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对汽车各方面性能的提升也非常明显。而我国生产的朗逸依然采用的是多年前的欧洲过时技术,在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等全面落后于国外畅销车型。
畅销车型代表了一个地区汽车产业所处的阶段——朗逸只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但折射出的现状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上与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国相比仍然差了整整一个时代,国产崛起任重道远。
也许你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只对比轿车?其实对比其他车型也是一样的结果,因为SUV也好、MPV也好,统统都是在轿车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造不好轿车,其他车型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