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影响全球,特朗普却要退出《巴黎协定》

人类正在毁灭海洋,科技发现了这些问题,也想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本文翻译自《经济学人》

公海不由某个国家所独有,如果没有明确的划分,没有投入资源开展保护,开采海洋资源的个人利益将会凌驾于保护海洋资源的集体利益之上。因为处于流动状态,渔业资源尤其棘手——如果你的邻居可以不受惩罚的过度捕捞,为什么你要遵守定额捕捞的规则?

海洋哺育人类,人类以蔑视作为回应。

“地球”这个名字并不准确——因为海洋几乎覆盖了这个星球3/4的面积,分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亦称南极海或南大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大致在南纬60度线以南)。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汇聚到美国,将会形成一个高132千米的水柱。海洋提供了30亿人约1/5的蛋白质来源,渔业和水产业确保了全世界1/10人口的营生,海洋的温度模式决定了气候系统,并和大气层相互影响。

海洋太重要了,不能被破坏。

但是长久以来,人类都对海洋报以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它可以包容我们攫取资源,排放废物。数十年间,过度捕捞和污染已经给海洋造成了太多负担。超过90%的温室气体导致的热量被海洋吸收,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珊瑚礁将因此消失殆尽。

▲ 因污染而大面积死亡的珊瑚。 natureworldnews.com

到本世纪中期,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将超过其中鱼类的重量。鱼会吃掉那些细小的塑料粒,人再吃掉鱼,暂不能确定这将对人类健康带来怎样的危害。人类对渔业资源的掠夺从未停止,几乎90%的资源被捕获,甚至远远超过可持续发展的极限。

海洋哺育人类,人类以蔑视作为回应。

▌探索海洋

有三个重要的解释可以回答这样的自我毁灭。

首先是地理上的。海洋一望无际又深不可测,常被忽视,对它造成的破坏仅在少数地方直接可见,比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华盛顿州的牡蛎农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中,只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提及了海洋。

▲ 1969年10月,正在美国华盛顿州威拉帕湾收获牡蛎的农户们。 NOAA's Fisheries Collection

其次在于行政管理。海洋的保护和管理涉及各种法律和协议,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激励手段又常常背离本意。公海不由某个国家所独有,如果没有明确的划分,没有投入资源开展保护,开采海洋资源的个人利益将会凌驾于保护海洋资源的集体利益之上。因为处于流动状态,渔业资源尤其棘手——如果你的邻居可以不受惩罚的过度捕捞,为什么你要遵守定额捕捞的规则?

第三,海洋也是其他发展的受害者。排入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正在改变地球上所有区域的海洋环境,自19世纪以来,海洋温度已经升高了0.7度,珊瑚和其他有机生物开始往地球两极更冷的水域移动。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海洋的含酸量越来越大,以碳酸钙为外壳的蟹类和牡蛎遭受的冲击尤为明显。

有些问题很好解决,比如提供更充足的信息,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不再对海洋污染视而不见。计算机的能力不断增强,卫星成像和无人机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通过声纳技术可以描绘精密的海底地图。在海洋表面,相比人工测量,水上无人机可以用更低的花费,去更远甚至风暴肆虐的海域。得益于对海洋颜色的测量,人们能更直观的了解食物链底端的海洋微生物、浮游植物的变化。重量只有1-10千克的小型卫星则能加大对渔船的监管。

▲ 水上无人机。 dronesandsociety.org

信息的透明也能减缓行政管理不足的影响。科学数据可以加大对新兴工业的监测。随着海底测量的不断完善,国际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对公海区域深海采矿的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数据和研究也有助于现有争议的解决。卫星监测可以为非法捕捞提供线索——有的渔船在靠近海洋保护区时会关闭追踪设备以避免被发现。科学数据也更有利于各类协议的执行,比如《消除非法捕捞协定》(The Agreement on Port State Measures to Prevent, Deter and Eliminate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它既要求外国船只主动接受任何港口的检查,也要求当地执法机构分享他们发现的可疑行为。

明确的信息也有助于调整对于海洋保护的激励手段,帮助资本奖励那些保护海洋的行为。比如保险公司就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确保渔船没有关闭他们的追踪设备——追踪设备的关闭更容易导致触礁,使保险公司承担更多的赔付。通过信息可追溯,消费者也可以对那些违规捕捞的海产公司施加压力。

▲ 2016年普利策获奖作品《滴血的海鲜》报道了印尼的渔工奴隶,他们数月漂泊在“海上监狱”,遭受非人的劳动强度和折磨。报道发出后,掀起了抵制非法海鲜的运动。 Dita Alangkara / AP

▌沉没成本

感谢科技,人们不再因为海洋的宽广和深远而手足无措,人类不作为的借口也日渐苍白无力。六月,联合国会在纽约召开大会,这将是决策者们把注意力聚焦在海洋环境上的一个信号。但是来自高层的信号并不能直接解决基础问题——海洋资源如何分配,产权如何执行,公海的责任如何承担,如何制定高效的激励措施来保护海洋。

很多数据和研究都证明,给渔业资源充足的恢复时间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但是把塑料垃圾从公海清除的回报还不明朗。

▲ 北太平洋环流系统,洋流将海洋上漂浮的垃圾聚集在东西太平洋两个主要区域,垃圾聚集的区域约有两个德克萨斯州(696,241平方公里)的面积大小。 noaa.gov

即使有了更好的测量办法来判断全球变暖对海洋的影响,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重重。《巴黎协定》是目前对海洋及其资源进行整体保护的唯一希望,但是现在美国拒不承认这一协定。这一协定也不能直接阻止海平面的上升和珊瑚的消失。除非协定被遵守并加强执行,否则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人类破坏海洋造成的后果会越来越凸显。这一切能不能就此停止,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文章来自The Economist,2017.05.27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