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能力吗?这些基因突变让你成“超人”
“基因突变”对现代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但你知道吗,一些突变的基因可以给你带来“超能力”。
新华社援引英国《每日邮报》举例说,一种名为MSTN的基因可以影响肌肉生长限制因子,让肌肉生长不再受限,从而令肌肉细胞分化得更多、更大。出现这种基因突变的人,包括小朋友在内,即使不健身,也会拥有健美运动员一般强壮的身材。
一种改名为LRP5的基因能影响细胞间的化学信号传递。若是这一基因出现变异,骨细胞间就会开启新的信号通道,让骨细胞变大、变密。在某些人身上,这一变异体现为骨质增生,但在另一些人身上则不会影响健康,而且还会让其拥有强壮的骨骼,降低骨折风险。
《每日邮报》说,虽然上述状况十分罕见,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变异”——这些变异影响发色、肤色,有的让你没法好好消化牛奶。
与父母同睡影响孩子睡眠质量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超过6个月大的孩子若是跟父母同睡一个房间,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宾州医学院研究人员观察了230对母婴的睡眠方式后发现,与父母同睡的婴儿晚上8点时睡着的比例更小、每个睡眠周期更短、有更多不安全的睡眠行为。另外,这些孩子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为9小时47分钟,而那些独自睡觉的婴儿平均睡眠时长为10小时30分钟。
研究人员在《儿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与父母同睡一屋的孩子晚上被抱到父母床上的几率高4倍;他们靠吃奶再次入睡的几率也会翻倍。这或许是影响他们睡眠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另外,6个月后继续与父母同睡的孩子容易失去自我安抚的能力,变得易怒、肥胖。
户外跑步健身效果优于跑步机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意大利米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平均年龄为21岁的15名健康男子去户外跑步与在跑步机上跑步的差异。参与者快跑30秒,然后休息30秒,这样分别在户外和跑步机上运动15分钟。研究人员会在两种类型的跑步后测量参与者的耗氧量和运动强度。
结果显示,在跑步机上跑步时,跑步者的耗氧量大大降低,这表明更省劲。尽管这项研究没有推测为何在跑步机上跑步似乎更省劲,但以往的研究指出,跑步机上移动的跑带会推动跑步者向前,从而让他们跑得更快。
深夜吃饭会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9名在健康体重范围内的成年人进行了一项长期研究。在连续8周的时间里,他们让这9名成人在早上8点和晚上9点之间吃完正常的三餐和两顿加餐。在随后的2周里,志愿者暂停了这种模式,以确保不影响下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在接下来的8周里,这9人每天都在中午到晚上11点之间吃完三餐和两顿加餐。
研究人员发现,当志愿者推迟了用餐时间,他们的体重也相应地增加了,这是因为人的脂肪代谢率在晚上会下降。不仅如此,身体还会存储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进而导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上升,这两者通常与糖尿病有关。此外,他们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也变得更高,而这又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美国移民教育程度 亚裔群体功不可没
一份研究显示,近年来到美国的移民半数都有大学学历。移民教育程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亚洲的移民数量增多。
据路透社报道,来自印度、中国、菲律宾等国的移民数量增长,使得具有学士学位者在美国移民总数中的比例上升。根据华盛顿智库移民政策研究所对联邦人口普查局数据的分析,在2011年至2015年来到美国的移民中,拥有学士学位者占比48%,而在1990年前的5年时间内,该比例仅为27%。
研究院高级政策分析师Jeanne Batalova说,移民教育程度的提升,源自于全球对教育投资的增加、对教育与性别的态度转变以及贫困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